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汉族人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亚芸;牛忠英;闫澍;王婷;吴宝江

    目的:研究分析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0例就诊的汉族人的锥形束 CT 影像资料,用锥形束 CT 机自带的测量软件按7个年龄段(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75~84岁,n =60)对上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距根尖3/4处的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进行测量。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男女牙根直径(mm)分别为5.81±0.445和5.53±0.489(P <0.05);男女根管管径(mm)分别为1.20±0.396和0.96±0.236(P <0.05);男女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之比分别为0.21±0.072和0.17±0.043(P <0.05)。上颌中切牙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之比和年龄具有负相关性(R2=0.576,P <0.05)。结论:汉族人的上颌中切牙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之比与年龄增长具有相关性,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根管管径减小的趋势较女性更显著。

  • 中国北方青少年下颌第二磨牙的矿化进程与年龄的相关性

    作者:郭昱成;储光;周洪;陈腾

    目的 通过建立中国北方青少年第二磨牙矿化进程与年龄的线性关系推断个体年龄,并验证其在推断个体年龄是否满14周岁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862例年龄介于8~18岁的中国北方青少年的口腔曲面断层片(OPG),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编号、性别、出生日期、OPG拍摄日期,按照国内外应用广泛的Demirjian法评估右侧下颌第二磨牙矿化阶段.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验证组,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实验组数据并得出符合中国北方青少年发育规律的年龄推断公式,并通过配对卡方检验,利用验证组数据评价构建的年龄推断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结果 采用Logistic回归法得出的年龄推断公式为:Age=-17.153-0.668g+2.646S.其中g为性别,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2;S代表右侧下颌第二磨牙的矿化程度.将数据带入方程,如果得出的年龄值<1,则推断个体年龄小于14岁;若得出的年龄值≥1,则推断个体年龄大于或等于14岁.通过对验证组数据采用配对卡方检验评价推断年龄和实际年龄的一致性,得出该公式应用于男性的准确率为92.7%,女性的准确率为88.9%.结论 基于下颌第二磨牙的矿化程度建立的年龄推断公式在判断个体年龄是否满14周岁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但仍需要与其他年龄推断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

  • 正畸治疗前后腭皱的法医同一认定研究

    作者:武秀萍;韩建宁;潘菲;贾宇;王玉瑾;李冰

    目的 利用腭皱模型分析法评价腭皱形态的个体独特性及正畸治疗前后腭皱形态的稳定性,探索腭皱形态在法医齿科学个体识别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 分别收集70例正畸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通过模型测量分析对腭皱形态及个体识别进行检测,包括数量、方向、形状及长度的变化和近、远中侧端点分别在近远中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同时对正畸治疗前、后及正畸治疗后与其复制后腭皱模型进行配对检测,计算其平均正确配对率(%).结果 ①正畸治疗后腭皱数量、方向、形状及长度均有变化,表现为长度变化(28.6%);分裂(4.3%);联合(2.9%);方向变化(1.4%);形状变化(1.4%).并且治疗后腭皱远中端点的前后向位移变化占45.7%,近远中向位移占40%;而腭皱近中端在在前后向和在近远中向上位移变化分别为32.9%和17.1%.②正畸治疗前组及正畸治疗后组不同个体均未发现相同的腭皱模式.③正畸治疗前、后模型的腭皱平均正确配对率为92.19%.而治疗后模型与复制后模型的腭皱平均正确配对率是99.05%.结论 腭皱形态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尽管正畸治疗后腭皱的形态有一定变化,但仍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法医齿科的同一认定.

  • 人牙咬痕形态学变化动态过程研究

    作者:陈新民;孙大宏;吴砚;丁勇;杜强

    目的研究人牙咬痕形态学变化的动态过程,了解咬痕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为已发生变化的咬痕同一认定提供依据.方法动态追踪观察活体及死亡动物咬痕的变化过程,并测定其相关形态参数,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咬痕形态、牙面积、时间、牙合力、牙宽度、牙厚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咬痕形态学变化回归方程.结果咬痕的形态、牙形态、时间、牙合力有一定的数学关系:S=-6.96-1.68×102T-0.11F+2.21W+3.75H(活体狗实验T<360min);S=-21.90+5.34×102T-0.36F+4.57W+6.66H(死亡狗实验T<1440min).

  • 利用牙齿推断年龄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昱成;魏来;陈腾;阎春霞

    牙齿是人体坚硬的器官之一,其抗腐蚀能力强,多项形态特征具有增龄性变化,因此利用牙齿推断年龄在法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牙齿的生理性变化的复杂性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牙齿推断年龄的方法各具其应用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医工作者需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以提高年龄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对国内外利用牙齿推断年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推断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