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进食障碍的认知调查

    作者:梅小美;陈娟

    目的:调查老年科护理人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进食障碍的认知状况,并针对调查现况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择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病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发放《临床护士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住院患者饮食护理认知以及护理行为调查问卷》,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共71份,有效问卷68份,有效率为95.8%;39.7%的老年科护理人员认为采取鼻饲法是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好的进食护理解决方法;仅有36.7%的老年科护理人员在以往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工作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其进食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以及不同老年科工作时间的护理人员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进食障碍的认知总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进食障碍总体认知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专业护理技能,应对老年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进食认知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且建立进食护理规范来指导护理人员的行为.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华茂;郑雪艳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及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

  • 健康管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红蓓;潘琪;谭莲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2年1月起随机抽取老年科患者118例进行全面健康管理,本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118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经过一年的健康管理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12月内住院例次.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计住院19例次,占16.10%;对照组患者住院42例次,占35.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药物可以解决的,涉及生理、心理等多个领域,采用全面健康管理,维护老年人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认知从而使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同时也减少了住院次数.

  • 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陈碧容

    目的 分析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对长期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就诊的6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恢复状况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经过1个月护理后,观察组在思维迟缓、意志衰减、心情低落、自我价值感降低与焦虑、恐惧方面改善的患者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2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护理后,2组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抑郁心理,临床效果较好.

  • 老年血液科护理安全防范进展

    作者:陈婧(综述)

    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消除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卢佩兰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比较分析两组SDS 评分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人数多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 SD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 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老年科护理临床实习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兰红珍;何华英;方汉萍

    目的: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法在老年科实习护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老年科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生117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培训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理论成绩、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对老年人态度和对老年化知识了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对老年人态度、对老年化知识的了解、照顾老年人的意愿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护生的理论及操作技能,还能提高护生老年化知识和照顾老年人的意愿,提高如何与老年人沟通、解决老年人常见问题等临床实践能力,是提升护生临床综合素质、培养老年科护理人才的有效教学方法。

  • 老年科护理干预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龚邢洁;桑纹雯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老年科护理干预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进入到该社区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10例,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科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老年科护理干预的方法,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8.2%.对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有效29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2.7%,无效6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0.9%,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老年科护理干预的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PBL 结合LBL 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夏莘;王依贵;曾颖;廖化敏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与基于课堂的学习(LBL )结合教学法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实习护生90人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 LBL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 PBL结合LBL的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实习护生满意度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法,实习护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满意度(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得分(50.00±2.62)高于对照组(46.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与LBL结合法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开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实习护生满意度高,带教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浅谈关于老年人护理中健康管理的应用分析

    作者:田甜;秦立祥

    目的:研究关于老年人护理中健康管理的应用分析.方法:从2017年1月起随机抽取老年科患者118例进行全面健康管理,本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118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经过一年的健康管理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12月内住院例次.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计住院19例次,占16.10%;对照组患者住院42例次,占35.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药物可以解决的,涉及生理心理等多个领域,采用全面健康管理,维护老年人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认知从而使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同时也减少了住院次数.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冯静华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更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田甜;陈岚;孙思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更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