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应用在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台州医院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流程护理管理组,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流程管理组患者接诊时间(8.98±1.46) min,患者等候时间(13.16±1.87) min,手术时间(30.35±4.21)min;常规护理组患者接诊时间(13.65±2.45)min,患者等候时间(23.09±2.88) min,手术时间(36.97±6.79)min,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组基础护理评分(30.39±2.17)分,急诊秩序护理评分(19.88±1.87)分,文书管理评分(19.67±1.94)分,重点环节管理评分(16.97±2.69)分,急救药品管理评分(11.67±1.86)分;常规护理组基础护理评分(21.16±1.32)分,急诊秩序护理评分(12.13±1.02)分,文书管理评分(11.64±1.15)分,重点环节管理评分(10.03±1.23)分,急救药品管理评分(7.44±1.0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67%,抢救成功率100%,护理满意度评分(95.67±4.06)分;常规护理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7.33%,抢救成功率92.00%,护理满意度评分(88.73±1.5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应用在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临床护理满意,降低护理风险.
-
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临床分析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对患者均实施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另外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100例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未实施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对比分析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和实施前相比,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实施后,护理人员接诊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等候时间等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急诊基础护理、急诊秩序管理、特级护理、重点环节管理、文书管理及急救药品管理评分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医患矛盾、护理风险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护理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从体制上破解医疗体系桎梏才是关键
所谓医联体,就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大病小病都全往三级医院跑。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想改变三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就医艰难且部分高端医疗资源浪费,而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却“无人可治”的尴尬局面。可以试想,推行医联体后,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将会形成金字塔式的就医格局,群众能够分层诊疗,轻微病、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分散在一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院居于医疗体系的顶端,将精力重点放在专科诊疗和疑难杂症患者上,病床和医疗资源得以缓解并给医院腾出了科研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看起来,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双赢。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当前已经占全国医疗机构比例超过四成的民营医院集体失声缺位,至今很少有民营医院参与到医联体模式中来,对于医改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的民营医院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
-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理论对急诊冠脉介入手术(PCI)患者护理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加以改进,在急诊PCI已有的工作流程基础上制订出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并引导护理人员根据PCI患者病情进行分层次管理,统计分析流程管理实施前后1年PCI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抢救成功率、护理人员接诊时间、手术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PCI患者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急诊秩序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30.96±4.23)分、(18.45±4.02)分、(19.98±4.11)分、(19.08±4.78)分、(15.96±4.25)分、(11.08±2.85)分和(112.45±24.15)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0.12±3.78)分、(12.98±3.12)分、(12.38±3.69)分、(11.36±4.25)分、(10.45±3.86)分、(7.12±1.52)分和(75.12±1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接诊时间、PCI等候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12±2.78)min、(12.45±2.89)min和(30.25±3.02)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5.25±3.12)min、(22.25±3.89)min和(35.12±3.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患矛盾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1.67%,低于实施前的17.24%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率及护理人员满意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96.67%,高于实施前的91.38%、72.41%和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能有效改善急诊PCI患者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
医联体是医改新的破局利剑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有序就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联体是落实卫生事业政策、“倒逼”新制度、形成新机制、实现区域医疗协同的探索模式。可以说,医联体的提出是政府与医疗卫生行业面向医改难题又一次挥出的“利剑”。
-
Barthel指数对脑卒中患者住院康复效果的预测
目的:探讨Barthel指数(BI)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功能状态改变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脑卒中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BI积分,分为严重功能障碍组、重度功能障碍组、中度功能障碍组、轻度功能障碍组和功能良好组.应用BI评定患者康复治疗前和出院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入院时中度功能障碍患者的平均BI增分和增分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提示BI积分41~60的脑卒中患者可作为住院康复治疗的首选对象,并可初步预测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可能获得良好康复效果.结论:中度功能障碍患者比重度及轻度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更高的功能获得.
-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在急诊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与对患者进行分层在优化急诊儿科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方法 运用流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调查分析急诊儿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流程改进,结合在急诊儿科已建立门急诊静脉药物输液中心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出更加规范、科学的工作流程,同时引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层次管理并不断改进;统计新的管理方式执行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护士满意度.结果 新的管理方式执行后:(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2)病人满意度明显增加、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3)护士工作效率明显提高;(4)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流程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分层可以优化急诊儿科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