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注药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宗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注药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SO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75耳)儿童腺样体肥大伴SOM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注药术治疗,并进行术后6月随访观察及分析。结果:51例患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2.67%、38.67%、85.33%、96.00%。术后3月和6月时随访发现鼓室图为B型,C型及As型曲线病例分别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82.92%、92.85%、66.66%和95.12%、100.00%、83.33%。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注药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SOM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儿童SOM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利SOM的恢复。

  •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韩春娥

    目的 探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50耳)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进行治疗;采用传统的单孔鼓膜穿刺抽液方法治疗对照组50例(50耳).将两组治疗后一二疗程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患者完成治疗后的3个月内,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疗程具有更高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且两组在完成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9,3.959,均P <0.05).经随访在患者完成治疗后的3个月内所有人均未产生不良反应,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作者:赵彩红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2例(142耳)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鼓膜穿刺抽液并鼓室腔内注药,鼻腔应用减充血药物,同时配以中药方剂清热解毒、散邪通窍,行气利湿.结果:痊愈78例(76.5%),有效19例(18.6%),无效5例(4.9%),总有效率95.1%.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恢复咽鼓管通气,消除中耳负压,特别是那些无法行咽鼓管吹张,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者,可提高此类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 鼓膜置管术与鼓室注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若葵;熊奇斌;黄建晖;丁明虹;柴先奇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术与鼓室注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64)和试验组(n=64).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鼓室注药,试验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言语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6%和87.5%,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7,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5.6%,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6,P<0.05).试验组患者的言语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2,P<0.05).结论 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鼓室注药.

  •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振兴

    目的:探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营口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62耳,对照组40例54耳。对照组患者采用单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听阈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听阈水平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情改善明显。

  •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贤忠

    目的 探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64耳)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67耳)采用单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1.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8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法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不同方法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作者:高东延;奚彩云

    目的 比较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鼓室与鼓膜穿刺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3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每隔3日1次,共治疗3次.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随访1年的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11/15)高于对照组(9/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再发率(2/15)低于对照组(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与鼓膜穿刺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相近,但前者再发率较低.

  • 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作者:孙丽华;于林平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2例(142耳)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鼓膜穿刺抽液并鼓室腔内注药,鼻腔应用减充血药物,同时配以中药方剂清热解毒、散邪通窍,行气利湿.结果 痊愈78耳(76.5%),有效19耳(18.6%),无效5耳(5%),总有效率95.1%.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恢复咽鼓管通气,消除中耳负压,特别是那些无法行咽鼓管吹张,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者,可提高此类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潘永奎

    目的 研究分析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注射药液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7%,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分泌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效果较为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41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宇娟

    目的 观察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鼓膜穿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鼓室注入地塞米松5mg和α-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0.5ml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研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莉;李明红

    目的:研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其入院编号纳入结合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单独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结合组应用鼓膜穿刺术与鼓室注药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咽鼓管功能评分.结果: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数据比较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咽鼓管功能评分相差较大,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联合应用价值突出.

  • 咽鼓管导管吹张与鼓室注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白薇琦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一般继发于儿童感冒后.临床上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文献报道治愈率一般为10%~40%,治疗若不及时,易形成脓耳及鼓室粘连, 预后差.作者运用咽鼓管导管吹张和鼓室注药治疗12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 兰索拉唑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咽喉反流相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黄艺;梁冬泳;李洁明;周际运;王秋美

    目的:探讨口服兰索拉唑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咽喉反流相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咽喉反流相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联合口服兰索拉唑,对照组使用的方法为经咽鼓管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兰索拉唑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咽喉反流相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

  • 鼓室注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岚;王建中

    目的:探讨鼓室注入盐酸氨溴索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16岁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84耳),采用鼓室注入盐酸氨溴索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72例(84耳),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结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1~3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3周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 鼓室注射呋麻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

    作者:姜莽儿;陈志凌;徐世影;钱亚昇;刘素琴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入呋麻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42例(5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穿刺,并向鼓室内注入呋喃西林麻黄素液作治疗组.对照组41例(50耳),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5mg.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经X检验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并注入呋嘛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 介入球囊扩张咽鼓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彭檀

    目的:观察电子喉镜下介入球囊扩张咽鼓管联合腰麻管经咽鼓管咽口注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1侧患耳),行电子喉镜下介入球囊扩张咽鼓管联合腰麻管经咽鼓管咽口注药(1~2 mL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混合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内镜检查,咽鼓管功能障碍7项问卷评分.结果: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随访观察,发现21耳痊愈(21/31),6耳好转(6/31),4耳无效(4/31),总有效率87.1%(27/31).治疗后6月随访的EDTQ-7评分、纯音听阈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结论:电子喉镜下介入球囊扩张咽鼓管联合腰麻管经咽鼓管咽口注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短期疗效肯定,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且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咽鼓管吹张术后导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颜艳萍;雷晓兰

    目的:探讨经咽鼓管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8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42耳),仅行咽鼓管吹张术;注药组32例(42耳)行咽鼓管吹张后经导管向鼓室内注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2周为一疗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42耳显效22耳,有效11耳,无效9耳,有效率为78.6%;注药组42耳显效28耳,有效12耳,无效2耳,有效率为95.2%,注药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字2=5.12,P<0.05)。结论经咽鼓管吹张术后导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视野清晰,操作简单易掌握,准确率及成功率高,不破坏鼓膜解剖生理结构的优点,无后遗症。患者无明显的不适感,容易接受。

  • 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98例

    作者:孙宏瀛

    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治疗组101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加咽鼓管吹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做鼓室注药,两组均5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有效率为9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 经鼻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惠华

    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目前耳科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探讨治疗本病的新方法,2002~2005年我科应用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导管鼓室注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39例,47耳,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两种途径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冬泳;何中扬;李趣;邹秀园;黄岳;王菊新;卓勇智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2例(33耳)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对照组33例(36耳)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每2~3 d注药1次,共治疗3次。随访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1/33)和83.3%(30/36)。随访10~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2%(5/33)和33.3%(12/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注药和鼓膜穿刺注药两种方法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同疗效,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疗法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新途径。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