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宏艳

    目的:通过对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帕金森痛合并抑郁的治疗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医院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平日服用多巴丝肼0.125mg,每天3次;普拉克索0.75mg,每天3次;国产舍曲林50mg早晨服用,并加强对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经2周到6周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明显改善,且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好转.结论: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的抑郁症状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另外舍曲林对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多伴发其他器质性疾患的老年患者来说,也许是一不错的选择.

  • 路优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疗效观察

    作者:王会喜;高敬平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包括抑郁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体质量下降等.运动症状是目前PD治疗的重点.然而,抑郁症伴随在PD进展的整个过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其发生率约为42.7%[1],我们近年来应用路优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

    作者:方翠霓;宋涛;邓景贵;刘佳;黄蕾

    目的:对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后,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患有帕金森病.对两组患者进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PDRS评分、认知功能及P300检测.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UPDRSⅠ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UPDRS总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UPDRS总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MMSE、VFT、TOL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VFT、TOL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后MMSE、VFT、TOL也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L、Amp治疗前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史鑫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AMD、UPDS及HAMA的改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UPDS及HAM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UPDS及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UPDS及HAMA评分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86%比对照组73.81%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治疗,且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

    作者:欧阳樱君;吴爱武;余健敏;张惠丽;戴卉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帕金森病(PD)及抑郁症(DD)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DPD的细胞因子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患者(22例DPD,33例PD,22例DD)及23例健康志愿者其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并对DPD患者进行相关量表评估.结果 DPD、PD及DD患者外周血清中IL-6和TNF-α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IL-18未见变化;DPD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其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但IL-18未见变化;细胞因子水平在DPD患者性别和抑郁严重程度不同中无差异;同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DPD的UPDRS-Ⅲ、H&Y分期、MMSE以及HAMD-24评分不相关.结论 外周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可能是DPD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但外周血清IL-18的作用暂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