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1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分析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行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16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等指标,分析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均采用单孔VATS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并康复出院.手术时间(197.8 ±51.5)min,术中出血量(48.1 ±70.9)mL,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3.1 ±1.5)分,术后胸引管留置(2.4 ±1.0)d,微胸引管留置(6.5 ±2.5)d,术后住院(7.3 ±2.4)d,淋巴结切除(12.1 ±4.6)枚,纵隔淋巴结切除(8.1 ±3.6)枚,纵隔淋巴结切除(4.7 ± 1.1)站.结论 单孔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早期NSCLC安全可行.
-
全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局灶性GGO病变1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后近、远期临床数据,评价肺段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的fGGO患者29例,均经胸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证实为局灶性GGO,所有患者行全腔镜微创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其中11例行肺段切除为肺段切除组,18例行肺叶切除为肺叶切除组,对两组进行长期随访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段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要明显低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1、3.348、2.351、4.597,均P<0.05),两组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均长期存活.结论 肺部局限性GGO应首选全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毛玻璃结节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毛玻璃结节(GGO)的效果.方法 选择肺GGO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肺段组与肺叶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三孔法手术方式治疗,肺段组游离肺段动静脉血管及肺段支气管;肺叶组确定病灶后,游离肺叶静脉、肺叶支气管、肺叶动脉.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肺段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肺叶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GGO较肺叶切除术出血量少、患者苏醒快,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
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患者肺段切除术肺保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患者肺段切除术肺保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拟行肺段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6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时(T3)的肺损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24 h尿量、补液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T1、T2、T3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24 h尿量、补液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肺癌患者肺段切除术中,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肺损伤,且不会影响术中状况,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疾病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驻马店中心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6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全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34.1 min,平均出血量为86.7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d,胸腔导流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4d.所有患者中,未发生围术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除行肺段切除术再行纵隔系统的淋巴结清除术,淋巴结平均清除12.4枚.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安全可行,术中失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效果并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60例,根据其手术方案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应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好,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患者全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对46例肺单纯性磨玻璃样病灶(pGGO )患者行完全性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访视、各种特殊仪器及器械的准备;术中熟悉手术进程,合理摆放仪器设备,根据需要调整体位,娴熟配合术者,注意严格无菌操作。4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近期无并发症,远期效果满意。
-
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肺支气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应用.方法 拟行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病人18例,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和模拟手术,根据结果规划手术方案.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6.8±19.4)分钟,出血量(76.6±21.4)ml,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右S1切除1例,右S3切除2例,右S6切除3例,右S8+9切除1例,右S9+ 10切除1例,左S1+2+3切除3例,左S4+5切除3例,左S6切除4例.所有标本切缘均未见肿瘤残留,所有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实际切缘宽度均>2cm,平均(2.37±0.39)cm.结论 基于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的模拟手术可无创了解安全切缘与相应肺血管、支气管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切除范围,对规划早期肺癌的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两种胸腔镜切除术式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分别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生存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总量、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8.15±33.61)分钟、(59.25±10.61)ml、(641.56±135.17)ml、(3.42±0.77)天和(5.08±1.32)天,A组患者分别为(135.33±40.10)分钟、(83.33±14.15)ml、(783.89±180.61)ml、(4.38±0.94)天和(6.52±1.5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2.67±2.64)枚和(12.38±2.58)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肺活量(FVC)与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4.29%,A组为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加快机体康复进程,保护肺部通气功能,并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水平.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和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n=56)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n=66).选取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作为肺功能的评估指标,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肺功能的变化;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肺叶切除组比较,肺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较长,而术后胸液总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FVC、FEV1,结果表明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失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术后近期内均安全有效,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
电视胸腔镜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肺段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31例肺部周围型小结节接受了肺段切除术,其中21例恶性病变同时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采样,段间肺组织的分离采用电烙法(10例)或者器械订合法(21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接受常规手术的19例患者和接受胸腔镜手术的12例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相似.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断面对残肺肺功能影响较小,但能简化手术步骤并减轻肺漏气.结论 电视 胸腔镜辅助下肺段切除术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肺周边部小结节的治疗.
-
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细节和初步结果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cVATS)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4月,该科完成10例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57岁(39~ 71岁).其中1例同期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肺背段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结果 9例手术过程顺利,1例右上肺尖后段切除,中转肺叶切除(1/10,10%).全组无中转双孔、多孔腔镜或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1±51)(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49.5±57)(5 ~2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5±1.4)(1 ~6)d;术后平均住院(5.4±2.3)(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4.8±4.1)(10~ 19)枚,淋巴结站数(5.6±0.89)(5~7)站.1例术后肺复张欠佳,负压吸引好转.全组无术后持续漏气、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肺癌患者随访1~5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可重复,术后胸痛更轻.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对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高龄(≥70岁)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腔镜下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111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高龄患者分为肺叶切除组(73例)和肺段切除组(38例),分别在胸腔镜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肺段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则显著多于肺段切除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及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天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具有相似预后,然肺段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引流量的减少是其优势,可考虑作为治疗高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式之一.
-
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3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筛查方法及其胸腔镜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胸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肺结节筛查出的疑似肺癌的3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术后病理:结核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错构瘤1例;肺浸润性腺癌15例,原位癌4例,鳞癌2例,转移癌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1例因胸膜转移行胸膜固定术,无手术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7±10.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2.7±20.8)mL,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平均(2.3±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3±1.2)d.术后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阵发性室上性期前收缩1例,经治疗治愈.术后随访3月至1年无死亡.结论:对于高危因素的肺结节,采用胸腔镜单孔肺结节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三种手术方式的结果比较
1 文献来源Nakamura H,Taniguchi Y,Miwa K,et al.Comparison of the surgical outcomes of thoracoscopic lobectomy,segmentectomy,and wedge re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1,59(3):137-141.2 证据水平2b.3 背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虽已成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切除方法仍有争议.
-
近距离内照射不降低亚肺叶切除术后局部复发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优于亚肺叶切除术(楔形或肺段切除术),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于接受肺叶切除术.既往研究显示亚肺叶切除术后局部失败率显著增加,有报道显示术中加用近距离内照射是可行的.
-
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在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在单肺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胸腔镜下行肺叶(肺段)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时分别开始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生理盐水至单肺通气结束.术中使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仪监测rSO2变化.记录两组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切皮(T2)、单肺通气30 min(T3)、单肺通气60 min (T4)、单肺通气90 min(T5)、手术结束(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左右侧rSO2值;比较两组苏醒所需时间、苏醒期镇静躁动评分(SAS)、麻醉维持期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结果 两组MAP、HR及右侧rSO2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的左侧rSO2在各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T5的MAP低于T0,右美托咪定组T2、T5的MAP低于T0(P <0.05);对照组T4的HR低于T0,右美托咪定组T2~T6的HR均低于T0(P <0.05);两组组内T1~T4、T6时点的左右侧rSO2均高于T0 (P <0.05).MAP、HR和右侧rSO2的分组与时间均无交互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维持麻醉期丙泊酚用量减少,SAS评分降低(P<0.05),但两组维持麻醉期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的MAP、HR和右侧rSO2的波动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左侧rSO2,并明显减少麻醉需求量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Narcotrend监测 右美托咪定 单肺通气 -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Ⅰ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Ⅰ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经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52例Ⅰ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65~ 21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150~ 200 mL,平均80 mL,术后引流天数2~10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4 d,平均6d.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好,适用于Ⅰ期肺癌患者.
-
肺段切除治疗老年人早期肺癌
目的 分析以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早期非小细胞肺痛(Ⅰ期、Ⅱa期)的手术适应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全组42例,年龄68-85岁.均为非小细胞肺癌,Ⅰ a期24例,Ⅰ b期10例,Ⅱa期8例,均行肺段切除.结果 手术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9.0%,手术期死亡率为0,肺部感染4例,低O2血症2例,心律失常2例.Ⅰ期,Ⅱ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37.5%.结论 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老年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远期效果与肺叶切除术相当.术后局部复发率一般,手术必须严格处理原发病灶.
-
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比较和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与传统开胸术比较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1日,搜集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NSCLC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MetaAnalyst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个研究,包括2 924例早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①与肺叶切除术组比较,肺段切除术组手术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率的差值(△FEV1%)[MD=-0.03,95%CI(-0.03,-0.03),P<0.001]和手术前后用力肺活量预测值百分比的差值(△FVC%)[MD=-0.09,95%CI(-0.11,-0.06),P<0.001]较好;而在手术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的差值方面(△FEV1)[MD=0.01,95%CI(-0.10,0.11),P=0.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VATS与传统开胸术比较,VATS组在术前与术后3月的△FEV1[MD=-0.19,95%CI(-0.27,-0.10),P<0.001]、△FVC [MD=-0.20,95%CI(-0.37,-0.03),P=0.02]、△FEV1% [MD=-0.03,95%CI(-0.06,-0.01),P<0.001]、术前与术后≥6月大通气量的差值(△MVV)[MD=-5.95,95%CI (-10.38,-1.52),P=0.008]方面均优于传统开胸术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一氧化碳弥散率的差值(△DLCO%) [MD=-0.04,95%CI(-0.09,0.02),P=0.16]、术前与术后≥6月△FEV1% [MD=-0.02,95%CI (-0.06,0.02),P=0.32]、△FEV1[MD=11.3,95%CI(-0.92,3.18),P=0.2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对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肺叶切除术.VATS对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通气功能保护作用更好.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