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湿肺与产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与新生儿湿肺发生相关的产科因素。方法:收治新生儿湿肺患儿2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在218例患儿中,剖宫产出生172例(78.8%),顺产出生46例(21.2%);孕周<37周37例(16.9%),37~39周152例(69.7%),>39周29例(13.3%);有妊娠并发症161例(73.8%)。结论:剖宫产、孕周及妊娠并发症是新生儿湿肺发生的危险因素。
-
地塞米松在预防新生儿湿肺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中新生儿湿肺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足月选择性剖宫产孕妇2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产前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对照组未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5分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新生儿湿肺2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湿肺1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对足月选择性剖宫产中新生儿湿肺的有一定临床价值,能减少新生儿湿肺的发生率.
-
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湿肺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比较肺脏超声及X线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新生儿湿肺(TTN)诊断中的价值,以推广新生儿肺脏超声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62例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床旁肺脏超声检查,与X线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肺脏超声在RDS及TTN诊断中的优势.结果 62例患儿中,超声诊断RDS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4.8%、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4.8%;肺超声诊断TTN的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为90%、阴性预测值为93.7%.结论 肺脏超声诊断RDS和TTN较X线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关键词: 肺脏超声 X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湿肺 -
新生儿湿肺 3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湿肺的产科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37例因新生儿湿肺转入新生儿科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儿中剖宫产儿发生新生儿湿肺高达 73 %.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作胎儿重点监护,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湿肺的发生.
-
1例重症新生儿湿肺伴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新生儿湿肺是因为肺内液体积聚和清除延迟,或转运困难引起,主要表现为出生后短期内出现呼吸急促,重症新生儿湿肺较少见,可出现发绀明显、呻吟等[1].如患儿出生后缺氧持续存在或程度较重等因素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小动脉平滑肌增生或痉挛,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血液通过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发生右向左分流,形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使新生儿发生严重青紫和呼吸困难,其发病率为0.043%~0.680%[2].有文献报道,该病在美国的病死率高达20%[3],且有文献报道,如处理不当可达33%[4].2013年3月-2013年4月本科成功救治了1例重症新生儿湿肺伴PPHN的早产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湿肺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机械通气 护理 -
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脐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新生儿湿肺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脐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并发新生儿湿肺(tachypnea of newborn,TTN)的关系,进一步揭示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TTN的发病机理,为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TTN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新生儿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0例、非选择性剖宫产组30例、自然分娩组30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分为选择性剖宫产TTN组(并发TTN)30例及选择性剖宫产对照组(未并发TTN)30例.在足月新生儿娩出5 min内留取脐静脉血备检,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脐血皮质醇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1)选择性剖宫产组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非选择性剖宫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选择性剖宫产TTN组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选择性剖宫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选择性剖宫产组及选择性剖宫产TTN组中男性与女性脐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脐血皮质醇水平低于非选择性剖宫产儿及自然分娩儿,其机理可能与选择性剖宫产儿的应激状态不完善有关;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脐血皮质醇水平降低可能与TTN的发生密切相关.
-
足月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湿肺19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选择性剖宫产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围生儿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本文回顾分析2002~2005年选择性剖宫产后因新生儿湿肺而转入新生儿科的19例患儿,报告如下.
-
不同孕周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湿肺临床分析
新生儿湿肺症(wet lung syndrome of the newborn),又称暂时性呼吸困难(transient taclnypnea)或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type Ⅱ RDS),是因肺内液体积聚和清除延迟引起的轻度自限性呼吸系统疾病.国外研究表明,剖宫产特别是选择性剖宫产出生的足月儿中易发生新生儿湿肺,一旦发生,容易产生并发症如肺气漏、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等[1].本文选择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本院及妇产科分院所有孕周≥37周行选择性剖宫产的孕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选择性剖宫产的佳时间.
-
177例新生儿湿肺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湿肺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相关危险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177例新生儿湿肺的临床资料,对其产科因素、出生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是否使用机械通气或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将患儿分为重病组及轻病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结果 在 177例新生儿湿肺患儿中,剖宫产占93.2%,男性患儿占74.6%,妊娠期存在并发症的占48.6%.重病组与轻病组在妊娠期并发症、胎龄、患儿出生体重、患儿气急、24h内及24~48h内大呼吸频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剖宫产、男性患儿、早产儿、围生期窒息可能是新生儿湿肺的危险因素,其中妊娠期存在并发症、早产儿、出生体重低可能是患儿病情严重(需行辅助通气治疗)的危险因素.
-
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在新生儿湿肺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新生儿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在新生儿湿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有完整资料、经临床证实的100例湿肺患儿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h拍首次床旁胸片,X射线胸片表现为5例患儿存在轻微肺泡积液及肺血管扩张;90例患儿存在肺泡积液、肺血管扩张、并伴有叶间裂显影,其中右侧水平叶间裂显影87例,左侧斜裂显影3例;5例患儿为“白肺”改变.结论 X射线胸片叶间裂显影是新生儿湿肺影像学表现中的重要征象,对新生儿湿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剖宫产术前刺激产妇乳头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刺激择期剖宫产产妇乳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按常规于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及静脉滴注缩宫素各10 U,观察组于术前用示指及拇指旋转、牵拉乳头,两侧交替进行,出现有效宫缩后行刊宫产手术.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缩宫素追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湿肺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选择性割宫产产妇术前刺激乳头,能减少产后出血,同时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有利于母乳喂养.
-
新生儿断脐时机选择对湿肺的影响
目的 研究新生儿断脐时机的选择对湿肺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新生湿肺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产后10~15 min给予断脐处理的观察组和产后1~5 min时给予断脐处理的对照组,观察新生儿湿肺情况、Apgar评分以及呼吸功能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重型湿肺例数、收缩压、舒张压、三种以上X线表现的例数、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例数、呼吸恢复平稳的时间、X线征象消失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gar评分、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延迟断脐时间,在产后(10~15)min时给予断脐处理,有助于预防新生儿湿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