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吸收性根管桩在治疗儿童乳牙外伤以及残冠中的效果
目的 对可吸收性根管桩在儿童乳牙外伤以及残冠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牙外伤或残冠患儿(83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使用聚乳酸根管桩制作桩核,给予患儿根管治疗,对患儿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并研究患儿修复效果.结果 83颗患牙中,81颗患牙的修复效果达A、B、C级,修复成功率为97.59%(81/83);修复失败的2颗患牙中,1颗纤维桩核松动脱落、1颗纤维桩折断.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58/60).结论 可吸收性根管桩治疗儿童乳牙外伤以及残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够在提高患儿患牙修复成功率的同时,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于患儿预后以及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
-
河南省漯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5岁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请家长配合完成口腔问卷调查,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保健制订对策。结果学龄前儿童口腔问题主要表现为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口腔不良习惯、乳牙外伤等,对这些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对预防儿童错颌畸形有重要意义。结论针对学龄前儿童主要的口腔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加强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的防护意识。
-
乳牙外伤处理策略
乳牙外伤是儿童口腔急诊的常见病,与恒牙外伤相比,其处理存在特殊性,且国内在其诊疗方面存在不规范等问题.文章参考2012年国际牙外伤协会指南,全面系统地阐述乳牙外伤的概念、分类、临床特征以及各类型乳牙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为乳牙外伤的诊疗提供参考.
-
280例乳牙外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乳牙外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280例乳牙(396牙)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这些患儿中,年龄为1~2岁的患儿有22例,年龄为2~3岁的患儿有36例,年龄为3~4岁的患儿有152例,年龄为4~5岁的患儿有42例,年龄为5~6岁的患儿有28例。这些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64:1。其中上颌乳牙损伤的患儿有216例,下颌乳牙损伤的患儿有64例。在这些患儿中,外伤类型为牙齿松动的患儿有108例,为牙齿移位的患儿有72例,为牙冠折断的患儿有58例,为其他类型的患儿有42例。其中因跌倒而受伤的患儿有176例,因撞击而受伤的患儿有62例,因其他原因而受伤的患儿有42例。对这280例患儿进行对症处理后,其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预防患儿受伤是降低患儿乳牙外伤发病率的关键,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其乳牙的损伤。
-
乳牙外伤致继承恒牙畸形伴根尖周炎的治疗体会
乳牙外伤致继承恒牙弯曲畸形临床上少见,下切牙双根管也常常被忽视.该文报告了1例下颌乳切牙外伤导致的继承恒牙弯曲畸形伴双根管的下切牙根尖周炎并发根管侧壁穿孔,探讨了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
儿童乳牙外伤30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乳牙外伤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社会因素、治疗现状.方法:308例(437颗牙齿)乳牙外伤患儿,对其年龄、性别、牙位、受伤环境、就诊时间、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3~4岁时为发生乳牙外伤的主要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8:1;上颌乳切牙易受伤,占78.52 %;牙齿移位松动是常见的外伤类型.结论:儿童乳牙外伤的预防、受伤后的及时就诊、以保护恒牙胚为治疗原则是医学干预的重要内容.
-
乳牙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乳牙外伤的年龄、性别、牙位分布、外伤类型、继发损害等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接诊的80例115颗乳牙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牙外伤以3~4 岁多见,男女比例为1.8∶ 1.0.外伤牙位以上颌乳中切牙为多见,占78.3%.外伤类型以牙齿移位常见,占45.2%.乳牙外伤继发损害包括乳牙牙髓根尖病变,对应恒牙萌出异常等.结论 乳牙外伤是儿童牙科常见多发病,治疗应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保护恒牙胚为原则.
-
乳牙全脱位致多颗恒牙发育异常1例
乳牙外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乳牙外伤对恒牙的常见损害包括萌出异常、形态异常,严重的创伤可使恒牙胚停止发育.笔者报告乳牙全脱位外伤致3颗恒牙发育异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