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作者:陈涛;徐永革;赵虎林;田增民;王洪伟;卢旺盛

    目的 分析脑积水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后发热原因并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应用ETV治疗的4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术后体温变化规律,分析ETV术后出现发热的原因.结果 30例(62.5%)术后体温高于38℃,其中29例为术后吸收热或中枢性发热,体温在1周内恢复正常;1例为颅内感染引起,治疗后痊愈.结论 术前、术中尽可能减少引起术后发热的因素.可减少脑积水ETV术后发热的发生率.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儿童梗阻性脑积水疗效分析

    作者:孙关;郭俊;聂德康;江楠;伏林山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儿童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和影响因素. 方法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儿13例,术后随访患儿1~5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患儿均接受CT或MR复查.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疗效. 结果 13例患儿中10例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脑室缩小或室周水肿减轻或消失;3例无效,均于术后3个月~1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发生发热2例,癫痫发作1例,未发生脑脊液漏、出血、感染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ETV治疗儿童梗阻性脑积水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

  • 分流失败小儿脑积水的神经内镜治疗

    作者:吕务军;关健伟;李在雨;李钢;樊伟强;王海东;吴耀晨

    目的 探讨小儿分流调整失败后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应用单纯内镜手术方法,对6例脑室-腹腔分流调整失败患儿进行分流管调整术,脉络丛烧灼术,第三脑室造瘘术.结果 5例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1例松果体区占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堵塞患儿,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顺利;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持续时间2~7 d;随访6个月至24个月病情明显好转,脑积水改善,分流管通畅.结论 神经内镜对脑室-腹腔分流调整失败患儿进行治疗,具有微创、安全、准确、并发症少、经济等优点,是神经外科较好的治疗方法.

  • 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作者:杨朋范;上川秀士;山根文孝;堀智胜

    目的探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的手术方法,分析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梗阻性脑积水原因分别为第三脑室后部肿瘤5例,中脑顶板胶质瘤2例,Chiari畸形2例,另12例为不明原因引起的导水管梗阻或狭窄.同位素99Tcm-DTPA脑池显像显示为非脑脊液吸收障碍性阻塞性脑积水.神经内窥镜从侧脑室经蒙氏孔进入第三脑室,在乳头体前方第三脑室底薄处造一瘘口与脚间池相通.结果术后随访12~26个月,所有患者脑积水症状均缓解,脑室体积缩小.结论神经内窥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脑脊液吸收障碍性脑积水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

  •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的神经内镜解剖学研究

    作者:马向科;师蔚;宋英;王睿智;刘重霄;高李贵;周任;孙建军;刘伟国

    目的 研究侧脑室、第三脑室及脚间池的神经内镜下解剖特点,为临床神经内镜下经皮质一侧脑室前人路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 采用15具成人尸头模拟经皮质一侧脑室人路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术中观察侧脑室、第三脑室及脚间池的重要解剖结构特点和毗邻关系.测量重要结构间距.结果 侧脑室内可清晰地观察到全部的额角、体部和部分枕角.第三脑室底壁从前向后依次可见:视交叉、漏斗隐窝、灰结节、乳头体、巾脑导水管.脚间池呈倒置的圆锥形,脚间池顶部有liliequist膜问脑叶封闭.脚间池的后壁基底沟上见基底动脉上行,基底动脉末端的主要分支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脚问池两侧壁可见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两者近似平行走向颅中窝.结论 脑室及脚问池的天然解剖间隙为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熟悉手术人路的解剖定位标志及相关解剖数据可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何瞻;王波定;戎建东;丁方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作为梗阻性脑积水常用的手术方式,因其安全、有效,已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1].作为术后并发症,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ETV中较为罕见,相关报道和讨论较少.笔者报道1例ETV术后CSDH,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生机制、临床特点、防治措施等进行讨论.患者男,27岁,因“头胀痛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半年”于2014年12月19日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既往史:1年前偶发肢体抽搐1次,自行缓解.余无特殊.体检:神清,定向准确,颅神经(-),颈软,四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侧巴氏征阴性.

  • 脑室镜在儿童脑积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闫宝锋;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买尔阿芭;栾新平;木依提·阿不里米提;贾宏宇;苑杨;徐敬轩;杜鹏

    目的 通过分析脑室镜辅助下5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探讨脑室镜在儿童脑积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8月至2014年5月分别采用5种脑室镜辅助手术方式(第三脑室造瘘术、第三脑室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第三脑室造瘘术+脉络丛电灼术、脑室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透明隔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88例脑积水患儿,分析其疗效、预后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本组88例脑积水患儿经脑室镜-辅助手术治疗后,84例术后早期显效或有效,早期总有效率达95.45%.术后早期并发症78例次,均在1~~2周后恢复;晚期并发症18例(20.45%),其中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4例(15.9%). 结论 脑室镜技术应用于儿童脑积水的治疗,可以使治疗方案个体化,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远期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附20例报告)

    作者:陈东亮;彭玉平;谢庆海;彭涛;蒙芝健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20例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17例为导水管阻塞引起的双侧型脑积水,另3例为单侧室间孔堵塞引起的单侧型脑积水;17例用神经内镜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经室间孔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3例透明隔造瘘治疗.结果所有造瘘过程均顺利,瘘口通畅.17例双侧型脑积水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5例效果满意,2例无效,改行内镜引导下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愈,另3例单侧型脑积水行透明隔造瘘,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到90.0%.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简便、微创、有效,是首选的方法.

  • 第三脑室底造瘘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比较

    作者:甘渭河;汤树洪;陆伟水;罗红伟

    目的比较治疗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式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40例.结果造瘘组症状缓解20例(95.2%),术后并发症5例(23.7%),均为非感染性发热;分流组症状缓解40例(100%),术后并发症18例(45%).两组均无死亡.结论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脑积水疗效相当,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并发症明显降低.

  • 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0例

    作者:陈淳;徐荣华;张杰;邓发斌;周宇;李元斌;刘跃辉;王益红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德国蛇牌硬质神经内镜对30例患者行33次治疗,并经3~36个月随访,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的20例患者中18例成功造瘘,2例三脑室底造瘘失败而改行内镜引导下V-P分流术,18例三脑室底造瘘患者15例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完全缓解,复查头部CT或MRI,扩大的脑室系统全部恢复正常,3例无效,改作内镜引导下的V-P分流术,疗效满意,对于丘脑肿瘤合并双侧室间孔堵塞性脑积水5例,在内镜下行透明中隔造瘘术,并同时行肿瘤部分切除活检+V-P分流术,术后双侧脑室缩小,症状明显缓解.内镜下分流管取出调整术5例病人,术后患者脑室缩小,症状缓解.术后4例出现发热1~4天,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安全、经济、实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可推广应用.

  • 神经内镜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红;朱杰;陈娜;胡志强

    小儿梗阻性脑积水是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已成为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ETV术有效避免了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等并发症,并且不必因患儿身体长高多次手术更换分流管[1].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9月~2012年8月对194例梗阻性脑积水患儿进行了ETV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护理

    作者:彭羽;任正华;韦宏;石荷叶;张雯

    随着内镜技术发展,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由于其出色的微侵袭和视觉操控性被广泛应用于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1].1999年9月~2004年3月我科采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58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2].本文就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围手术期护理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东涛;陈源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对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于2013-2015年收治的经ETV治疗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功造瘘者39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V-P分流术3例.术中出现心率减慢4例,造瘘口少量出血3例,术后短暂发热21例,可疑感染1例,头皮切口漏2例.术后随访改善36例,无改变4例,恶化2例.术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显示:侧脑室缩小33例,侧脑室无明显变化但前角间质性水肿减轻5例,侧脑室无变化4例.结论 ETV对梗阻性脑积水治疗的效果较好,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以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梗阻性脑积水经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颅内压变化规律

    作者:孟辉;唐荣锐;王俊伟;刘国龙;左成海;冯华

    目的 回顾性总结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及动态ICP监护的价值.方法 经内镜行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共146例,病因包括导水管狭窄98例、颅内肿瘤48例(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行动态ICP监护53例(导水管狭窄36例、肿瘤17例),平均监护时长96 h.结果 随访8个月至6年,术后脑积水明显缓解或消失138例(94.5%),8例脑积水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5%),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ICP监护显示:术后6h内平均ICP明显下降,低于10 mmHg,此后缓慢轻度上升,96 h稳定于12 mmHg;单纯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平均ICP上升较缓慢、波动较小,后达到10 mmHg;而肿瘤性脑积水上升较快、波动较大,后达到15 mmHg.并发症28例(19.2%):术后发热22例,双额部硬膜外血肿1例、切口脑脊液漏2例、脑室少量积血2例、硬膜下积液1例.本组无死亡.结论 ①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尤其是导水管狭窄脑积水)安全、有效,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手段;②术后行ICP动态监护,不仅可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判断手术是否有效,同时可以观察有无脑室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及指导术后用药.

  •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41例临床观察

    作者:唐太昆;宋黎;毛希宏;李建辉;邱学才;常魏;李斌;钟建烽;张丽娟

    背景与目的:微侵袭技术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作为微侵袭神经外科之一的内镜神经外科也发生了较大进步,即以小的手术创伤取得佳的手术疗效.本文就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41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随访12~36个月,对其疗效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35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是一种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应用推广.

55 条记录 3/3 页 «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