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合评估方式在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创伤评估程序与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 RTS)相结合的组合评估方式在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2—8月在该科接诊紧急处置需要院内转运的急性创伤患者156例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3月16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由护士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经验判断伤情后转运,观察组采用创伤评估程序与修正创伤评分相结合评估伤情并进行预警分级转运,然后对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与科室交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伤情变化发生率9.81%(16/163)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34/156)(χ2=13.34,P<0.01),急诊滞留时间、 与病房交接时间(53.42±15.19)、(8.34±2.12)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67.35±20.30)、(12.04±3.43)min(t=4.303,3.182,P<0.01).结论 创伤评估程序与RTS评分相结合的组合评估方式可使护士在短时间内对急性创伤患者做出准确的伤情判断,降低院内转运途中病情变化的发生率、缩短急诊滞留时间及于相关科室交接时间,确保了院内转运过程快速、安全和通畅.
-
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在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以休克指数作参数的修正创伤评分(RTS)用于地震现场躯干伤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伤情数据库中资料齐全的1322例汶川地震躯干伤伤员数据,其中男553例、女769例,年龄(59.7±21.7)岁。计算伤员的RTS包括创伤分类修正创伤评分(Triage-RTS)和严重创伤转归研究修正创伤评分(MTOS-RTS),并改用休克指数替代收缩压来进行RTS中的循环评估,从而建立转运前修正创伤评分(Transport-RTS)的概念。通过ROC曲线分别比较Transport-RTS与Triage-RTS、MTOS-RTS评价转运中以及急诊室死亡中的作用,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Transport-RTS、Triage-RTS和MTOS-RTS用于地震现场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563,0.563;Transport-RTS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Triage-RTS和MTOS-RTS,均P<0.05。结论Transport-RTS用于地震现场伤员转运前伤情评估时准确度更高,同时保持了简易、快速的特点。
-
钝性胸部外伤早期诊疗中胸部CT检查的影响力评估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系统回顾的方法,利用病案管理系统采集2005年3月至2011年6月因钝性胸部损伤就诊、并在早期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诊疗信息,记录RTS外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比较胸部X线和CT两者间在诊治方面的差异,评价胸部CT在钝性胸部外伤诊断和治疗中的影响力。结果200例患者先后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胸部X线检查异常者为149例,胸部CT检查异常者为186例,两种检查均未见异常为14例。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发现,胸部CT在肋骨骨折、血胸、肺挫伤等病变诊断方面敏感性明显高于胸部X线(P<0.05)。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剖胸探查等诊疗操作的108例患者中,93例是CT检查前进行的,CT检查后实施的患者中9例X线已提示和CT检查结果相同的诊断。根据RTS外伤评分,RTS评分越低实施胸外治疗概率越高(P<0.001)。结论胸部CT在血胸、肺挫伤、肋骨骨折等诊断方面较胸部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但在决定性诊疗操作实施方面影响力显著降低,即 CT 诊断发现较多,但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却很少。因此,我们主张在无明显头部外伤、RTS 评分9分以上、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选择性进行胸部CT检查。
-
比较3种院前伤情评分方法对芦山地震伤员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
目的 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TS)、CRAMS评分[循环(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腹部创伤(abdomen)、运动(motor)、语言(speech)]及院前伤情指数(PHI)3种院前创伤评分对地震创伤伤员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发生至4月27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地震伤员的资料,记录其初始临床信息并计算创伤严重度评分(ISS)、RTS、CRAMS及PHI评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研究3种院前创伤评分与ISS的拟合情况,并寻找其佳截断值;通过线性相关分析,探讨ISS与3种院前创伤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63例地震伤员,其中ISS≥16分者86例,<16分者177例,两组患者间男性比例(67.4%比50.8%,x2=6.477,P=0.011)、RTS评分[分:7.55(0.29)比7.84(0),U=6 825,P=0.013]和CRAMS评分[分:8(1)比9(1),U=3 97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RTS、CRAMS和PH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7(P=0.220)、0.734(P=0.000)和0.544 (P=0.250),三者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093、0.443和0.119,佳截断值分别为4.9、9.5和3.5分.线性相关分析显示,RTS、CRAMS与ISS呈显著负相关(r1=-0.139,P1=0.024;r2=-0.413,P2=0.000),而PHI与ISS无相关性(r=0.071,P=0.250).结论 在3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中,CRAMS评分与ISS评分的相关性好,可用于地震后首诊医院医生对伤员创伤严重程度的快速评估.
-
KTS、RTS在急性创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坎帕拉创伤评分(KTS)与传统的修正创伤评分(RTS)在急性创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外科收治的421急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TS和RTS两种评分方法对入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方式在评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预判病死率、病情转归以及护理人员对评分方法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与RTS相比,KTS在判断急性创伤患者的病情程度、转归和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填表用时缩短(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KTS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急性创伤患者的病情,预判病死率及转归,且操作更为简易,护理人员满意程度更高.
-
修正创伤评分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 RTS)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收治的时间,将56例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58例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观察组根据RTS情况实施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基于RTS评分为基础的一体化急救措施,可使护士既可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并根据病情提供连续的无缝隙护理,缩短患者有效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修正胸部穿透伤生理评分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穿透伤(PTT)创伤评分预测生死结局的效果,修正生理评分方法。方法将295例PTT中127例急诊手术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多种创伤评分,比较两组在各种创伤评分间的差别,分析各种评分指标预测生死和实际生死结果。比较两组入院时、麻醉时伤后时间和各种生理参数的差别,结合实际生死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相关因素的权重,命名新指标为穿透伤进程评分(PICS),比较并评价PICS和修正创伤评分(RTS)。结果解剖评分的胸AIS和损伤严重度评估(ISS)在生存组和死亡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生理评分RTS在预测生死结局的敏感性时并不令人满意。按入院和手术麻醉时生理参数的变化,选择格拉斯哥指数(GCS)、伤后时间(T)、脉压(PP)、动脉收缩压(SBP)作为PICS的参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PICS权重和计算公式;PICS和RTS比较,其预测生死结局的准确性、敏感性提高,特异性不变,死亡误判率降低。结论建议在急诊评价穿透伤时可试用PICS取代RTS作为生理评分,并进一步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
三种创伤评分法对群体伤患者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TS)、CRAMS评分及院前伤情评分(PHI)对于群体伤患者死亡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就诊且记录完整的45例群体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历记录计算RTS、CRAMS及PHI评分,并记录患者是否死亡.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根据约登指数筛选出各个评分适宜的截断值,据此计算3种创伤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将患者按照性别、年龄分为亚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TS曲线下面积大,且与参考线下面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与另外两种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TS较CRAMS及PHI评分对于群体伤患者死亡预测具有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