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日机上捕获老鼠:"封杀"后方准离境

    作者:齐预

    据北京晚报不久前报道,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西安国际机场对入境的客机进行检查时,竟从货舱中捕获一只活老鼠,这是我国首次从日本航空器上捕获严禁入境的活体啮齿动物.

  • 070 与作为宠物的啮齿动物有关的多耐药性鼠伤寒沙门氏菌病

    作者:崔彦红

    2004年6月,南卡罗来纳州一4岁男孩因发热5天、水样泻、腹部痉挛而住院,烘便培养发现有鼠伤寒沙门氏菌.

  • 2003年美国多州猴痘的暴发现状

    作者:龚震宇

    美国CDC、州和当地卫生部门合作,继续调查人群中发生的猴痘病例,了解其是否与野生动物接触或外国来的哺乳动物宠物接触或与患有猴痘人群的详细接触情况.本文收集了新的流行病学、实验室和美国病例的天花疫苗使用资料,并总结了暗示此次暴发的可能根源为输入性非洲啮齿动物的实验室证据.

  • 鼠疫手册——流行病学,分布,监测和控制

    作者:赵惠敏

    鼠疫是早被人类识别的一种疾病,现在仍是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国家的较热地区许多自然疫源地的地方病.鼠疫实际上是野生啮齿动物的疾病,经体外寄生物蚤传播,并可由感染蚤的叮咬或接触感染宿主而传染到人.

  • 云南省德宏州居住区啮齿动物携带巴尔通体的调查研究

    作者:杨卫红;宋秀平;梁伟;冯云;章域震;张云智;张海林;栗冬梅

    目的 调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居住区啮齿动物的巴尔通体感染和分布特点,为相关疾病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笼夜法捕鼠,采集鼠类脾脏标本,用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分离巴尔通体,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扩增巴尔通体gltA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2011年在德宏州居住区共捕获啮齿动物5属9种340只和食虫动物2种18只,黄胸鼠为优势种(77.09%,276/358).这些动物的脾脏标本中巴尔通体分离率为24.86%(89/358),其中黄胸鼠分离率为28.99% (80/276),其他阳性鼠种为黑缘齿鼠(5株)、社鼠(1株)、大绒鼠(1株)、小泡灰鼠(1株)和臭鼩鼱(1株).共获得85株巴尔通体glt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表明,40株为特利波契巴尔通体(Bartonella tribocorum),28株为伊丽莎白巴尔通体(B.elizabethae),11株为昆州巴尔通体(B.queenslandensis),3株为森林巴尔通体(B.silvatica),3株未定种.黄胸鼠携带上述所有种类的巴尔通体.结论 德宏州啮齿动物中至少存在4种巴尔通体的流行,巴尔通体具有遗传多样性特点.以特利波契巴尔通体、伊丽莎白巴尔通体和昆州巴尔通体为主要流行菌株,黄胸鼠为当地居住区巴尔通体的主要宿主.今后应加强巴尔通体相关疾病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 鼠形动物自然感染巴尔通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俞丹;尹家祥

    巴尔通体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寄生于脊椎动物红细胞内,可引起巴尔通体病.随着交通、旅游业的发展和原生环境的开发,人类与鼠形动物的接触机会增多,可能导致巴尔通体病大范围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对巴尔通体的生物学特性、宿主动物、传播媒介以及流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鼠传巴尔通体流行概况

    作者:马洁琼;栗冬梅;陈忠科;刘起勇

    巴尔通体病是由巴尔通体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一大类新发人兽共患传染病.巴尔通体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中,特别是在啮齿动物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可导致全身多器官疾病,呈全球性分布,威胁人类健康.啮齿动物作为其大宿主群在全球广泛分布,是致病菌株来源的潜在风险源.为了解全球鼠传巴尔通体的流行现状和特点,以鼠传巴尔通体在世界范围内的感染流行情况为基础,了解和分析全球鼠传巴尔通体的流行特征.

  • 顺德口岸媒介生物本底情况调查

    作者:张念学;樊武疆;张玉华

    [目的]摸清顺德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口岸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顺德口岸的鼠类及媒介昆虫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捕获鼠类368只,年平均鼠密度为2.33%;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50.8%,其次为臭鼩鼱,占16.40%.捕获蚊类384只,年平均密度25.3只/人工小时;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3.40%.捕获蝇类60371只,隶属4科19属30种,年平均密度为502.2(只/笼.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54.50%.发现蜚蠊2科2属3种.鼠体集蚤49匹,臭鼩鼱染蚤率为62.5%,黄胸鼠蚤指数高为2.7.[结论]顺德口岸啮齿动物、媒介昆虫品种比较单纯,都是南方常见种类,其中有的种类种群数量大、密度指数高,应作为重点防制对象.

  • 兰州航空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及动物流行病学意义

    作者:周科清;姚全贵;陈光;郑玲琴;王宗麟;盖永志

    [目的]掌握兰州航空口岸啮齿动物种群组成、数量动态及动物流行病学意义,为口岸卫生检疫、卫生监督、传染病监测、鼠害防制及处理口岸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国家鼠疫监测标准(GB16882-1997)对兰州航空口岸啮齿动物进行本底调查.[结果]全年共捕获啮齿类动物1479只,隶属3目7科13种.口岸地区存在鼠疫主要宿主动物阿拉善黄鼠、长爪沙鼠、褐家鼠等.褐家鼠也是兰州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密度为3.63只/hm2;小型啮齿类动物的密度为8.47%.鼠密度的高峰期在9月份.阿拉善黄鼠为口岸地区优势鼠种.子午沙鼠、小家鼠、黑线仓鼠、达乌尔鼠兔为不稳定种群;五趾跳鼠为少见种群;褐家鼠是引入种群.[结论]兰州航空口岸分布的啮齿动物绝大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宿主动物和敏感动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有极其重要的动物流行病学意义.

  • 腾冲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报告

    作者:张爱华

    [目的]全面掌握腾冲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1年3月~2002年2月对腾冲口岸的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发现鼠类2目3科4属6种,年平均鼠密度为2.68%,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总数的64.94%;蚤类2科2属2种,不等单蚤为优势种,占捕蚤总数的80%,染蚤率为1.47%,鼠体蚤指数为1.84;蝇类2科4属4种,年平均密度为15.15只/笼·日,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获蝇类总数的85.12%,其它依次为反吐丽蝇占7.43%,厩腐蝇占6.72%,元厕蝇占0.73%;蚊类2亚科2属6种,年平均密度为49.67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为优势种,占捕获蚊类总数的35.44%,其它依次为三带喙库蚊占32.42%,迷走库蚊占19.89%,海滨库蚊占10.27%,尖音库蚊占1.78%,东方库蚊占0.20%;蚊幼虫年平均密度为0.71%只/瓢,房屋指数为6.50%,布雷图指数为1.41,容器指数为6.14%.[结论]为控制媒介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应根据腾冲口岸媒介生物的特点,因地制宜,适时开展口岸媒介生物调查,及时掌握本口岸媒介生物的种群变化,为开展灭鼠除虫和控制检疫传染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新疆乌拉斯台口岸地区啮齿动物及体外寄生物调查

    作者:易海清;叶瑞玉;薛光华;徐日新;刘俊奇;艾力

    [目的]掌握新疆乌拉斯台口岸地区啮齿动物及体外寄生物的种群组成及分布.[方法]调查以口岸为中心,在不同生境采用5m夹线法,捕获啮齿动物和采集其体外寄生物.[结果]共捕获啮齿动物307只,经鉴定隶属4科9属9种:共采集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768只,经鉴定隶属4科14属21种.[结论]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和灰仓鼠为优势种,其中灰仓鼠的主要寄生蚤短须双蚤和距细蚤为该地区的优势蚤种.

  • 阿日哈沙特口岸啮齿动物和蚤类本底调查

    作者:乔国强;郭景义

    对阿日哈沙特口岸啮齿类动物和蚤类的本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啮齿动物种类分2目5科6种,布氏田鼠为优势种;蚤类分为2科5属5种.细菌学、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

  • 九江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报告

    作者:胡东斌;邵卫兵;池莉

    [目的]掌握九江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1~12月对九江口岸的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种群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鼠类1目1科2属4种,年平均鼠密度为4.16%,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63.79%;对鼠体进行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蚊类3属4种,年平均密度为13.75只/人工小时,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蚊总数的34.54%,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以8月份高,达到68只/人工小时.蝇类3科4属7种,年平均蝇密度6.97只/张,以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蝇总数的44.42%.[结论]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九江口岸重要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对今后作好口岸相关传染病监测和开展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入境航空器携带活体啮齿动物的卫生检疫方法探讨

    作者:杜建彬

    [目的]探索发生媒介疫情时快速反应,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针对在日本入境航空器上发现活体啮齿动物的媒介疫情,采用种群鉴定,鼠患调查、消毒杀虫处理、向外方机组通报媒介疫情等方法进行快速媒介疫情处理.[结果]经鉴定,航空器上捕捉到的活体啮齿动物为黄胸鼠,这是首次从日本入境航空器上发现;经鼠患调查未发现其它鼠患;经消毒杀虫处理后未发现昆虫媒介;向日方机长通报疫情后,日方机长承认该事实并向中方卫生检疫人员致歉.[结论]此次媒介疫情处理时缺乏快速处理预案作为依据,熏蒸剂的选择和工作程序也没有规范性的文件做为指导,建议国家质检总局卫生检疫监管司尽快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

  • 盐田港啮齿动物监测技术报告

    作者:曾建芳;贝荣辉;徐云庆;刘文正

    [目的] 掌握盐田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为啮齿动物控制及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2-2007年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对盐田口岸啮齿动物开展监测.[结果] 发现鼠类2科3属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2002和2007年鼠密度分别为0.33%、0.14%,平均鼠体染蚤率为33.33%,集蚤25匹,平均蚤指数为0.52.[结论]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鼠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指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SN/T 1415-2004).

  • 盐田口岸LNG码头啮齿动物监测技术报告

    作者:曾建芳;林耿都;吴晓程;陈湘新

    目的 掌握盐田口岸啮齿动物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啮齿动物控制及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采用鼠夹法对盐田口岸液化天然气码头啮齿动物开展监测.结果 2010年共捕获鼠类1科2属3种,褐家鼠、黄胸鼠为优势种;鼠密度平均值为0.14%,鼠体染蚤率为60%,蚤指数为0.43.结论 采取综合治理防控措施,鼠密度随季节变化而消长,控制指标符合SN/T 1415-2004《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要求.

  • 17家卫生检疫监管场地鼠情监测报告

    作者:徐国平;吴平建

    近年来,随着城乡结合部的外移,啮齿动物也大量地向城市内迁移,尤其是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检疫监管场地,其鼠情有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吴淞口岸内卫生检疫监管场地鼠害情况,抽取了辖区内的17家监管场地,除3家未捕获鼠类之外,均捕获数量不等的鼠类.提示当前灭鼠工作中存在着薄弱环节并对防治对策提出其看法.

  • 云南省四县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及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周济华;张海林;王静林;杨卫红;章域震

    目的 掌握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及基因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居民区采用笼夜法捕鼠,野外采用夹夜法捕鼠,鼠肺组织样品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抗原,用RT-PCR法检测HV核酸及分型.结果 2006年在云南省泸西、寻甸、永胜和玉龙县共捕到鼠类7属12种690只,其中居民区捕到5属6种304只,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捕到7属12种386只,以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检测鼠肺624份,HV抗原阳性31份,带毒率4.97%(31/624),其中居民区鼠带毒率为2.17%(6/277),带毒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野外鼠带毒率为7.20%(25/347),带毒鼠种为高山姬鼠、大绒鼠、中华姬鼠和黑腹绒鼠.HV核酸阳性21份,其中汉城型阳性3份(褐家鼠1份,大耳姬鼠1份,巢鼠1份),汉滩型阳性18份,(黄胸鼠2份,高山姬鼠7份,大绒鼠7份,黑腹绒鼠1份,巢鼠1份).结论 调查地区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HFRS疫源地.HTN型病毒疫源地具有多种宿主动物的分布特点.

  • 中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鼠类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调查

    作者:张倩;刘运喜;吴晓明;赵秋敏;张泮河;杨红;曹务春

    目的了解中国内蒙古、新疆自治区部分地区鼠类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t)的情况.方法采用鼠夹捕鼠,从鼠脾中提取DNA,应用巢式PCR(nPCR)检测Ot-Sta56基因;对部分阳性标本测序,用Clustal Ⅹ(5.0)和DNA 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蒙古地区捕获各种鼠类共计90只,其中6只nPCR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6.67%,不同鼠种间阳性率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x2=8.898,P=0.148);新疆地区捕获各种鼠类共计20只,其中1只n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00%.不同地区间阳性率比较虽略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x2=0.076,P=0.782).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从农田中捕获的鼠类标本为9只,占8.18%,无阳性标本;从草原捕获的鼠类标本为101只,占91.82%,其中阳性标本为7只,草原鼠标本Ot感染率为6.93%.序列分析结果:N59(内蒙古莫氏田鼠)、N69(内蒙古黑线仓鼠)、X33(新疆普通仓鼠)3份标本nPCR产物碱基序列与Karp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均为99%,应属于Karp型;N65(内蒙古黑线仓鼠)及N88标本(内蒙古黑线姬鼠)nPCR产物碱基序列与中国台湾Taitung-2株和TW461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均为94%;N90(内蒙古黑线姬鼠)与日本Oishi株相应DNA片段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为9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59、N69、X33位于Karp株所在的分支,而N65、N88、N90与Taitung-2株、TW461株、Yonchon株、Sxh951株、Oishi株、Kanda株属同一支系.结论研究证实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鼠类存在Ot自然感染,其基因型较为复杂.这为进一步深入进行恙虫病疫源地的调查奠定了基础.

  • 云南省大理州啮齿类动物旋毛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申丽洁;罗志勇;李伟

    大理地区是我国旋毛虫病的高发区,曾多次发生爆发性流行.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州啮齿类动物血清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情况,探讨啮齿动物在旋毛虫病传播和流行中的作用,进行了此项调查.根据课题要求和旋毛虫病流行的历史资料,选定位于大理州中部大理市的下关、凤仪和湾桥,西北部洱源县的右所、凤羽和三营等地作为调查点.在各调查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室内(人房、磨房、养猪场和屠宰场等)和室外(灌丛、旱地和菜园等)不同生态环境作为诱捕小兽的场所.采用鼠笼和电子捕鼠器等捕捉工具,在小兽活动明显的地方和活动的高峰时间内捕获小兽,采集血液,常规方法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

254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