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作者:韩广香;周春艳;郑辉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150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对其进行了超声诊断和病理分析.结果:本次实验选取的150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中,有100例患者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显示恶性,占比66.67%,有50例患者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显示良性,占比33.33%;在超声诊断结果中,呈现1级片状低回声的患者有90例,占比60%,呈现2级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患者有40例,占比26.67%,呈现3级微钙化呈散在或簇状分布的患者有20例,占比13.33%,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的病理诊断方式及其应用效果而言,超声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超声诊断具有灵敏性较高的特点,但是针对恶性肿瘤其诊断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但是能够为医护人员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患者病情提供精确的诊断数据.

  •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比值法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宋宇;张宇虹;曲晓霞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比值法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评分法和比值法评估病变区,用ROC曲线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来评估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评分法和比值法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895 (P=0.00)和0.943 (P=0.00),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6%、93.8%、79.5%和91.3%、93.8%、95.5%;其中,评分法中评分为3分的病变,与应用比值法之间比较,比值法的准确度提高了35.7%.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而且更加客观,明显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度.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作者:吴晓燕

    目的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患者60例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照病理结果.结果6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 共有40例恶性病变, 占66.7%;20例非恶性病变, 占33.3%.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的有43例, 占71.7%;表现为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有14例, 占23.3%;表现为簇状或散在分布的微钙化3例, 占5.0%.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达到了66.7%.结论超声诊断对现非肿块型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但具有较低的特异性, 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进行检查, 并结合腋下淋巴结异常来帮助鉴别诊断.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作者:祁英香

    目的 探讨和分析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使用超声诊断的方法 以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该院经过穿刺活检病理或者手术确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超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 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共有34例恶性病变,占患者总数的68%;16例非恶性病变,占患者总数的32%,超声诊断和患者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相同的共有39例,诊断准确率为78%. 结论 超声诊断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能够达到显著的敏感性要求,但是,其特异性相对较低,通过结合其他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配合使用腋下淋巴结异常技术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地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研究

    作者:苏善勇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超声检查,同时将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全部患者中,15例患者为恶性病变者(30.0%),35例患者为非恶性病变者(70.0%).结论 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却不高,临床诊断时应该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影像学检查,从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作者:倪静

    目的:分析和探讨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对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在57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40例恶性病变,占70.18%;17例非恶性病变,占29.82%。片状低回声区的有43例,占75.44%;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有14例,占24.56%。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1.34%,准确性为67.77%。结论对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而言,超声诊断敏感性较高,准确性较低。在临床上应该结合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进行检查。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作者:张冬冬

    目的: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展开观察与探究,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诊断得到确诊,对其展开超声检查,并将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展开对比与分析.结果 :在本组4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病变的患者有33例(占71.7%),确诊为非恶性病变的患者有13例(占28.3%).此外,经超声检查,为1级血流分布,且病变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的患者有35例(占76.1%);为2级血流分布,且超声表现为微钙化低回声区有8例(占17.4%);为3级血流分布,表现为微钙化分散或簇状分布的有3例(占6.5%).结论:在对乳腺非肿块型患者展开超声诊断时,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比较低,因而在开展临床诊断工作时,需将多种影像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鉴别,必要时还可采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促进确诊率的提高.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行超声诊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作者:王佳讯;陈毓菁;梁展鹏;伍卓强

    目的 分析研究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行超声诊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超声科在2015年7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55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病理结果中,恶性病变患者有25例(45.45%),非恶性病变患者有30例(54.55%);超声诊断结果中,恶性病变患者有23例(41.82%),非恶性病变患者有32例(58.18%);两者相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发现有50例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同,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 给予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其准确率较高,可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确诊,敏感性也达到了相对灵敏的程度,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若患者需进一步确诊,还应联合其他的影像学技术一并进行检查,超声诊断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与使用.

  • 超声弹性成像、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及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郭晓波;刘颖;包玉瑜;池淑宏;林丽金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钼靶X线)及常规超声(US)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100例,均接受UE、钼靶X线、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判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64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UE+钼靶X线+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94.00%,显著高于超声弹力成像的67.19%、76.00%,钼靶X线的78.1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US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UE检查,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U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探究

    作者:邵丹

    目的:分析和探索超声诊断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47例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诊治的患者,病情均经病理检查或者手术获得确诊.全部患者均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扫查患者乳腺病灶具体部位,明确病灶大直径、体积以及边界,同时检查和分析乳腺病灶内钙化情况以及回声情况,完成超声诊断后检查其腋下淋巴结.结果:99例患者为恶性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占67.35%,48例患者为非恶性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占32.65%,恶性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与非恶性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包括4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2例导管内癌患者、3例淋巴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患者、3例纤维性腺癌患者、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5例不典型增生患者、10例腺病患者、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5例炎性病变患者、3例纤维腺瘤患者.87例患者超声诊断结果表现为1级,可见片状低回声区,占59.18%,38例患者为2级,呈现为散在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占25.85%,22例患者为3级,呈现为簇状或者散在分布状,占14.97%.结论:超声诊断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主要通过包含或者不包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表现,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探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

    作者:于亮;雷鸣;任志忠

    目的:深入分析关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以大程度的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结果恶性病变30例(75.00%),非恶性病变10例(25.00%);超声检查结果提示1级、2级、3级血流分布的患者分别为29例、8例和3例。结论采用超声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进行检查,虽然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比较高,结合多种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能将检查结果大化。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作者:唐生平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4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选的54例非肿块乳腺病变患者中,有36例(66.67%)患者为恶性病变,有18例(33.33%)患者为非恶性病变;患者病变类型的病例数差异性明显;在超声表现及分级中有38例患者为1级、12例患者为2级、4例患者为3级,患者超声表现及分级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具有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的特点,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并采用多种诊断方式相配合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研究

    作者:王博

    目的:研究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的200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100例患者,对应组采用CT诊断技术检查,试验组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评估患者的检出率、检出结果以及超声表现和分级情况.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检出率、检出结果更好,P<0.05.结论: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采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进一步明确患者的检出结果以及超声表现和分级情况,值得临床深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