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达Foxp3的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利强;何敏华

    目的:分析研究表达Foxp3的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外周血总RNA,逆转录为cDNA,采用PCR法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含量,并研究DAS28评分、CCP抗体、ESR、RF及CRP的关系.结果:RA治疗组的Foxp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A未治疗组;Foxp3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抗CCP、ESR呈负相关,与RF、CRP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RA患者的表达Foxp3的Treg数量减少或/和功能降低,这种Treg亚群的异常有可能参与RA的发病及病变.

    关键词: FOXP3 Treg RA
  •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丁喆;魏蔚

    维生素D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中,由于本身具有较强免疫调节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它可以对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起到有效调控,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及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维生素D水平下降情况,且其水平常与上述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维生素D受体具有基因多态性,其某些基因型可以影响上述疾病易感性.故及时足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

  • 帕夫林、MTX及雷公藤对RA临床指标影响的观察

    作者:王轶;吴强;魏佳熙;沈海丽;王丽萍;朱琴

    目的比较帕夫林,MTX和雷公藤对RA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观察帕夫林、MTX和雷公藤对RA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数、SHARPSCORE、ESR、CRP、RP、DAS、肝功,肾功,血常规等)的变化.结论在20周内MTX对RA临床指标的改善比帕夫林和雷公藤有效;帕夫林比雷公藤有效.40周后帕夫林的疗效逐渐显现,与MTX相比二者对RA临床指标的改善相近,比雷公藤有效.80周后三者在疗效方面相比MTX与帕夫林明显好于雷公藤.副作用方面三者相比MTX和雷公藤比帕夫林明显增高,主要表现在血液系统和肝肾方面(P<0.001).从本文观察可以提示:从长期治疗来说,帕夫林明显比雷公藤和MTX在治疗RA方面有更大优势.

  •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回顾性研究

    作者:张智海;沈建雄;刘忠厚

    目的通过对既往国内文献复习,提出一种更方便、更科学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方法检索国内期刊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文献,摘录骨密度丢失率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作者、使用不同型号仪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及相关曲线.结果中国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推荐使用骨密度丢失百分率25%或2 SD;中国女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推荐使用骨密度丢失百分率25%或2 SD;测量部位推荐使用如下顺序:股骨颈>前臂远端1/3、1/10、1/6>RA法手指骨2,3,4中节>股骨Troch区;不推荐使用股骨Ward区和腰椎侧位.结论使用骨密度丢失百分率这个指标作为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非常有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 P19细胞神经分化研究进展

    作者:靳冰;吴丽颖;范明

    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有多层次基因的表达与调节.P19胚胎瘤细胞系具有正常雄性小鼠染色体核型,在维甲酸的诱导下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是研究神经发育机制的一个理想的细胞模型.本文就P19细胞﹑P19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参与P19细胞神经分化的相关因素做一综述.

  • 白细胞介素-18在SLE、RA不同病期水平变化

    作者:康丽莉;顾健;何斌;沈连军;吉薇

    目的 本文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病期表达,并探讨中药红花和常规药物干预治疗对IL-18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0例SLE、RA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结果与20例对照者对照.结果 活动期SLE、RA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患者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红花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差异更著(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IL-18水平与SLE、RA疾病进展和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作为疾病活动期的诊断指标之一.中药红花具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联合常规药物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和预后,并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关键词: IL-18 SLE RA 活动期 红花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护骨因子的检测

    作者:陈蕾

    目的:通过患者血清中TC、TG、LDL、LPa、HDL的检测来快速得到OPG的值,为RA患者的快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检测60例RA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C、TG、LDL、LPa、HDL的水平,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它们与OPG的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计算OPG值.结果:TC、TG、LDL、HDL与OPG无相关性(P>0.05),LPa与OPG显著相关(P<0.05);RA患者OP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常规血清的检测可以快速得到OPG值,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RA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分析

    作者:孙萍;李炳华;于明霞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的临床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病情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1年10月份骨科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全部患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有效减少或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病患康复.

    关键词: RA 护理 分析
  •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宏宴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 (1)195例RA患者中RF阳性率为81.0%,抗CCP抗体阳性率为58.5%,均明显高于SLE组.(2)RA病人中RF阴性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抗CCP抗体 RA RF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其建;张进;刘军;陈荣久;钱德才;廖腊梅;刘雨松;王强;邓小培;曾歆

    目的 研究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g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名临床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22例其他疾病患者、20例健康成人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并同时用免疫散射速率法检测RF.结果 抗CCP抗体对RA诊断敏感性为72.92%,特异性为97.61%,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75.92%;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5.42%,特异性为71.43%.阳性预测值77.36%,阴性预测值81.08%;抗CCP抗体与RF联合平行试验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96.05%,特异性69.72%,阳性预测值78.18%,阴性预测值85.71%.结论 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较RF有更高的特异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为患者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 联合检测抗-CCP、RF、CRP对诊断RA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桂辉;张原琪

    目的 同时检测RA患者血清抗-CCP、RF、CRP表达水平,探讨三者的联合检测在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例RA患者,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抗-CC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RF、CRP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组的抗CCP、RF和CRP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抗-CCP、RF、CRP的表达水平均可视为RA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抗-CCP RF CRP RA 诊断
  • 抗-CCP与RF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国聪

    目的 探讨抗 -CCP 与 RF 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RA 组、非 RA 组及对照组做抗 -CCP 定量 测定及 RF 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 RA 组 RF、抗 -CPP 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抗 -CPP 与 RF 阳性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抗 -CCP 敏感性低于 RF,其特异性高于 RF.结论 检测 RF 同时检测抗 CCP 抗体,可提高 RA 诊断率,利于不典型和早期 RA 的诊断.

  • 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立辉;张源潮;孟红艳

    目的 观察探对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IL-33 水平的结果,总结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 年7月至2011 年7 月收治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8 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中IL-33 水平,同时也检测观察组患者滑液及血清中的IL-33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33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滑液和血清中均有IL-33 表达,但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血清IL-33 水平的检测,能够较好地反应出滑膜内的病变严重程度,对早期诊断并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0例临床观察

    作者:管志云;戴果福

    目的 观察中药、针灸治疗RA的疗效.方法 用辨证施治选方组药配合针灸治疗.结果 本组150例,痊愈16例,占10.67%;显效112例,占74.67%;好转18例,占12.00%.无效4例,占2.67%.总有效率97.33%.结论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RA是完全有效的,其原理是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关键词: RA 中药 针刺 温和灸
  •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有关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振江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受损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就是一种此类常见病,其特征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并导致关节病变,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类风湿因子(RF)于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上将其作为RA诊断标准中唯一的血清学指标;直到如今在广大基层医院甚至一些二级医院仍将其作为RA的检验唯一指标,虽然RF应用广泛,但由于其敏感性,特异性低,所以RF在RA的早期确诊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更好的早期发现RA的血清标志物,国内外多有报道,寻找一些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检验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系统在诊断RA中亦具有不同的价值,在RA的诊断中其他如抗Ⅱ型胶原抗体近年也多有报道;现将有关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肖岚;李江涛;李强;李明涵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接诊的98例RA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益赛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RA体征变化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RA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甲氨蝶呤治疗RA的基础上加用益赛普,能够改善RA病症,优化患者血沉、减缓炎症反应,值得推荐使用.

  •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肌骨超声的临床特点

    作者:秦玉雪;邓伟哲;郭美珠;曾洁;庞亚飞

    目的:评价肌骨超声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肌肉骨骼超声对40例RA患者膝关节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及血流信号对比观察,并结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其中RRA20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中滑膜增厚程度、骨侵蚀的改变、关节髌上囊积液量较从患者程度更重,抗CCP抗体浓度较RA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流信号分级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RRA患者与RA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超声检查对于RRA的诊断和愈后有较大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指导确定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病情.

    关键词: RRA RA 超声
  •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联合治疗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作者:崔若玫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中老年R A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采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加用调脂药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脂指标、ESR、CRP水平及临床特征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治疗中老年RA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和RA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礼杭;叶火铨;蔡汝满;李秀兰

    目的:探讨包括ANA、ds‐DNA、ENA多肽抗体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抗体的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本院确诊为SLE的患者132例、RA患者82例、健康对照组40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 ELISA 法检测 ANA 和 ds‐DNA ,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化学发光法检测anti‐CC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结果:SLE患者的ANA、ds‐DNA、ENA多肽抗体谱、anti‐CCP、RF及5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8.6%、66.7%、68.9%、3.0%、6.8%、95.4%;RA患者以上项目的阳性率分别为31.7%、14.6%、24.4%、75.6%、46.3%、87.8%;健康对照组仅出现1例 ANA 阳性。结论:以上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在SLE和 RA 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同时不同的自身免疫抗体在SLE和RA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也不同,联合检测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对SLE和RA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监测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GPI、抗CCP抗体与骨质破坏的分析探讨

    作者:伍婷

    目的:评估GPI、抗CCP抗体在RA患者中与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分析比较123例RA患者GPI、抗CCP抗体阳性率与骨质破坏的关系.结果:(1)四组病程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Ⅳ期组病程明显长于其余三组(P<0.05),Ⅲ期组与Ⅰ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组受累关节数(22.23±5.90)明显高出Ⅰ(17.41+7.82)、Ⅱ期组(17.2 1±6.56)(P<0.05);(2)四组间抗CCP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GPI阳性率总体趋势为Ⅰ期组阳性率较高(76.47%),Ⅱ期组有下降趋势(41.67%),Ⅲ、Ⅳ期组再次上升,分别为69.77%、68.18%,Ⅱ期组与Ⅰ、Ⅲ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 及 P值分别为7.239/0.007、5.506/0.025;(3)从首次发病到规律治疗之间的时间差比较,Ⅳ期组明显长于其余三组(P<0.05),Ⅲ期组与Ⅰ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截止至本次研究所收集资料体现的时间之间,应用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以及与生物制剂联合应用情况,四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PI能早期预测RA骨质破坏风险;一旦RA诊断确立,就应该尽早规律治疗.

    关键词: RA 骨质破坏 CCP GPI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