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选择不同穿刺点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万明

    目的:观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选择不同穿刺点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孕妇3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采取L2-3间隙为穿刺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L3-4间隙为穿刺点,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硬膜外利多卡因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起效时间、硬膜外利多卡因用量分别为96.67%、(3.43±1.02)min、(3.40±0.32)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7%、(8.96±2.67)min、(7.56±1.18)mL(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33%、6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56%、32.78%(P<0.05)。结论应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等因素合理选择行剖宫产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

  •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邹晨明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时腰硬联合麻醉选择不同的穿刺点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并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3-4间隙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L2-3间隙进行穿刺,并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后产妇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中出现低血压和消化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恶心反应2例,呼吸困难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出现低血压2例,呕吐反应4例,呼吸困难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优秀11例,良好17例,较差2例,优良率93.33%;对照组:优秀4例,良好18例,较差3例,优良率7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在L3-4间隙进行穿刺比在L3-4间隙穿刺麻醉效果显著.结论 为保证行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腰硬联合麻醉时穿刺点选择在L3-4间隙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 剖宫产不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麻醉效果分析

    作者:杨胜和

    目的:分析剖宫产不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份-2012年6月份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2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间隙穿刺的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取L间隙穿刺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经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5min麻脊平面和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同穿刺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不同的效果,虽然观察组的麻醉效果和15min脊麻平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但是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小于观察组,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

  • 不同穿刺点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对小有效剂量的影响比较

    作者:张育先;史桐雨;廖荣宗;邓铭锋

    目的 探讨在不同穿刺点下行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对小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80例肛门会阴部手术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A组穿刺点为L3~4间隙、B组穿刺点为L4~5间隙、C组穿刺点为L5 S1间隙,A、B、C三组分别按序贯试验法给药,按设定的剂量梯度及方案给药,并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针刺法测试感觉阻滞平面(鞍区痛觉消失时间),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出现和恢复时间以及注药后5 min的改良Bromage评分;采用序贯法计算布比卡因鞍麻的半数有效量(ED50)(95%可信区间).结果 3组所有围麻醉期有效病例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在鞍区痛觉消失、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注药5 min后的改良Bromage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均早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潴留情况明显少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布比卡因鞍麻的序贯试验结果 得出不同穿刺点L3~4、L4~5、L5 S1的鞍麻小有效剂量分别为6、4.5、3 mg.结论 在不同穿刺点行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应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佳的穿刺点为L5 S1,在该穿刺点行鞍麻使用的药物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大大提高麻醉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不同穿刺点的维护效果对比

    作者:何华芳;邹舒倩;彭素姜

    目的 研究在超声引导下采取不同穿刺点实施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6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将实行距离肘横纹上3~5 cm位置穿刺置管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距离肘横纹上6~8 cm位置穿刺置管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经不同部位穿刺的两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手臂舒适度(22.36±1.22)分、导管移位发生率3.03%、外露导管折叠发生率6.06%,导管每周维护强度1.08次,对比参照组均有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过程中选取距离肘横纹上6~8 cm位置穿刺置管方式具有良好效果,可以降低发生折叠与位移率,显著提升舒适度,降低维护强度,值得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