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疗机构门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探讨

    作者:李萌;邹崇杰;黄想灵

    目的:分析探讨医疗机构门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依据防控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常规护理,对于研究组,加强防控护理措施;分析两组临床传染病防控疗效。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临床经加强防控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晓率以及健康习惯养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防控措施由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医疗机构门诊中,应该早发现、早隔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同时在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可以加强改善患者心理水平,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可以改善临床治愈率,发挥积极疗效。

  • 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护理研究

    作者:李俊娜

    菌1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可达100.00%,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仅为9.7%;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可达100.0%,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仅为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可达100.0%,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仅为4.5%.结论颅脑外伤致昏迷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通过补充患者营养、严格控制病房卫生及空气质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以减少其发病率.摘要: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控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致昏迷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我院同时期收治的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开展防控护理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抗生素使用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昏迷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两组鼻饲患者占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检测出致病菌1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可达100.00%,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仅为9.7%;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可达100.0%,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仅为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可达100.0%,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仅为4.5%.结论 颅脑外伤致昏迷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通过补充患者营养、严格控制病房卫生及空气质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以减少其发病率.

  • 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防控护理

    作者:闫霞;李树娟;李红;刘君香;尚全伟;韦倩

    目的:对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57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57例患者未出现院内传播并顺利出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和大肠埃希氏菌,多见于痰液及尿液中.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能够对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社区定点健康咨询模式在慢性病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晓云

    目的:以高血压为例,探讨社区定点健康咨询模式在慢性病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3-06~2013-12间选择本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28例,进行社区定点健康咨询。通过健康筛查,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干预。干预前后调查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观察其生活方式、饮食行为有无变化。通过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社区定点健康咨询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健康管理后,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生活方式较管理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定点健康咨询模式能够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对疾病认知、有效改善相关生活习惯,对慢性病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防控护理

    作者:张荣梅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探讨防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MDRO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送检标本及病原菌培养结果,根据培养结果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本组57例MDRO感染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发生院内传播.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多见,以尿液及痰液中多见.结论: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能预防和控制肾移植术后MDRO感染.

  •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尹丽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10-2016.10收治的新生儿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感染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病房情况与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10.00%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房卫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病房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防控院感染情况,改善病房卫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夏淑钧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到2016年7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是否接受个性化护理加健康教育进行分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的8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加健康教育的80例患儿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手足口病防控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8.75%)优于对照组(86.25%),其皮疹消退时间为(3.01±0.78)日,短于对照组的(6.78±1.01)日,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的有效防控,对病情恢复有加速效果.

  •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作用

    作者:胡凯梅

    目的 探究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从2014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6.00%,常规组是84.00%,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6.00%)优于常规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有效率,同时家长的满意度也极大提升,此时护理方法值得运用和推广.

  • 神经外科护理中常见危险与防控护理分析

    作者:杨小红;赵丽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常见危险与防控护理.方法: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患者,分析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原因情况.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其中意外拔管为1.5%,压疮为1%,跌倒为1%,坠床为0.5%,误吸与窒息为0.5%,烫伤为0.5%,仪器操作不当为0.5%,护理记录不规范为1%;在不良事件原因上,护理人员因素为69.23%,患者因素为53.85%,医院管理因素为30.77%,部分事件兼具集中因素的集合.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危险情况较为多样,需要充分依据科室实际情况做好对应的护理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率,保证和谐护患关系.

  • 甲亢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与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分析

    作者:黄雪娇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分析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行甲亢术的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针对性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结果:78例患者共出现7例并发症,分别为2例术后呼吸困难、1例喉返神经出现损伤、1例喉上神经出现损伤、3例手足抽搐、1例甲亢危象,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状均消失。结论:通过仔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