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宜昌市2010-2016年男性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分析宜昌市2010-2016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情况,为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本研究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每年对调查期内符合纳入标准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采集样本量约400人/年,2010-2016年共采集2 755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0一2016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人群平均年龄为16~ 76 (34.94±10.38)岁,主要以宜昌市汉族、已婚、青壮年为主;艾滋病总知晓率为84.97%,呈上升趋势(x2=8.685,P=0.002);HIV阳性检出率、梅毒阳性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x2=9.284,P=0.002;x2=11.577,P=0.000);近三个月与暗娼/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x2=14.433,P<0.05;x2=6.670,P<0.05);近一年内接受干预/宣传服务的比例有下降趋势(x2 =67.857,P=0.000).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应作为宜昌市艾滋病防治重点关注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多方位的、全面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倡导安全套的使用,同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行而有效的干预机制与方式,减少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
吉林省全人群听力障碍流行状况调查
目的 以吉林省全人群为基础,调查听力障碍现患率、致病原因、康复需求和服务状况.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在吉林抽取36个社区/村调查点,于2014年8月~2015年1月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耳病和听力障碍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听力障碍、听力残疾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以及"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GB/T 26341-2010).结果 应查9909人,实查9246人(应答率93.3%).听力障碍标准化现患率为16.41%,听力残疾标准化现患率为4.78%.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人口的听力障碍现患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人口听力障碍现患率无显著性差异.听力障碍主要致病原因为非感染性疾病(47.33%)、耳病(14.17%)、原因不明(13.89%)、噪声(8.59%).听力障碍者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为11.02%,听力残疾人使用助听器的比例为5.58%,使用人工耳蜗的比例为0.67%.结论 人口自然特征和经济社会因素对听力障碍现患率有显著影响.听力障碍致病原因以非感染性疾病、耳病和噪声为主.听力障碍患者服务利用率低,听力残疾人助听设备配戴率低,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亟待加强.
-
利用戒毒所评价吸毒人群减少伤害服务及效果
目的:通过对戒毒所吸毒人员的调查,评价针对吸毒人员开展的减少伤害服务的效果和真实性.方法:2009-2010年间,选择减少伤害服务覆盖的云南省19个县的戒毒所为调查点,每半年每县单纯随机抽样方式纳入30名新入所3个月的静脉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人戒毒所前接受项目服务情况、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数据.结果:共调查669人,35.66%接受过针具服务,46.02%接受过美沙酮服务,入所前一周与他人共用针具情况,接受外展服务有57人(13.73%),未接受外展服务有66(25.98%),P<0.001.结论:通过戒毒所定期调查,能较好反映当地吸毒人群行为干预综合服务覆盖率、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服务真实性,方法可行,建议应用作为干预工作客观评估指标之一.
-
广西MSM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男男性接触者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情况,评估干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干预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男男性行为人群各种活动场所以及网络进行招募调查对象,对调查地区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艾滋病干预服务等信息,并采血进行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 结果 共调查和检测1 128名男男性接触者,近一年85.1%的调查对象曾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63.2%曾做过艾滋病检测且知道检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来源、年龄、不同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接受率不同,近一年曾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的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近一周肛交频率、同性肛交的安全套使用频率、艾滋病检测率高于未接受干预服务的调查对象,HI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则低于未接受干预服务的调查对象(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绿城彩虹活动中心招募来源,在本地居住时间小于3个月,未婚,近一周肛交次数小于1次,近一年没做过艾滋病检测的MSM的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接受率较低. 结论 广西的艾滋病干预服务在MSM人群的覆盖率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干预的薄弱人群,加强干预的持续性与反复性.
-
昆明市羁押场所毒品滥用者艾滋病干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干预覆盖与未覆盖的人群特征,分析接受干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结构问卷对云南省女子戒毒所和昆明市戒毒所新入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检测HIV抗体.[结果]研究共调查1848名毒品滥用者,男性70.5%,女性29.5%;接受过干预者54.2%;HIV感染率6.7%;干预未覆盖相对于覆盖人群的主要特征为:年龄≤30岁分别占55.8%和27.8%(P<0.001),外地户籍分别占58.7%和37.1%(P<0.001),本地居住≤2年分别占42.5%和30.6%(P<0.001),吸毒史≤3年分别占56.6%和23.1%(P<0.001),使用新型毒品分别占82.1%和75.2%(P<0.001),注射分别占21.7%和50.1%(P<0.001),有羁押史分别占62.2%何79.3%(P<0.001).接受干预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 文化程度、 吸毒史、 性伴类型、 一起吸毒的人数、HIV感染状态.[结论]从未接受干预者区别于曾接受者,以低年龄、 高流动性、 使用新型毒品、 多人一起吸毒、 更为隐秘为特征.接受干预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时间积累效应和被动接触,干预工作存在诸多挑战.针对干预未覆盖人群特点寻求干预突破对昆明市毒品滥用人群的艾滋病控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干预服务 毒品滥用 新型毒品 -
思茅区CSW艾滋病干预和服务效果比较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有效的卫生资源,探讨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干预服务的有效途径,评价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比较思茅区基线调查与综合监测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以及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结果]思茅区通过第四轮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2007年与2005年相比,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均有明显提高,CSW获得性病/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性病检查治疗的比例2007年比2005年有所下降,说明这两项工作没有实质性改变.[结论]利用项目工作的开展,加强了项目地区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以妇女健康中心为平台,通过开展外展工作、同伴教育、VCT、性病诊疗、转介、安全套推广等对女性性工作者开展综合干预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今后的项目工作中还应进一步加大VCT、规范性病诊疗服务的工作力度.
-
安化县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目的 探讨安化县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 通过对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基线调查,掌握当前安发化县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的现状,包括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对艾滋病的风险认识、自我保护态度、行为取向、接受干预服务情况、性病发生情况及求医行为等基本现状,并给予干预,后在调查数据对比下提出预防和控制安化县流动人口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结果 干预后,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相关情况认识更加深刻.结论 流动人口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关部门应该结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
182例维吾尔族艾滋病母婴传播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艾滋病产妇利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并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严格按照知情同意,保密的原则在一个密封,安静,舒适的咨询室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8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孕前确诊HIV阳性122例,孕期发现37例,产时发现15例,产后发现8例。70例的产妇孕前进行过抗病毒治疗(X2=0.511,P=0.475>0.05),144例怀孕时进行过抗病毒治疗(X 2=26.849,P<0.0001)。84.6%的新生儿服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X2=21.026,P<0.0001),91.2%婴儿采用了人工喂养方式(X 2=80.692,P<0.0001),182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25例确诊为HIV阳性。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通过为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对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应予以充分重视,并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