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肺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琳琳;李树昌;张瑞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采用300 mgI/mL碘对比剂50mL、SAFIRE、70kV,对照组采用350 mgI/mL碘对比剂80mL、FBP、120kV,对比两组的CTDIVOL、CT值、CNR、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TDIVOL分别为(2.78±0.56)mGy、(5.13±0.67)mGy,实验组降低了45.81%;实验组碘对比剂减少了46.43%;实验组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左肺上叶肺动脉、左肺下叶肺动脉、右肺上叶肺动脉C T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左肺上叶肺动脉、左肺下叶肺动脉、右肺上叶肺动脉、右肺中叶肺动脉、右肺下叶肺动脉的CNR有显著提高, P<0.05;实验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4.23±0.55)分,对照组为(4.16±0.46)分,P>0.05。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双低扫描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还改善了图像质量,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 低管电压、等渗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勤勤;曾国飞;杨华

    目的:探讨"双低"扫描技术(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例,A、B为低浓度对比剂组:对比剂为碘克沙醇(碘浓度为270 mgI/mL),A组管电压80 kV,B组管电压100 kV;C组为常规高浓度对比剂对照组:对比剂为碘帕醇(碘浓度为370 mgI/mL),管电压为120 kV;3组管电流均采用350 mA.对比3组中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CT值及颈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同时测量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碘摄入量.结果:所有患者的颈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CT值分别为:A组(541.37±53.23、612.28±71.69、575.94±75.09、348.11±27.07)HU,B组(470.75±66.32、557.00±95.48、533.75±65.00、314.00±44.29)HU,C组(423.05±30.02、539.66±66.38、488.38±43.89、294.05±27.23)HU,3组中各支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A组(0.43±0.10)mSv,B组(0.87±0.44)mSv,C组(1.45±0.15)mS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碘量分别为A组(20970.00±679.49)mg,B组为(20790.00±714.35)mg,C组为(28736.67±931.15)mg,A、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A、B、C 3组颈总动脉的SNR值分别为51.19±7.05、49.81±8.19、68.80±5.66,CNR值分别为45.32±8.01、43.90±7.60、58.4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的主观评分A组为(3.65±0.59)分,B组为(3.80±0.41)分,C组为(3.90±0.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双低CTA检查能在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临床满意的图像,合适管电压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 多层螺旋CT双低扫描中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兰银霞;金杰英

    目的 观察两类对比剂在双低扫描中的不良反应及肾功能变化.方法 对行多层螺旋CT双低扫描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低渗型对比剂和等渗型对比剂2组各90例.等渗型对比剂选用270碘克沙醇(27mg I/mL),低渗型对比剂选用370碘普罗胺(37 mg I/ml),对比剂用量均为0.8mL/kg.扫描后观察2组患者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和检查前、检查后第3天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低渗型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高于等渗型对比剂组(P<0.05);低渗型对比剂组在双低扫描后肾功能较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渗型对比剂组检查前后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检查后低渗型对比剂组肾功能与等渗型对比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渗型对比剂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肾功能损害不明显,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中小体质指数患者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双低扫描方案优化

    作者:浦仁旺;李智勇;刘义军;刘静红;葛莹;刘爱连

    目的:探讨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双低扫描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疑腹部病变需行全腹血管CT成像BMI ≤ 25的患者367例.首先按照首诊时间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根据体质指数(BMI)分成两个亚组,BMI≤ 22为实验1组或对照1组,22< BMI≤25为实验2组或对照2组.扫描参数:实验1组(80kVp、50% ASIR、270 mgI/mL),实验2组(100 kVp、50%ASIR、270 mgI/mL),对照1组(120 kVp、FBP、350 mgI/mL),对照2组(120 kVp、FBP、350 mgI/mL).对比各组腹主动脉CT值,CNR,FOM,CTDIcot,对比剂碘含量及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腹主动脉CT值: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601.75±67.11)HU和(459.87±49.17)HU,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436.55±84.12)HU和(432.15±87.68)HU,实验1组>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CNR: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19.01±2.66)和(15.24±2.52),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12.42±2.68)和(10.24±2.22),实验1组>对照1组,实验2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M: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69.72±29.75)和(33.44±8.87),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20.08±8.05)和(15.21±10.12),实验1组>对照1组,实验2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CTDIvol:实验1组、实验2组为(5.41±1.38)mGy和(6.98±1.49)mGy,对照1组、对照2组为(9.87±2.97)mGy和(12.02±5.21)mGy,实验1组较对照1组降低45.19%(4.46/9.87)、实验2组较对照2组降低41.93% (5.04/12.02).实验组、对照组的碘对比剂浓度分别为270 mgI/mL和350 mgI/mL,实验组降低22.86% (80/350).肾动脉血管评分: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4.61±0.47)和(4.22±0.59),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3.73±0.72)和(3.93±0.66),实验1组>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与对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针对中小体质指数患者,双低扫描方案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含量,适于推广临床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