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肠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82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明晖;齐山;王长宏;方美善;窦逾常

    目的:观察自拟结肠汤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结肠汤(白头翁、马齿苋、三七、黄连、黄柏等)口服:水煎取汁100 mL,日2次口服,灌肠:浓煎取汁100 mL,每晚保留灌肠1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1 g,每日4次口服.均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5%.2组大便恢复天数及血便消失天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汤对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提高缓解率,减少复发及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改善生活质量等优点.

  • 扶正祛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

    作者:吴闯;王振宜;张海岩;钱进;王芳

    中医认为,脾虚是溃疡性结膜炎(UC)发病之本,湿热是其致病之标,血瘀是其病理产物,也是加重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疾病的发展,湿热多将转化为瘀滞或与瘀滞夹杂致病.扶正祛瘀法可作为治疗UC的基本之法,且当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 溃疡性结肠炎治验举隅

    作者:张栋栋;施丽婕;于鹤轩

    溃疡性结肠炎属"泄泻""久痢""休息痢""肠风"等范畴.我院脾胃科于鹤轩主任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兹举验案介绍如下.李某,男,39岁,2011年7月21日初诊.左下腹部疼痛10余年,每遇饮食不洁或饮酒加重,无发热,大便4~5次/d,黏液脓血不成形便,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2004年3月17日查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病理示:黏膜急慢性炎症伴间质充血、水肿及出血.曾规律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4月余,后规律服用艾迪莎,腹痛腹泻、便血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拒绝使用激素,遂至我院就诊.予方药:黄连10g,黄柏10g,白花蛇舌草20g,败酱草15g,红藤10g,马齿苋10g,生地榆15g,白及10g,槐花10g,秦皮10g,党参15g,生黄芪30g,肉桂6g,炒白术10g,生薏苡仁15g,山药15g,白芍15g,木香10g,焦槟榔10g,乌梅10g,大枣5枚,甘草6g.水煎2次,1剂/d,取汁约300mL,早晚各1次,餐后1~2h服用.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研究

    作者:陆渊;费建平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灌肠治疗、针灸治疗等,疗效明显,毒副作用较小,复发率低.但仍存在不足:1)中医对UC诊断、辨证、疗效评定缺乏切合临床实际的统一规范和标准.2)中医药治疗UC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环节研究较少.3)单纯中医治疗UC在临床中患者依从性不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尚未形成规范体系.4)UC治疗的难点在于其症状的反复发作性,远期疗效对UC的治疗尤为重要,而中医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估工作目前较少.

  •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春艳;张晋嫄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外感湿热毒邪,或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或情志失调,或劳倦太过而致脾胃受损,湿热留滞大肠,血络受损而为病.脾虚湿蕴是病机关键,脾虚为本,湿蕴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久之累及肾脏,以致脾肾两虚.采用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药灌肠、针灸和预防调护等方法治疗,能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黏膜微循环,增加肉芽组织血供,终达到溃疡修复的目的.

  • 中药治疗中老年溃疡性结肠炎50例

    作者:刘中伟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腹痛范畴,多为脾不健运,运化失司,乃至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致使枢机不利,终导致肠鸣腹胀,泄下粘液脓血.中老年人多因脾肾功能渐衰,而易发生本病.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许欣;于成功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通过调节免疫、抗炎、修复肠黏膜、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等机制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 自拟肠康煎治疗阳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65例

    作者:刘国军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炎症,原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自身免疫病,感染与精神因素可诱发本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表现为特征,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目前西医治疗多选用水杨酸类药物、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疗效不尽人意.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方肠康煎口服、灌肠治疗UC(阳虚湿热型)65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自拟愈结汤合结肠炎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作者:杨社强;王任颖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阐明的炎症性肠病.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滞后,西药的治疗作用缓慢且缺乏特异性,致使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大,从而限制了长期使用.导师万强主任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湿盛,热毒瘀结.并针对病机,总结出了治疗UC的有效方剂愈结汤(内服)和结肠炎灌肠液(灌肠).现将2007年2月~2008年2月临床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总结报道如下.

  • 益肠汤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

    作者:顾先杰;陆康福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是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脓血便、粘液便、便秘或腹泻交替、肛门直肠紧迫感为临床症状的疾病.笔者于1998年以来用自拟益肠汤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该病52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拟健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2例

    作者:赵兴无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较为多见,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和免疫、遗传因素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均不理想.本人自1990年8月~2003年5月运用健脾清肠汤治疗该病72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体会

    作者:陈革

    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临床上以中医宏观辨证、西医微观辨病的方法,每能提高疗效,兹就临床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 健脾温肾汤化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34例

    作者:王朝阳;郑文郁;周鹏飞;刘世举;刘佃温;孔祥运;郭海燕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汤化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温肾汤化裁(党参、五味子、干姜、炒薏苡仁、茯苓、吴茱萸、白头翁、炒白术、补骨脂、姜黄连、炙甘草),1剂/d,水煎,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3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0.5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脓血便症状评分、肠黏膜损伤修复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温肾汤化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脓血便,修复糜烂肠黏膜.

  • 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6例

    作者:吴平恭;李慧鹏;代栋梁;李根旺;王继东;李随阳;赵晖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4次/d,1 g/次;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黄芪、白术、柴胡、白芍、陈皮、防风、香附、木香、炒枳壳、薏苡仁、丹参、甘草)1d1剂,早晚饭后30 min服用,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黄柏、黄连、黄芩、金银花、苦参、蒲公英、苍术、败酱草、穿心莲、鱼腥草、赤芍、桃仁、姜黄)每日灌肠1次,每次至少30 min.两组均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 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5例

    作者:凌家生;刘燕

    目的:观察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g,1 d 4次;联合三黄汤(黄芩、黄柏、黄连)200 mL 保留灌肠,每晚1次。治疗组给予肠愈汤(黄芪、党参、白术、白及、地榆、槐花、蒲黄炭、红藤、仙鹤草、木香、厚朴、三七粉、黄连、甘草),1 d 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分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60%;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4.30%。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M、IgG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 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0例

    作者:王雁梅;任京力;王瑞芳;朱吾元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葛根、黄芩、黄连、当归炭、山楂炭、荆芥炭、乌梅炭、地榆炭、生甘草)治疗,每日2剂,1剂分2次温服,另1剂于每晚睡前行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次,4次/d,口服.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3%;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P<0.01).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 芪参肠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作者:杜维成;王志刚;汪世平

    目的:观察芪参肠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2组均常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栓每次1.0 g,每日4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次1.0 g,每日2次.治疗组30例口服芪参肠泰肠溶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对照组30例采用芪参肠泰方(由黄芪、白术、太子参、山药、鸡内金、白花蛇舌草、苍术、土茯苓、五倍子、诃子、白及、云南白药、乌药组成)保留灌肠,每日1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药物,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33%;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00%.2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肠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既保持了灌肠使用原有的制剂学优点和原有方药的疗效,又避免了药物对其他吸收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及酶系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分解,且安全、使用方便、易于携带.

  • 肠康宁结肠靶向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

    作者:张银川;景明;张伶;王新红;刘喜平

    目的:观察肠康宁结肠靶向胶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定西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定西市中医院消化科、定西市人民院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给予肠康宁结肠靶向胶囊3粒/次,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胶囊3~4粒/次,3次/d,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嘱患者生活规律、精神乐观、劳逸适度、忌食辛辣油腻肥厚等物.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91.67%;对照组完全缓解25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有效率68.75%.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康宁结肠靶向胶囊治疗UC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有效.

  • 桃花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

    作者:冀文鹏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1].本病病因不明,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中医药在治疗上突显出明显优势.2005年5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桃花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总结报道如下.

  • 参苓白术散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

    作者:李楠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疾病,以腹痛、腹泻、血性黏液便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2003年3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中药灌肠治疗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62例,总结报道如下.

61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