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谢芳;孙宇建;张董晓;杨建华;东浩;付娜;黄巧;赵文洁;王纯

    目的 探讨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内服乳痈方,同时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情况,同时采用积分法记录症状体征(包括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管)的积分情况,并计算总积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结果 经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8%,痊愈率72%,显效率26%,无效率1%.患者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管等临床指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为(16.0±4.2)分,治疗后为(2.2±1.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100例患者随访率97%,97例患者未见同侧复发,2例患者对侧再发,均继续治疗.结论 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法治疗后复发率为3%,低于文献报道的复发率.经临床观察,乳头内陷,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外伤等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诱发因素.

  • 乳痈方结合手法按摩治疗乳痈76例

    作者:鲍以嘉;田超颖;郑蔚

    目的 观察内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乳痈患者均采用内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疗程3天;观察治疗后乳房疼痛及结块大小改善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为93.42%;治疗后疼痛明显改善,结块显著缩小(P<0.01).结论 乳痈方结合手法按摩治疗乳痈疗效较好.

  • 乳痈方调节乳腺菌群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陶颖娜;万华;仲姗姗;冯佳梅;高晴倩

    目的 观察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5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予以中药乳痈方治疗,疗程为1周(7 d),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及自身双侧乳房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乳汁欠畅、乳腺局部皮色灼热、恶寒发热)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双侧乳房乳汁中各类致病菌、益生菌的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①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乳房肿块明显缩小(P<0.05),乳房胀痛明显缓解(P<0.05),乳汁欠畅明显改善(P<0.05),乳房局部皮色灼热明显缓解(P<0.05),恶寒发热明显好转(P<0.05).②治疗前后比较,患侧乳汁中的致病菌明显减少(P<0.05).③治疗前,患侧乳汁中与健侧乳汁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定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同侧比较,患者两侧葡萄球菌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定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治疗前后各类菌群Ct值差值比较,葡萄球菌Ct值差值患侧增多更明显,即葡萄球菌数量患侧减少更明显(P<0.05),双歧杆菌Ct值差值患侧减少更明显,即双歧杆菌数量患侧增多更明显(P<0.05),乳酸杆菌Ct值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链球菌感染患者本研究仅发现1例,其患侧乳汁中的链球菌数量存在减少趋势,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存在增多趋势.⑥治疗前后同侧比较,患者两侧双歧杆菌定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乳酸杆菌定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治疗前后双歧杆菌Ct值差值比较,患侧减少更明显,即细菌数量患侧增多更明显(P<0.05),乳酸杆菌Ct值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乳腺菌群(减少致病菌、增加益生菌)而起效.

  • 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宁伟

    目的 针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用乳痈方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方法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炎患者,将其按照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仅应用乳痈方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100例观察组患者联合外治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及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66例(66.0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97例(97.00%),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一年期间观察组复发2例(2.00%),对照组复发19例(19.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用乳痈方联合外治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乳房红肿、疼痛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 乳痈方治疗急性乳腺炎45例

    作者:黄健

    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本病发病急,传变快,极易成脓破溃,损伤乳络,影响通乳及哺乳,故宜及早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红肿灼热,常伴有发热、畏冷、头痛等全身症状.笔者从2000~2004年收治82例乳腺炎患者,用自拟乳痈方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乳痈方
  • 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文春娅;陈少辉

    目的:讨论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到阳春市中医院就诊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痈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痈方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现象,并对患者的乳房红肿状态、脓肿形成、痛感、乳房肿胀物、乳头凹陷以及乳房瘘管情况采用积分法进行记录,并对参与诊疗的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肿胀、乳房肿物等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取乳痈方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