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江北区社区居民蚊媒防制措施及效果调查

    作者:吴一峰;赵凤敏;金彦利;徐奋奋;张栋梁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居民防蚊行为及社区消杀情况,为蚊媒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江北区8个街道中随机抽取5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小区,每个小区指定1名物业或居委会负责人接受小区总体环境调查;同时每个小区循环等距抽取100户,每户抽取1名15岁以上居民接受蚊媒防制措施调查.监测伊蚊幼虫密度,并计算布雷图指数(BI)和容器指数(CI).结果 共调查15家小区.进行消杀的小区有13家,每月定期消杀5家.外聘消杀公司进行消杀9家,由物业人员进行消杀4家,但物业人员均无病媒消杀技术资格证.小区总BI值为17.20,生境数量中等和按月消杀与总BI≤5关系密切;生境少、 交付于2010年之后和未按月消杀与总BI>20关系密切.共调查居民1500人,回收问卷1498份,回收率为99.87%.家庭储水1036户,占69.16%,其中有换水行为392户,占26.17%;能保持1周内换水150户,占14.48%.CI值为0的家庭1088户,占72.63%;0

  • 厦门市区登革热病媒分布调查

    作者:汪家旭;刘德发;陈鹭伟

    [目的] 对厦门市登革热媒介蚊种、孳生地及季节分布等进行调查,为评估登革热流行的危险性提供依据. [方法] 参照<福建省登革热监测方案>进行较系统的调查. [结果] 在积水池、旧轮胎、蓄水缸等18种积水容器仅发现白纹伊蚊孳生,其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分别是142.7、55.8%、46.8%,伊蚊7、8月达到活动高峰期,2月是低谷期. [结论] 伊蚊孳生地分布主要与容器积水、群众卫生保健意识等因素相关;季节活动高峰期与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伊蚊指数已超过登革热流行高危险指数,必需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 福建省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

    作者:徐保海;赵莉莱;许龙善;郑能雄;陈端;张晓阳;陈燕;沈晓娜;赵珠英;翁建辉

    [目的] 开展疫情监测和媒介调查,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 [方法] 采集可疑病人双份血清、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健康人静脉血,以血凝抑制和免疫萤光法检测IgM和IgG;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确定媒介种群密度. [结果] 1999年原流行区发现可疑病人3例,IgG阳性1例,患者系境外感染;福州、漳州不明原因发热73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以免疫萤光法检测1999年流行区健康人群血清100份,IgG阳性率为17.0%,其它地区250份均为阴性.11个县(市、区)38个媒介调查点仅捕获白纹伊蚊,其幼虫密度平均房屋指数37.3%,容器指数45.0%,布雷图指数78.9;沿海地区白纹伊蚊密度远较山区县为高.白纹伊蚊各类孳生环境多达27种.[结论] 登革热在福建沿海地区存在流行的危险性.

  • 福州市2000-2002年登革热预防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薛金发;张晓阳;陈敏红;陈红光

    [目的] 总结近3年福州市登革热预防与控制的做法和经验,指导今后工作. [方法] 总结主要防治措施,监测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统计病例报告情况. [结果] 全市2000年发生登革热3例,2001年2例,均为境外感染,2002年无病例报告,3年蚊媒布雷图指数平均分别为16.9、8.6和15.8. [结论] 通过政府干预、建立预警系统、控制蚊媒和卫生培训等措施,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流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需继续做好防治工作.

  • 福州市2004~2008年登革热疫情监测分析

    作者:黄春文;陈敏红;陈艳;黄晓霞

    目的:分析近5年福州市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福州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等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监测点正常人群的登革热IgG抗体水平和发热病人的IgG和IgM进行检测.结果:04年福州市出现登革热暴发,发热病人血清抗体IgG和IgM的阳性率均为28.49%(94/330),在05~08年正常人群血清IgG和监测点发热病人的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均为0%.年均布雷图指数均超过10,分别为20.07、15.69、26.96、12.22、20.85.05~08年均有病例报告,且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境外感染.结论:布雷图指数相对较高,一旦有传染源输入,极可能导致登革热流行,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 2011年深圳市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阳帆;张仁利;刘阳;许少坚;黄达娜;武伟华;李玥

    目的 尽早发现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病例,了解深圳地区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携带病毒情况.方法 采集应急监测病例及疫情监测病例血液样品,采用荧光PCR检测登革病毒与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核酸检测阴性者,再用ELISA法检测IgM抗体;用C6/36细胞对早期病例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及型别鉴定;捕捉白纹伊蚊检测病毒核酸;调查媒介布雷图指数.结果 共收集及检测267份合格血液样品.其中,应急监测病例236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疫情监测病例31份,检出1份为登革热IgM抗体阳性,1份为登革热核酸阳性,为Ⅲ型;确诊2例均为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共采集11批次白纹伊蚊,均未发现携带登革和基孔肯雅病毒.4月-11月份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波动于0.80 ~ 7.17之间.结论 通过实验室监测,发现了登革热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系境外感染,及时控制了疫情的传播扩散,为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保障.

  • 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登革热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作者:吴石均;陈志强;李曦然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方法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蚊媒孳生地布雷图指数调查.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病168例,发病率为19.41/10万;病例以21~40岁年龄组为主,占43.45%.发病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145.0,平均为27.3.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开展以消除伊蚊孳生地,灭杀成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本次疫情证实为登革热暴发流行.

  • 诱蚊诱卵指数作为蚊虫密度监测指标适用性的探讨

    作者:江毅民;严子锵;胡志刚;徐建敏;李成玲;梁雪莹

    目的 探讨诱卵器法用于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的适用性.方法 分析2007-2014年通过蚊虫孳生地调查及布放诱蚊诱卵器分别得到的广州市白纹伊蚊密度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对诱卵器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 广州市2007-2014年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相关系数为0.79,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相关系数为0.49,诱蚊诱卵指数与标准间指数相关系数为0.40.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间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标准间指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年蚊密度高的5-9月份,2014年BI高于2013年同期,2014年5-9月诱蚊诱卵指数低于2013年同期.结论 诱蚊诱卵指数不能取代布雷图指数或标准间指数来监测白纹伊蚊密度高低.

  • 伊蚊诱捕器监测法在社区蚊媒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美青;刘彬;罗雷;吴辉绪;刘颖;邓旭林;程燎原;胡贵方;陈清;俞守义

    目的 探讨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蚊媒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气候因素对伊蚊密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伊蚊诱捕器在广州市海珠区某社区对蚊媒密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常规监测.对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气候因素(温度、湿度)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诱蚊指数、诱卵指数、诱蚊诱卵指数与传统指标(布雷图指数)之间具有相关性(r=0.758,P=0.007;r=0.667,P=0.025;r=0.758,P=0.007),并得回归方程Y=1.045+0.677a-0.590b(Y:布雷图指数,a:诱蚊指数,b:诱卵指数);对气候因素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Y=-18.358+ 1.297a(Y:白纹伊蚊总数,a:温度);Y=-702.837+47.035a(Y:蚊卵总数,a:温度).结论 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伊蚊诱捕器监测法的可信性较强,同时,气候因素是影响伊蚊密度的重要因素.

  •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蚊类监测报告

    作者:董建;林琳;刘渠;张起文;刘凤仁;王文玲;沈培林;吴崧霖

    目的 对龙岗区蚊虫种群和密度进行监测,为深圳大运会期间有效控制蚊媒传播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2009年3-12月,在龙岗区10个街道中,每月中旬布放诱蚊灯,对医院、绿化地和居民区等环境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结果 龙岗区10个街道共布放诱蚊灯98个,诱蚊诱卵器600个,入户调查369户,检测室内外容器730个,监测到3属6种1 082只成蚊,平均成蚊密度为1.4只/h.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71.3%),容器指数为25.8,布雷图指数达50.7.结论 龙岗区蚊虫密度及布雷图指数大大超过国家标准,提示有蚊媒传播疾病如登革热、乙型脑炎等流行的可能.

  • 2017年茂名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易晓玲;吴广伟;黄耀云

    目的 掌握茂名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密度情况,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选择茂名市不同环境场所,采用布雷图指数(BI)监测蚊幼虫密度,采用诱蚊诱卵指数(MOI)监测成蚊密度.结果 2017年茂名市伊蚊幼虫全年平均密度值BI为4.6,成蚊密度总体MOI值为4.25.4月伊蚊密度高,11月密度低.在各种容器类型中,废旧轮胎和竹头、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孳生幼虫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34%和5.03%.不同环境类型伊蚊成蚊密度不同,公园伊蚊成蚊密度高.结论 2017年茂名市不同监测环境、月份的白纹伊蚊密度存在差异,部分环境和月份伊蚊密度BI水平未能控制在5以下,提示茂名市登革热病具备暴发流行的条件,应加强登革热媒介监测,长期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方昌勇;张莉萍;陈仲威;黄勇;李艳芬

    目的 掌握东莞市蚊媒的种类、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本市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月定时、定点选定1个生境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采用成蚊诱蚊灯收集法监测蚊媒种类密度及伊蚊成蚊,蚊诱卵器调查法监测伊蚊幼蚊,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利用Excel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共捕获415只,占捕获总数的79.35%,捕获白纹伊蚊95只(18.16%),三带喙库蚊6只(1.15%),微小按蚊7只(1.34%),蚊媒密度2.51只/灯.2016-2017年伊蚊成虫平均密度指数为2.78,平均密度为0.03(只/灯),每年5-9月伊蚊诱蚊指数较高.伊蚊幼虫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73,每月的BI<5,不具备登革热在城市流行传播的条件.平均容器指数(CI)为3.88,高峰为6.83,超出了安全警戒线.结论 本次调查获得较为详细的东莞市蚊媒本底资料及伊蚊季节消长规律,伊蚊核酸检测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不代表东莞市伊蚊没有传播登革热疾病的可能,今后应建立东莞市蚊媒监测常态化,更科学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 深圳市大鹏新区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婧颖;杨闳智;刘坚基;张健波;朱礼平;佘玲玲;秦飞;王德全

    目的 初步掌握深圳市大鹏新区蚊虫种群构成、密度情况,为蚊媒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在不同生境,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对捕获的成蚊进行分类鉴定.于2016年5-10月,伊蚊专项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和布雷图指数法.结果 共捕获成蚊2 019只,平均蚊密度为9.35只/灯,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86.1%),其次为三带喙库蚊(5.1%)、白纹伊蚊(5.4%),民宿成蚊密度(15.17只/灯)高,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平均诱蚊诱卵指数为(MOI)为6.33,不同生境类型伊蚊密度不同,旅游景点布雷图指数(18.17)、房屋指数(1O.58)、容器指数(32.49)高.结论 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成蚊密度、旅游景点布雷图指数相对较高,应加大对蚊媒的监测和防控.

53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