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治疗(HTO)与单髁置换治疗(UKA)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外科选择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7年6期)、PubMed、Ovid、ELSIVE、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1970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有关胫骨高位截骨治疗(HTO)与单髁置换治疗(UKA)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包括并发症、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翻修率及优良率等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3篇,总样本量1043例.其中HTO治疗组462例,UKA治疗组581例.HTO治疗组与UKA治疗组进行比较,两组在对侧间室关节退变率[WMD=3.21,95%CI(1.13,9.10)],膝关节活动度(ROM)[WMD=6.55,95%CI(1.44,11.66)],膝关节Lysholm评分[WMD=-3.15,95%CI(-4.77,-1.53)],并发症[WMD=2.78,95%CI(1.52,5.11)],翻修率[WMD=1.81,95%,CI(1.17,2.80)],优良率[WMD=0.49,95%CI(0.30,0.80)],胫股角度改变(FTA)[WMD=-2.37,95%CI(-3.63,-1.11)]有明显差异(P<0.05);HTO治疗组与UKA治疗组在髌股关节退变率[WMD=1.59,95%CI(0.65,3.84)]及膝关节运动速度[WMD=-0.02,95%CI(-0.09,0.04)]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有限的资料,在中短期临床效果比较中,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方式,而长期临床效果可能需进一步研究.
-
胫骨高位截骨加腓骨小头颈部截断治疗膝内翻畸形36例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新方法治疗膝内翻效果.方法 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畸形36例(36膝).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期骨性愈合,畸形矫正满意,畸形矫正度数15°~35°,平均21°,关节立线及膝关节功能均良好.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腓骨头颈部截断治疗膝内翻畸形方法简单、切口小、创伤小、胫腓关系稳定,矫形效果好.
-
自制骑缝钉治疗小儿胫骨近段骺早闭膝内翻畸形
目的:探讨自制骑缝钉在小儿胫骨近段骺早闭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12例13膝外伤性胫骨近端骺早闭膝内翻畸形患儿资料,其中男孩3例3膝,女孩9例10膝,患儿年龄6~15岁,平均年龄为(10.82±2.46)岁。患儿经 CT、X 线检查均显示为周边型胫骨近端骺早闭,有骨桥形成。本组13膝均采取胫骨近端高位截骨、骨桥切除、脂肪填塞以及克氏针自制骑缝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9年不等。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9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28±3.41)年。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膝内翻度数完全纠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S 膝关节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制克氏针骑缝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外伤后胫骨近端骺早闭膝内翻畸形、操作简单、经济,疗效可靠,便于基层推广运用。
-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外科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关节镜清理+腓骨截骨术,胫腓骨高位截骨,单髁置换,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观察膝关节功能(HS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指标.结果 术后随访3~9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有腓总神经刺激症状,随访半年逐渐消失,有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大腿内侧感肌肉紧张,疼痛,经对症后缓解;随访患者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无关节感染及死亡.结论 根据不同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病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可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