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热除湿通络法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中NAL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热除湿通络法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中NALP3、Caspase-1、Pycard mRNA及NALP3、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经典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组及其各拆方组、吲哚美辛组和秋水仙碱组.造模12h后取材,随后运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气囊灌洗液中NALP3、Caspase-1、Pycard 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气囊灌洗液中NALP3、Caspase-1蛋白的变化.结果:以模型组为对照,虎杖组NALP3 mRNA相对表达下调,而其余组均上调;虎杖组Caspase-1 mRNA上调幅度小于其余组(除清热方组);虎杖组Pycard mRNA表达上调幅度低于其余组.虎杖组NALP3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及其各拆方组、秋水仙碱组低(P<0.01,P<0.05);虎杖组Caspase-1蛋白表达量低于除湿方组、模型组(P<0.05,P<0.01).结论:清热除湿通络法通过在蛋白质翻译层面下调NALP3、Caspase-1蛋白,干扰了NALP3炎性复合体的装配或激活,进而发挥了拮抗痛风炎性反应的作用.
-
不同品系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制备的评价
目的 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较多,但不同品系大鼠对尿酸钠晶体的反应性不同,会对成模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对比Wistar大鼠和SD大鼠对尿酸钠结晶导致的AGA的敏感程度.方法 将Wistar大鼠(32只)和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表法分别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选踝关节后外侧后方为穿刺点,将100 μL PBS溶液配制成的20 mg/mL的尿酸钠结晶溶液分别注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右足踝关节造模,分别在造模后9h和12h各组按随机数字法抽取8只大鼠测量踝关节直径.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β,IL-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的变化. 结果 Wistar大鼠造模后9h和12h模型组关节直径[(0.850 ±0.201)、(0.235 ±0.091)min]较空白组同时间点[(0.080 ±0.053)、(0.092±0.068) mm]肿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0.026),SD大鼠造模后9h和12h模型组关节直径[(1.128 ±0.623)、(0.748±0.545) mm]较空白组同时间点[(0.045±0.012)、(0.047 ±0.015)mm]明显肿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42),2种品系大鼠造模前后关节直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造模后9h与造模后12h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D大鼠较Wistar大鼠关节肿胀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炎性因子TNF-α、IL-1β浓度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D大鼠较Wistar大鼠对尿酸钠晶体导致关节炎症反应更为明显,更适合用于尿酸钠晶体导致的AGA的建立.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尿酸、IL-4含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 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尿酸、IL-4含量的变化,以期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采用次黄嘌呤、氧嗪酸、尿酸钠腹腔及踝关节注射进行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制作.于造模后1h观察大鼠右踝关节肿胀度,并于1h、24h眼眶静脉丛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中尿酸、酶联免疫法检测IL-4含量,并观察各组变化.结果 次黄嘌呤组、氧嗪酸组、尿酸钠组的1h、24h的血尿酸、IL-4含量与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黄嘌呤组的1h血尿酸、氧嗪酸组24h血尿酸明显高于空白组及模型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次黄嘌呤组的1 hIL-4及24 h IL-4明显高于空白组及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造模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步态、血尿酸、IL-4均比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高,提示所致的急性关节炎模型成功.次黄嘌呤致急性关节炎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