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

    作者:聂坚;胡文敏;李刚;柯瑾;熊磊

    目的:通过复制酵母型发热实验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香芩解热颗粒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将进行体温筛选后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布洛芬组以及香芩解热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利用酵母混悬液制作大鼠感染性发热模型,造模前预防性给药2次(间隔4h),造模4h后第3次给药,监测造模后1、4、6、8、10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1-10h内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6h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造模6h后所有给药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 β、TNF-α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及香芩解热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以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香芩解热颗粒高剂量组下丘脑PGE2、cAMP与布洛芬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型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趋势,其退热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内生致热原及下丘脑PGE2、cAMP水平有关.

  • 香芩解热颗粒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研究

    作者:聂坚;李刚;张建英;胡文敏;熊磊

    目的:观察香芩解热颗粒对非感染性动物模型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进行体温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香芩解热颗粒组(XQ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复制大鼠非感染性发热模型,造模前预防性给药两次(间隔0.5h),监测造模后0.5、1、2、3h肛温,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1β(白细胞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下丘脑PGE2(前列腺素E2)、cAMP(环磷酸腺苷)含量,应用PCR技术测定下丘脑PGE2受体EP1、EP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的0.5~3h内体温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造模0.5h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造模0.5h后香芩解热颗粒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下丘脑PGE2、cAMP值显著下降,但香芩解热颗粒组仅下丘脑PGE2、cAMP值显著下降.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P1 mRNA、EP4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香芩解热颗粒组EP1 mRNA、EP4mRNA显著下降,布洛芬组EP1 mRNA显著下降.结论:香芩解热颗粒对酵母型发热大鼠有明显的退热趋势,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下丘脑体温正调节介质PGE2、cAMP的含量及下调下丘脑EP1 mRNA、EP4mRNA表达有关.

  • 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周晓媛;李刚;熊磊;聂坚

    目的 观察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感冒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口服香芩解热颗粒,对照组口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疗程2d.疗程结束后,对纳入统计资料的124例(每组各62例)分析比较2组的体温变化及症状、体征积分,对疗效予评价.结果 治疗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疗效肯定,有退热快、持续时间长,且体温不易回升的特点,并能明显减轻或肖除伴随症状和阳性体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