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胃、结肠癌术后顽固性呃逆40例

    作者:代志毅;马秀萍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胃、结肠癌术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足三里、膻中、内关穴.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针刺足三里、膻中、内关穴,可使兴奋的膈神经受到抑制,膈肌痉挛被消除,呃逆被控制.

  • 探讨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止吐效应与5-羟色胺的关系

    作者:柏玉举;肖冬英;陈晓燕;王家辉;孙安盛

    目的:观察半夏茯苓胶囊对化疗呕吐的防治作用及止吐作用与5-羟色胺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第一周期化疗不用止吐药;出现呕吐或第二周期化疗予半夏茯苓胶囊止吐观察,呕吐潜伏期和呕吐发作次数及血清5-HT的浓度.结果:总有效率达63.1%,血清5-HT浓度明显降低与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半夏茯苓胶囊有明显止吐抑制5-HT的合成与释放作用.

  • 针刺治疗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立伟;贾英杰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14分以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以上,运用针刺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替比夫定治疗恶性肿瘤并发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庆

    慢性乙型肝炎系 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在恶性肿瘤和慢乙肝并存时,患者应用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放射治疗可使机体免疫防御、自稳功能失调,耐受状态被打破,HBV大量复制,诱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在促炎分子的作用下,导致机体损伤,使得肝炎急性加剧、甚至发生肝衰竭[1]。本组根据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恶性肿瘤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接受放化疗前给予替比夫定600 m g/d治疗,并观察疗效。

  • 肿瘤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作者:陈艳华;陆一平;李晖;黄玲沙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对我院送检的痰液、血液、胸腹水、尿液、粪便等950例患者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50例患者共检出真菌115株(占17.7%),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常见,占73.9%(85/115).药敏结果表明,本组真菌对所试药物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益康啶(ECO)、酮康啶(KET)、咪康唑(MIC)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尤其是ECO和KET,耐药率高达25.2%和26.1%,NYS和MIC的耐药率也在10%以上.结论:及时掌握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肿瘤270例治疗中并发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白献红;洪锡田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治疗中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70例肿瘤患者痰标本培养及耐药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0例痰标本检出致病菌(包括条件致病菌)312株,G-杆菌占63.8%、G+球菌占26.3%、念珠菌占9.9%.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2例)、葡萄球菌( 38例)、铜绿假单孢菌(37例)、肺炎克雷伯菌(36例)、不动杆菌(34例)、真菌(31例)、阴沟肠杆菌(25例).5种主要G-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14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株.结论:及时掌握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动态,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美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疗效观察

    作者:高中度;茅爱武;蒋廷辉;王月芹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对晚期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一美施康定应用于中、重度癌症患者,起始剂量为10~30mg/次,每日2次.结果:美施康定对中度癌症疼痛者有效率(CR+PR)为89.5%(17/19),重度疼痛者有效率(CR+PR)为95.2%(59/62),总有效率为93.8%(76/81),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嗜睡、头昏、便秘等.结论:美施康定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止痛治疗疗效明显,服用方便、安全、无成瘾性及呼吸抑制现象.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老年恶性肿瘤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的研究

    作者:李东辉;刘清娥;王海鹏;余敏;蒋洁;唐春卉;宁亚利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在老年恶性肿瘤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伴胸腹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分为四组进行药物灌注:组1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45~60mg ;组2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45~60mg +白介素‐Ⅱ200μg +干扰素α‐1b 300万 IU ;组3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45~60mg +顺铂30‐40mg +白介素‐Ⅱ200μg +干扰素α‐1b 300万 IU ;组4给予顺铂30~40mg 。结果:组1~4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3.33%,60.71%,66.67%,58.6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33%,75%,78.78%,75.86%;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组1~4分别为40%,50%,60.6%,41.4%;生活质量改善率组1~4分别为66.67%,67.85%,72.73%,65.52%。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不论是单用或者联合治疗胸腹腔积液,是安全的、有效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下降。

  • 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和IL-6及血清铁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冯志刚;刘东芳;紫建杰;刘艳芬

    目的:探讨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Hepcidin)水平变化及其与白介素‐6(IL‐6)、血清铁(SI)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肿瘤性贫血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肿瘤性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 Hepcidin 、IL‐6,亚铁嗪终点比色法测定 SI 浓度,了解 Hepcidin 与贫血、IL‐6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 Hepcidin 、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I 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贫血程度加重,外周血 Hepcidin 、IL‐6浓度升高(P <0.05),SI 浓度降低(P <0.05)。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 Hepcidin 与 IL‐6成正相关(r =0.33,P <0.05),血清 Hepcidin 与 SI 水平呈负相关(r =-0.24,P <0.05),血清 IL‐6与 SI 水平呈负相关(r =-0.21,P<0.05)。结论: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 Hepcidin 、IL‐6浓度明显升高,Hepcidin 与 IL‐6成正相关,Hepcidin 及 IL‐6在肿瘤性贫血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及早降低 Hepcidin 、IL‐6浓度,有助于阻止贫血的发展,为肿瘤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小儿恶性肿瘤并发骨髓坏死7例报告

    作者:余灵琪;陈玮;卢勇

    报告小儿恶性肿瘤并发骨髓坏死7例,年龄小的1岁6个月,大的13岁,平均年龄6岁3个月.骨髓穿刺抽出物分别为乳白色,淡红色,淡黄色,灰白色脓样液体.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均见细胞无完整结构,边界不清,胞浆消失,细胞周围有不定型嗜酸物质,无法辩认细胞类型.其原发病以急淋居多,为4例,另3例分别为:成神经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提示:骨髓坏死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液外观和髓细胞结构的改变,并且要多次多部位穿刺,尤其是骨髓活检病理诊断更为可靠,同时也有助于原发病的诊断.

110 条记录 6/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