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作者:杨海涛;庄礼兴;刘悦

    目的:观察颞三针配合挛三针、康复治疗以及联合应用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35例)、康复组(33例)、联合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予颞三针合孪三针针刺治疗、康复训练以及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天和治疗14天后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对患者痉挛程度、肢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在FCA、NDS、FMA量表评分方面,治疗7天后,除康复组外,其他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靳三针组、联合组优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14天后,3组均较治疗前、治疗7天后改善(P<0.05,P<0.01),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在CSI评分方面,治疗7天后,3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P<0.01),且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14天后,3组CSI评分进一步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靳三针、康复训练及其联合应用均可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症状,靳三针组和联合组在治疗7天后即显示出效果,优于康复组;对痉挛程度的改善,联合应用效果优.

  • 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及其对康复训练的影响

    作者:杨海涛;庄礼兴;刘悦

    目的:观察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推广价值,及其与康复训练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颞三针合挛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合治疗,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结果:在FCA、NDS、FMA量表评分方面,7天后,除康复组外,其他两组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天后,3组患者的量表评分较7天前均有好转(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CSI评分方面,治疗7天后,靳三针组、康复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康复训练及其联合应用均可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症状,而靳三针不仅能够降低肌张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肢功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而且取穴、操作简便,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 以挛三针为主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作者:廖穆熙;潘海华;庄礼兴;贺君;毕文卿;林涵

    目的:观察“靳三针”中“挛三针”为主穴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方法将110例符合诊断标准,发病在14~365 d 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挛三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各55例。观察受试者治疗前、治疗7、14 d 后四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四肢运动功能评分值均有所提高(P <0.01)。以治疗组(挛三针组)评分值改善大(P <0.05),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改善值相当(P >0.05)。结论以挛三针为主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和恢复。

  • "挛三针"释义

    作者:朱欢欢;庄礼兴;贾超

    本文主要介绍一组新的"靳三针"穴位--"挛三针"的方义、临床操作经验以及验案一则.这组穴位是由庄礼兴教授在其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并经大样本临床病例观察验证有效后新提出的,主要用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这组穴位分为:上肢挛三针--极泉、尺泽、内关;下肢挛三针--鼠鼷、阴陵泉、三阴交.

  • 颞三针、挛三针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32例

    作者:杨海涛;庄礼兴;刘悦

    目的 观察靳三针(颞三针合挛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颞三针合挛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合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分别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al deficit scale,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比较3种疗效的差异.结果 3组在升高FCA、FMA评分和降低NDS、CSI评分方面具有时效关系,与治疗后7 d比较,治疗后14 d,3组FCA、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NDS、CSI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14 d,联合组在升高FCA、FMA评分,降低NDS、CSI评分方面显著优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 靳三针、康复训练及其联合应用均可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症状,以靳三针联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但靳三针因取穴、操作简便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张力平衡针法联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43例

    作者:郭婷婷;陈娟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联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参见《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行常规干预.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张力平衡针法联合挛三针疗法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肌力、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city index,CSI)评分及临床疗效.运用报告结局评价(report end evaluation,PRO)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傅格-梅尔氏运动量表(Fugl-Meyer movement scale,FMMS)评分高于对照组,上下肢肌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观察组CS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和6周,观察组PRO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联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气虚血瘀证可改善上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

  • 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作者:何白梅

    目的:探讨颞三针配合挛三针针刺疗法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中选取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颞三针配合挛三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痉挛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 FCA、NDS、FMA 量表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SI 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颞三针配合挛三针针刺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缓解痉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