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现场质量控制内容探讨——基于PICOST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设计
为有效保证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形成合理的现场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分析了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质量控制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场操作的可行性,在国家“十一五”课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综合治疗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共性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现场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基础上,提出以PICOST为核心内容开展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现场质量控制,尤其要注重对干预实施者技能(I)和盲态结局评价(O)的质量控制,并形成了现场质量控制清单,供课题承担单位参考.
-
临床试验的国际注册及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注册的意义与方法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要求所有临床试验论文在发表之前必须进行国际注册,且无论从伦理方面还是在科学性上,实现临床试验的国际注册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公众有权获取研究方案和试验结果的信息,医学期刊的编辑也有责任要求所有拟发表的研究在试验开始前进行注册.介绍了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相关信息,并对如何在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试验注册和结果提交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总结,以期提高国内临床科研人员对试验注册的重视,并对试验注册的具体实施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 临床试验注册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 临床研究方法学 伦理 -
随机交叉试验方法及其在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实施
交叉试验是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用于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包括随机和非随机两种类型.随机交叉试验在分配措施、组别设置、样本量大小、脱落和失访的损失方面都与平行随机对照试验不同,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不多,且国内应用相对国外稍多.对随机交叉试验方法在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实施要点,包括适应人群的选择、干预措施的可变性及其影响、对照组中盲法的设置难点、交叉试验的结局、病例脱落的原因分析、基线可比性、洗脱期的设置进行探讨,以供临床研究者参考.
-
临床研究方法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满足我国对高水平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北京大学设立了临床研究方法学学科.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学科建设,成立了临床研究方法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学科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专业实践等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同时,在学科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考核评价和课程质量保证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支撑体系,形成了一套科学、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初获成效.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研究方法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基于临床研究的实际流程和临床医生的思维模式,创新临床研究方法 学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涵盖临床研究设计、实施、质控、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全过程,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突出循证医学理念、转化医学理念、价值医学理念.由方法 学专家和临床专家共同授课,以临床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理论授课结合经典研究案例讨论,强调互动性.考评方式采用学员汇报研究方案、方法 学和临床专家点评的方式,使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本课程注重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提炼、分析、解决临床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学员们的积极反馈和高度评价.本课程有望为实现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临床科研人才的目标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
将慕课引入到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教学中的思考和探讨
慕课(MOOCs)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冲击,也为医学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探讨了将慕课引入到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同时对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慕课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构建和设想,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七年制医学生临床研究方法学双语教学态度调查分析
为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对双语教学在临床研究方法学的态度,对某高校195名临床专业七年制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全英文理论授课总体认可达27.2%;而对临床研究方法学认可比例则为18.4%,认为“没必要英文理论授课”比例占47.7%;71.8%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英文授课”的比例应该分专业考虑.总体上,学生对双语教学是认可和接受的,但是双语教学“英文”比例应该分专业设置,尤其是针对临床研究方法学,在“英文”比例上建议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