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陈全新教授针刺手法初探

    作者:甄宏鹏

    对陈全新教授的针刺手法作了初步的归纳总结,重点对陈氏针刺手法的核心--陈氏飞针手法、陈氏导气手法和陈氏分级补泻手法作较系统的阐述.陈全新教授认为,恰当地运用补泻手法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临床上,他认为针刺者必须细致观察针下气至的情况.笔者体会,临床中一定要细心学习,掌握好手法要领和技巧,才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 陈氏飞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伴失眠的临床研究

    作者:奎瑜;陈秀华;徐振华;陈全新;李颖;王聪;黄彬城;张圣浩

    目的:探究陈氏飞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统疗法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伴失眠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艾司唑仑组和陈氏飞针组,剔除脱落患者,每组终纳入30例患者。陈氏飞针组采用陈氏飞针及安慰剂进行治疗,艾司唑仑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与假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假针刺(同艾司唑仑组)和安慰剂(同陈氏飞针组)进行治疗。共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结束时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 - CSA)评分。结果陈氏飞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艾司唑仑组和对照组(P ﹤0.05);艾司唑仑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3组患者治疗前 SRSS、FS - CS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陈氏飞针组和艾司唑仑组患者治疗后 SRSS、FS - CS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陈氏飞针组患者 SRSS、FS - CSA 评分低于艾司唑仑组( P ﹤0.05)。3组患者治疗后 SRSS、FS - C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结论陈氏飞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伴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