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血浆及胆囊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龙胆泻肝汤组及清肝利湿汤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手术造模.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插胃管灌蒸馏水,余2组分别插胃管灌药,每日1次.连续7d后,心脏采血,测TNF-α含量,处死后摘取胆囊组织200mg,匀浆,测TNF-α含量,并做胆囊病检.结果:模型组血浆及胆囊局部TNF-α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清肝利湿汤组血浆及胆囊局部TNF-α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1),且降低局部TNF-α的作用优于龙胆泻肝汤组(P<0.05);清肝利湿汤组、龙胆泻肝汤组及模型组胆囊病理损害程度有明显轻、中、重差别.结论:清肝利湿汤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血浆TNF-α的变化与胆囊局部TNF-α的变化基本一致.
-
清肝利湿汤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血浆P物质的影响
P物质(SP)是一种发现早、研究较为广泛的神经肽之一.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血浆SP的含量,并与服用清肝利湿汤后及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于下.
-
中药内服外熏治疗虹膜睫状体炎160例
虹膜睫状体炎属中医学"瞳神紧小症"范畴.笔者以自拟的清肝利湿汤为主内服外熏综合治疗本病160例共计168只眼,现总结于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
清肝利湿汤合拉米夫定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34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予中药清肝利湿汤加拉米夫定片,对照组41例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加拉米夫定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各单独症状指标和整体症状感受视觉模拟评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病毒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值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单独症状和整体症状感受视觉模拟评分和ALT水平均出现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2、3、4周时的整体症状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治疗第3周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继续拉米夫定治疗12周时试验组HBV DNA定量改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肝利湿汤对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在症状、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方面可能有改善作用.
-
清肝利湿汤干预慢性乙肝肝胆湿热证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分析清肝利湿汤治疗慢性乙肝(CHB)肝胆湿热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为探讨清肝利湿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分离来源20例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用清肝利湿汤治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用清肝利湿汤治疗前后的差异蛋白质进行测定肽质量指纹谱.检索MSDB和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及质谱鉴定,找到质和/或量有明显改变的38个点.本研究鉴定了9个清肝利湿汤治疗前后的CHB患者的差异表达蛋白:Rho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热休克蛋白70,纤维蛋白gamma链前体,F肌动蛋白alpha链亚单位,纤维蛋白beta链前体,XTP3TPA反式激活蛋白,假想蛋白,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1/M2,假想蛋白片段.结论:这些差异蛋白有助于了解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病理机制过程及清肝利湿汤的作用机制.
-
清肝利湿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0例临床观察
笔者随导师临床学习期间,应用清肝利湿法,采用刘奉五老中医的清肝利湿汤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清肝利湿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清肝利湿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2例。联合组采用中药清肝利湿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单药组口服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证候疗效(81.25%)优于单药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T 复常率、HBV-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及 HbeAg/ HBeAb 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HBV-DNA 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肝利湿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胆湿热型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中药清肝利湿汤和西药拉米夫定治疗,用药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其临床疗效和西药拉米夫定无显著差异(P>0.05),在证候改善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中药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组(56例)和单纯服用贺普丁的对照组(50例),经治疗9个月及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HBV DNA定量、临床证候、总有效率等.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其肝功能复常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临床耐药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清肝利湿汤对恢复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贺普丁的临床耐药发生均有一定的效果.
-
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为了探讨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根据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原则,选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中属肝胆湿热证者60例,随机分为清肝利湿汤治疗组30例,胆石通胶囊对照组30例;实验指标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结果:清肝利湿汤组总显效率为63.3%,胆石通胶囊组为36.7%,两组比较P<0.05;实验研究结果:肝胆湿热证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内啡呔(β-EP)、血清丙二醛(MDA)均增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下降,与健康人组比较P<0.01,经清肝利湿汤治疗后血浆TNF-α、β-EP、血清MDA均下降、血清SOD上升,与治前比较P<0.01.表明清肝利湿汤具有抗炎、镇痛、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
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观察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血清及胆囊局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龙胆泻肝汤及清肝利湿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手术造模,分别插胃管灌药和蒸馏水,每日1次, 连续7 d后,测血清和胆囊TNF-α,并作胆囊病检.结果示清肝利湿汤组血清及胆囊局部TNF - α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且降低局部TNF-α的作用优于龙胆泻肝汤(P< 0.05); 清肝利湿汤组、龙胆泻肝汤组及模型组胆囊病理损害程度有明显轻、中、重差别.说明清肝利湿汤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血清与胆囊局部TNF-α的变化基本一致.
-
清肝利湿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实验研究
采用胆总管部分狭窄及胆囊内注入大肠杆菌的方法制备胆囊炎胆结石动物模型,研究清肝利湿汤的治疗作用.69只健康清洁家兔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手术造模,每日分别插胃管饲以清肝利湿汤、龙胆泻肝汤及凉开水,监测体温,15 d后采血检测各指标,结果示清肝利湿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及胆结石成石率,升高血浆中β-EP、SOD,显著降低血浆中SP、MDA及血清中TNF-α、γ-GT、AKP、T-BIL、D-BIL等指标,明显减轻肝脏病理损害,说明清肝利湿汤具有利胆、清热镇痛、防石消石、抗炎抗菌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
-
自拟清肝利湿汤治疗带状疱疹25例小结
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发于胸腰部者,俗称"缠腰龙",发于颜面、下肢者,称为"蛇串疮".本病常急性发作,因剧烈疼痛使患者痛苦异常,又因其为病毒感染,目前尚缺少特效疗法.笔者用中药治疗25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