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脾补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德土

    目的 观察运脾补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脾胃病专科收治的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中医治疗组32例,西医治疗组31例,中医治疗组应用运脾补肝汤治疗,西医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膜固思达、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中医治疗组慢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疾病复发率为10.3%,与西医治疗组的78.0%、2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脾补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补肝气法在乙肝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周德君

    本文重点阐述了肝脏正气的概念,及肝脏正气在与乙肝病治疗中的特殊意义.扶正祛邪,扶助肝脏正气是治疗肝病诸种方法中为重要的一种,在治疗肝病中诸种治疗方法都可以和扶助肝脏正气,即补肝气药物配合.

    关键词: 补肝气 扶正祛邪
  • 黄芪补肝气传统机理探究

    作者:张凯

    “肝气虚”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气亏损,使肝之疏泄、藏血、调节情志及濡养外窍等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清代中西医汇通大家张锡纯通过临床观察实践,发现黄芪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益气健脾等作用外,还具有补肝气的作用,并示范性地记载了数例验案,为后世医家运用黄芪治疗各种因肝气虚所致病证提供了范式,以参考求证.

  • 肝病诊疗需重视补肝气与温肝阳

    作者:文海花

    [目的]分析肝气虚与肝阳虚客观存在的理论基础,探讨补肝气、温肝阳的理论依据,拓宽肝病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整理历代重要医籍中关于肝气虚与肝阳虚的论述,阐述肝气虚与肝阳虚客观存在的理论依据,归纳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病因病机,总结肝气虚与肝阳虚的临床症状、舌苔和脉象,概括补肝气与温肝阳的常用药物、代表方剂和中医外治疗法。[结果]肝病患者确实存在肝气虚与肝阳虚。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相关论述。历代医家论著中不少关于肝气虚与肝阳虚的论述,是肝气虚与肝阳虚客观存在的理论基础。多种因素都可导致肝气虚与肝阳虚。正气亏虚、邪气侵犯,可消耗肝气、损伤肝阳。肝气虚与肝阳虚的关键发病因素为痰、湿、毒、瘀、虚。对于肝虚患者,不仅需重视滋肝阴、养肝血,还需重视补肝气、温肝阳。补肝气和温肝阳是中医治疗肝病的重要法则。[结论]通过对肝气虚及肝阳虚的历史渊源、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可以看出,肝气虚与肝阳虚在肝病患者中客观存在,补肝气与温肝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肝病诊疗过程中重视补肝气虚与温肝阳,可以丰富肝病中医诊疗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 臌胀从肝论治

    作者:于冰冰;严季澜;李柳骥

    肝主疏泄,能疏通畅达一身之气机.肝气为病,多易波及他脏.臌胀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脾胃主运化水湿,但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借助肝气的疏达始能调和不痛,今肝气不和不能正常疏达反来克伐,则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而停滞腹中形成胀满.臌胀的形成与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臌胀从肝论治是根据肝的升达疏泄作用对气、血、水、脏腑以及情志的影响作用和臌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临床上通过调肝的方法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水调畅,进而使人体气血恢复调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臌胀早期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臌胀中晚期肝郁血瘀水停,宜疏肝活血,化瘀利水;臌胀中晚期肝肾阴虚水停,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臌胀中晚期肝气阳虚水停,宜补肝气,温肝阳.臌胀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辨证施治中的理法方药选择上,均应注重调肝.

  • 慢性肝病治疗应重视"补肝气"

    作者:马卫国;胡晓玲

    肝气虚一证,《内经》中即有论述,但后世医家多强调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以致肝气虚较少被论及.当代医家对肝气虚证的论述不乏其人,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肝的虚证"应该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种".张伯臾老中医指出:"临床中肝气虚、肝阳虚并不少见,在肝炎、肝硬化病例中尤多."表明肝气虚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对肝气虚证的诊治进行探讨,有着现实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