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藤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3例临床研究

    作者:李晓云;张红姗;李桂;戈海青;王君雅;钮含春;田恒创;王晓军

    目的 观察三藤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评价其用药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RA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随机分为三藤通痹丸组(治疗组)53例和正清风痛宁组(对照组)54例.从Ritchie指数、功能的评价(HAQ),关节炎影响指数(AIMS),患者对疼痛的评价(VAS表法)、急性时相反应物,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状态等方面展开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结果 RA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68.5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经2个疗程治疗后,2组患者在Ritchie指数,HAQ、AIMS,患者对疼痛的评价、急性时相反应物、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状态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RA患者存在血液浓、粘、聚状态,三藤通痹丸能有效改善RA患者血液流变状态,缓解或改善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

  • 三藤通痹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血液IL-6 TNF-α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晓云;王晓军;李桂;张红姗

    目的:探讨三藤通痹丸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7例RA患者,按就诊前后区组化原则随机分为三藤通痹丸组(治疗组)53例,正清风痛宁组(对照组)54例.运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4+、CD4+/CD8+),ELASA方法检测血液IL-6、TNF-α水平.结果:RA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在低IL-6、高TNF-α血症.经2个疗程治疗后,RA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状态明显改善,IL-6水平提高,TNF-α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变化,治疗组又有优于对照组之趋势.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P0.05). IL-6、TNF-α水平变化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RA患者免疫功能失调血液中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IL-6水平低下TNF-α水平升高.服用三藤通痹丸后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IL-6水平提高,TNF-α水平下调.说明三藤通痹丸改善RA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提高RA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有关.

  • 三藤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血小板相关参数与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的影响

    作者:潘翠琦;范舜华;潘碧琦;陈建新

    目的:探讨三藤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血小板相关参数和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2组均予相关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三藤通痹丸治疗;对照组加服正清风痛宁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参数和急性时相反应物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09%,对照组为70.9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体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沉、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水平,治疗后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藤通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急性时相反应物释放,降低血小板相关参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