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胆湿热型乙型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病情演变与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观察发现,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乙型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与单纯肝胆湿热型戊型肝炎相比,其发病大多来势凶猛,黄疸进行性加深,肝功能损伤严重,经过治疗以后,其病情恢复较慢,病程明显延长.同时观察发现,急性期两组生化指标(透明质酸、总胆汁酸)均有明显升高,恢复期重叠感染患者生化指标复常时间较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乙型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远较单纯戊型肝炎严重,预后欠佳(P<0.05或P<0.01).
-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乙肝病毒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状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阴性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采用迈科锐HBV突变检测基因芯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BCP)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检测.结果:与HBeAg阳性组患者相比,HBeAg阴性患者HBV变异的发生与中医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分为偏实证组和偏虚证组后,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率偏实证组为34.5%,偏虚证组为65.5%,偏虚证组明显高于偏实证组.结论: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实证变异率低于虚证.
-
溶血因素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影响
HBV-DNA的定量检测对临床诊断乙型肝炎,评价抗病毒药物疗效,研究乙型肝炎自然病史具有重要意义[1].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保持巢氏PCR高度敏感性的同时,又因其能在电脑控制1~2 h全自动同步完成96个样品的扩增及定量,因此又具有高效率[2].而杂交法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国内较多的医院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血清中的HBV-DNA进行定量检测.而血液在采集过程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常会遇到溶血的标本.本文旨在评价标本溶血对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影响.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特殊模式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细胞病毒,其广泛传播已成为一个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同题.血清乙肝病毒抗原抗体五项指标(HBVM)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常用指标,其血清学模式是评价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临床出现愈来愈多的HBVM特殊模式,对特殊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HBV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对HBV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水平.本文就HBV特殊模式的产生原因、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
ELISA法、胶体金法和TRFIA法联合检测HBVM的评价
目的:探讨既快速、准确又兼顾成本费用、减少假阳性发生率的检测HBVM的方法.方法:血清标本先用ELISA法初筛,阳性者用胶体金试带法复测,复测结果阴性者再用TRFIA法复检.结果:本组881例血清标本经ELISA法、胶体金试带法和TRFIA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发现ELISA法阳性例数、ELISA法阳性者胶体金法阳性例数及阳性实报例数三者两两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HBVM经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实报结果较单纯ELISA法或单纯胶体金试带法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
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五项指标(HBV-M)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常用指标.因HBV为逃避人类免疫清除不断地发生变异,故定量观察血清HBV-DNA含量对诊断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350例不同HBV-DNA表现形式的患者采用PCR荧光定量法进行HBV-DNA含量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
HBV DNA与乙肝前S1、前S2抗原的关系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并与前S1抗原、前S2抗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35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血清,检测前S1抗原、前S2抗原,HBV DNA.结果 以HBV DNA阳性为对照,前S1抗原、前S2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0.4%、70.6%.结论 HBV DNA与前S1抗原、前S2抗原相关性较好但差异性显著,对HBV DNA数量进行动态观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HBV流行地区,HBV携带者占总人口的10%以上.传统两对半定性酶标测定(ELISA)对乙肝疾病的诊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ELISA方法学的局限,易造成HBV的漏诊,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对乙肝的病程、治疗、预后起一个动态监测的作用,能够让医生对病情疗效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供依据,指导治疗,弥补了定性检测的不足.本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500例患者检测乙肝两对半,其结果分析如下.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患者HBV DNA的临床价值
我们通过检测228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拷贝数及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的检测,发现HBV DNA的定量检测更能真实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感染程度.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2004-09~2005-04收集的乙型肝炎患者标本228份.急性乙肝24例,慢性乙肝157例,乙肝肝硬化38例,原发性肝癌9例.
-
非霍杰金氏淋巴瘤合并乙肝病毒感染82例分析
我院1995-01~2004-12共收治350例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其中感染乙肝病毒(HBV) 82例,占23.4%.分析如下.
-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伴乙肝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男,34岁.因双下肢进行性瘫痪伴腹胀2个月,加重10 d入院.2个月前在信阳市某医院CT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10 d前出现行走不能、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伴黄疸、纳差、乏力、胸闷、呼吸浅快,无里急后重、便不尽感、小腹坠胀感、发热、头痛、头晕等,来我院,胃镜提示:(1)反流性食管炎;(2)胃潴留;(3)十二指肠球炎.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 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诊断 误诊 肝炎 乙型/诊断 -
乙型肝炎患者唾液中HBV-M与HBV-DN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唾液中HBV-M与HBV-DNA的相关性,唾液是否是乙型肝炎传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采用酶法对2005~2006年HBV感染患者,分别进行血清学和唾液的收集与检测,对HBV感染的患者血清型分成常见的10种类型,同时对所选乙肝感染的患者的唾液进行荧光定量PCR定量测定HBV-DNA.结果:急性感染组和慢性感染与携带者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唾液中含有HBV-DNA,高病毒血症的患者唾液中含有大量HBV-DNA,唾液具有潜在传染性.可以解释,通过水平传染可能就是20%HBV感染者的感染源.唾液是乙肝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要引起重视.
-
动态MELD值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时机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动态评分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时机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22例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死亡患者分别于临终时,死前1周、2周、4周、8周和12周共6个时间点进行MELD评分,比较和分析各个时间点的MELD分值特点和动态变化.结果:死亡患者的MELD评分在临终时,死前1周、2周、4周、8周及12周,分别为39.52±9.93、30.11±6.21、27.28±6.54、26.85±5.43、24.32±8.02、23.82±5.57,死亡时MELD分值与死前1周、2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死前1周与2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终前12周至死亡时,MELD评分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当MELD分值大于30,在1周至2周内分值仍升高的患者,死亡风险极高,应尽快行肝移植治疗.
-
体检人群的HBV血清标志物反应模式调查
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我国HBV携带者高达10%[1].对乙肝疫情适时监测有助于掌握感染模式的变迁.了解人群HBV的流行特点,为有效控制感染、制定防疫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对来我院体检的职工资料进行统计,将HBV血清标志物反应模式分析汇总,现报告如下.
-
2006年郑州大中专学生乙肝五项检测调查
目的:调查郑州大中专学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感染及模式特征.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6年郑州地区3 477例大中专生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477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134例, 阳性率为3.85%.抗-HBs阳性学生1 773例,阳性率为50.99%.乙肝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占91.05%).结论:郑州学生HBsAg阳性率下降的原因与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有关.
-
ELISA法乙肝两对半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常见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检验步骤,总结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影响因素,并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检验前标本的准备、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检验过程中的标准操作规程、检验结果的研读等是ELISA法检测乙肝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两对半各项指标对临床诊治乙肝具有指导意义.结论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临床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ELISA法是检测乙肝的灵敏方法,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排除影响因素干扰.
-
慢性HBsAg携带者的诊断和转归
笔者曾对慢性HBsAg携带者的治疗问题进行综述[1],现再对其诊断和转归加以讨论.1 慢性HBsAg携带者的诊断慢性HBsAg携带者的诊断比较简单,从1990-05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到2000-09西安的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的诊断标准都是: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
-
乙肝五项检测中易引起临床误诊的钩状效应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五项标志物(俗称两对半)的检测是乙肝患者必做的检验项目。医院检验科通过颜色深浅用肉眼或用酶标仪读数来得出结果,但这些结果并不一定总结表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甚至有时会导致临床医生误诊。1 在临床中可见到以下几种类型的检验结果 见表1。
-
亚洲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1989年Brunetto et al[1]和Carman et al[2]先后报道抗-Hbe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现了HBV前C区突变株,即在前C区1896点TGG转变为TAG,产生终止码,阻止HBeAg合成.后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现了相同的突变株.在我国也有许多关于前C区突变与慢性肝炎肝硬变有关的报道[6].这些报道总体上说明1896点突变株在毒力上不但比野型株强,而且与野型株有相同的复制和感染能力.我们用双重PCR方法对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前C区1896点的突变率进行检测,研究其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
易误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的肌肉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肌力减退伴肌萎缩为主要表现,其中以假性肥大型(DMD)常见.因DMD患者常有丙氨酸转氨酸(ALT)升高,故易被误诊为肝炎.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DMD 12例,均误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现总结误诊原因如下,并与同期收治的14例CHB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