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

    作者:李瑛;吴曦;胡卡明;陈晓琴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针灸治疗常见的病种之一.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丰富,鉴于周围性面瘫具有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我们就周围性面瘫的分期、针刺时机、神经定位以及疗效评价等问题,对近年来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 对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进行择期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静

    目的:探讨对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进行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行初诊时的年龄的大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生1~3个月)有74例患儿,观察组(出生10~28天)有56例患儿。两组患儿均服用优甲乐进行治疗2年。在患儿用药期间,定期对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记录两组患儿在2岁时的身高、体重和智力的状况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指标变化的情况和对照组患儿基本接近,二者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和智力等改善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促甲状腺素血症患儿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促进其体格和智力的发育。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

    作者:陆永军

    目的:研讨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 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性西药口服及激素治疗,治疗组60 例采取择期针灸治疗,对照组62 例采取不分期的方法进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 )明显优越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48% ),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应用择期针灸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明显,安全可靠,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

  • 急诊溶栓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梁志远;廖建军;林县杰

    目的:考察急性溶栓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确诊后立即进行介入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先给予急性溶栓治疗后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介入治疗后7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CPK高峰时间、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CK-MB高峰时间、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梗死复发率、30 d病死率和1年内病死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7d后的LVEF分别为(56.2±6.7)%和(49.4±6.1)%;CPK峰值分别为(111.7±49.0) U/L和(79.1±51.2)U/L;CPK高峰时间分别为(14.1±4.4)s和(18.9±6.1) s;CK-MB峰值分别为(2586.8±1593.2)ng/ml和(1981.3±1252.1) ng/ml;CK-MB高峰时间分别为(13.0±6.0)s和(20.1±6.7)s.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D;研究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院内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随访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溶栓在AMI患者的介入治疗中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小俐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周围性面瘫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29例,采取针灸择期治疗,对照组29例,采取急性期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理想,对比急性期针灸治疗效果占有优势,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溶栓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作者:张连城;张凯;李研慧

    目的 观察急性溶栓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2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患者在确诊后进行溶栓治疗,而研究组91例患者先给予急性溶栓治疗后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CPK峰值、CPK高峰时间、CK-MB峰值、CK-MB高峰时间、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梗死复发率、30d死亡率和1年内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58.2±7.7)%和(49.3±6.8)%;CPK峰值分别为(113.0±59.3)和(74.9±49.3);CPK高峰时间分别为(13.9±4.5)和(19.4±6.5);CK-MB峰值分别为(2588.6±1592.3)和(1983.1±1251.2);CK-MB高峰时间分别为(12.7±7.2)和(19.7±7.7);心脏破裂率分别为1.1%和4.4%;梗死复发率为6.6%和15.4%;30d死亡率分别为2.2%和11.0%;一年死亡率分别为7.7%和19.8%,除心脏破裂率外其他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溶栓后进行介入治疗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更优,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