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病原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曾令兵;徐进;李艳秋;王瑶;肖艺;范玉顶;周勇

    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技术从患出血病的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到一株新病毒.经人工感染试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以及病毒基因组分析,确认为斑点叉尾鮰呼肠孤病毒(Channel Catfish Reovirus,CCRV).人工感染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病毒感染斑点叉尾鮰卵巢组织细胞系和肾脏组织细胞系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感染细胞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呈晶格状排列,病毒颗粒具双层衣壳,无囊膜,直径约60~70nm;冻融、56℃1h、氯仿,乙醚等处理对病毒滴度影响不显著,65℃1h处理病毒滴度下降极显著.病毒基因组SDS-PAGE分析和核酸酶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其基因组由11个分段的RNA核酸节段组成,节段大小范围为0.9~4.4kh,可分为三大类,即L1、L2、L3,M1、M2、M3和S1、S2、S3、S4、S5,为典型的水生呼肠孤病毒(Aquareovirus)基因组结构.病毒基因组S4节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登录的草鱼呼肠孤病毒S4节段(AF403396)、美洲金体鳊呼肠孤病毒(GSRV)的S4节段(AF403407)长度均为909bp,其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0%.

  • 矩形车轮虫的再描述

    作者:胡银亨;蔡礼元

    目的:我们对泸州市鲇类寄生车轮虫进行调查,对于已经发现,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限制需要重新描述的,或缺少资料的车轮虫,给予重新描述或补充新的资料.方法:用国际间统一的干银法染色以显示车轮虫的附着盘结构和口围绕度,用Lom(1958)倡导的”统一的特定方法”(Uniform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system)进行测量,用Van&Bassion(1989)提供的方法描述车轮虫的齿体.结果:对寄生在泸州地区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鳃上的车轮虫进行了描述,该车轮虫是矩形车轮虫(Trichodina rectangli).结论:矩形车轮虫是陈启鎏和谢杏人1964年在青鱼、草鱼等鱼身体上发现的,但是没有显微照片.国际上有许多它的同种异名的车轮虫的描述,这些文献也只有附着盘的显微照片.斑点叉尾鮰是矩形车轮虫的新寄主记录.本研究用国际统一的方法对矩形车轮虫进行描述,并绘出了矩形车轮虫的齿体定位图,提供了完整的统计数据,以及完整的显微照片,即附着盘、口围绕度和细胞核显微照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