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手臂运动准确性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刘力勇;李丽娜;张郢;王晓一

    目的 研究当代大学生手臂运动的准确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仪器厂生产的EP704九洞仪对11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男大学生瞄准运动误差平均值为5.16mm;女大学生瞄准运动误差平均值为5.03mm.大学生左右手瞄准能力呈现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74;国内女大学生瞄准运动误差平均值优于女中学生(P<0.001).结论 国内男女大学生瞄准运动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16mm和5.03mm;大学生左右运动的准确性呈现高度正相关;大学生手臂运动的准确性与性别无关;国内大学生手臂运动的准确性优于中学生.

  • 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收缩及运动中枢的关系

    作者:李欣;赵海红;孙爱萍;张学敏;曹效;赵文汝

    背景:以往的验证实验均采用电刺激方法诱发肌肉收缩,施加电流的影响使接收到的表面肌电信号混有外来电流成分,无法有效分析其与肌肉收缩,特别是与高位运动中枢的关系.目的:观察新西兰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收缩及高位、低位运动中枢的关系.方法:在新西兰兔清醒状态下通过针刺右侧跟腱诱发腓肠肌收缩,局麻清醒状态下离断右侧坐骨神经,分别在针刺跟腱、钳夹离断的坐骨神经远侧断端、针刺腓肠肌和被动活动腓肠肌时,检测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强弱及类型.局麻下于L3 平面横断脊髓,针刺左侧跟腱诱发腓肠肌收缩,检测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强弱和类型.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经针刺跟腱诱发腓肠肌随意收缩时,可接收到400 μV 、持续4 s 的宽底随意波;横断脊髓后针刺跟腱诱发的反射性腓肠肌收缩接收到的信号小于100 μV 、持续时间小于1 s;离断坐骨神经后刺激跟腱、神经和肌肉时,均未引起肌肉收缩,但可接收到强度小于10 μV 、持续时间小于0.5 s 的干扰波;被动活动关节牵拉腓肠肌时未检测到肌电信号活动.说明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产生于肌肉收缩之前,是以高位运动中枢为主、低位运动中枢为辅发放到肌肉的驱动电信号的综合,而非肌肉收缩本身产生.

  • 运动、语言和学习:小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林冲宇;翁旭初

    对小脑功能的认识在过去的100年里经历了缓慢而稳定的发展.在近20年,随着活体神经影像技术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出现,这一领域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进展.文章简要总结了我们近关于小脑的fMRI研究,考察了该结构在运动、语言和学习任务中的作用;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讨论了这些研究的理论意义.小脑的功能本质似乎是一般性的而非通道特异的,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联系的而非孤立的.作者提出,研究小脑与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作机制将是小脑研究领域的新的生长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