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α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

    作者:周播江;史楠;陆奎顺;范学斌;黄永坚

    目的 通过观察趾长伸肌运动神经元(EDL-Mn)和比目鱼肌运动神经元(SOL-Mn)的形态特点及其在脊髓的分布特征,探讨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α运动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及其与两型肌纤维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的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只健康6~8周龄Wistar大鼠的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纤维类型的构成特点;应用神经柬路逆行示踪法追踪20只健康6~8周龄Wistar大鼠的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的运动神经元.结果 趾长伸肌Ⅱ型纤维占83%~92%,比目鱼肌Ⅰ型纤维占87%~97%.支配趾长伸肌的神经元较大,以大多角形为主,主要分布在脊髓L4、L5节段的前角前群(核)外侧.支配比目鱼肌的神经元以圆形为主,主要分布在脊髓L4、L5和L6节段的前角前群(核)内侧.结论 支配趾长伸肌的运动神经元与支配比目鱼肌的运动神经元在数量和分布定位上存在差异,虽不能充分说明支配Ⅰ型纤维和Ⅱ型纤维的运动神经元一定存在同样差异.但其面积方面的差异说明了支配Ⅱ型(快肌)纤维的神经元大于支配Ⅰ型(慢肌)纤维的神经元.

  • 大鼠股直肌肌纤维型组成及分布研究

    作者:张潜;章涛;王正义;薛黔

    目的 探讨大鼠股直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和分布,以了解该肌功能.方法 取成年SD大鼠股直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8μm厚),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其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结果 大鼠股直肌经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后可明确分出2种肌纤维型,即白色的I型纤维(慢缩纤维)和深褐色的Ⅱ型纤维(快缩纤维),2种肌纤维在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仪计数I纤维占(24.6±3.1)%,Ⅱ型纤维比例为(75.4±6.3)%,2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大鼠股直肌的肌纤维组成以Ⅱ型纤维为主,属于力量速度型肌.

  • 人冈上肌和冈下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研究

    作者:刘坤祥;薛黔;张永

    目的 探讨冈上肌和网下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特征和构成比例,为病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取4例16~40岁(均死于非神经肌性疾病)死后12 h内的人尸两侧冈上肌和冈下肌,在肌腹中部取材共16块立即置入液氮,随后作恒冷箱冰冻横切片(-20℃,厚10μm),用肌球蛋白ATP酶法染色,研究两肌的肌纤维分型分布,测定各肌Ⅰ型(慢缩)、Ⅱ型(快缩)肌纤维的构成比例.结果 冈上肌和冈下肌的Ⅰ型肌纤维平均百分率分别为59.0%和57.3%,Ⅰ、Ⅱ型肌纤维呈棋盘格式混杂分布,在左、右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冈上肌和冈下肌以Ⅰ型肌纤维分布稍占优势.

  • 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变化研究

    作者:马洪;褚先秋;胡月光;薛黔

    目的为明确同型肌纤维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变化.方法成年猫17只,自身对照实验.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一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二期3周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是在手术时及移植术后6周、10周,以肌球蛋白ATP酶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用图像分析仪Mias99与Biomas测量两型肌纤维在不同时期的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骨骼肌移植后6周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范围在1 248~3 699μm2之间、平均直径为16.48±33.71μm,10周时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为2 212~4 865μm2、平均直径为27.49~42.38μm.骨骼肌去神经后肌纤维均萎缩,肌肉移植后再生纤维10周比6周粗大.同一肌肉同一时期Ⅱ型肌纤维比Ⅰ型肌纤维粗大,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10周时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结论骨骼肌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大小与肌的功能适应密切相关,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因此,同型肌纤维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在肌功能适应方面是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

  • 阔筋膜张肌肌纤维分布的研究

    作者:刘坤祥;李名扬;薛黔

    目的研究阔筋膜张肌的肌纤维型分布,探讨其生理功能,为临床肌移植提供资料.方法在肌腹中部取材并立即置入液氮,随后作恒冷箱冰冻横切片(-20℃,厚15μm),肌球蛋白ATP酶染色.结果阔筋膜张肌的Ⅰ型纤维构成比平均为54.5±1.4%,左右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力弱的带状肌,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保持身体平衡.

  • 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的肌纤维型分布、组织化学及组织形态学实验研究

    作者:马洪;褚先秋;薛黔

    目的研究实验动物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的肌纤维型分布、组织化学及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一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二期3周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于手术时及术后6周、10周,以肌球蛋白ATP酶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组织化学和组织形态学分别用相应方法检测.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结果桡侧腕屈肌中Ⅰ型肌纤维百分率从移植后6周时的11.00±1.80增加到10周的19.82±2.38;股薄肌中Ⅰ型肌纤维百分率从移植后6周时的10.91±1.80增加到10周的15.48±2.00.肌肉移植后6周时两块移植肌中Ⅰ型肌纤维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0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织化学从正常变化转为去神经后3周时降低或消失,肌肉移植后又逐渐恢复.组织形态学为肌肉移植后通过肌细胞再生逐渐恢复.结论同型肌纤维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后Ⅰ型肌纤维分布多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功能恢复亦为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

  • 采用相似肌纤维型的骨骼肌移植治疗小儿前臂Volkmann挛缩

    作者:褚先秋;李名扬;薛黔;何正华

    目的采用相似肌纤维型的骨骼肌移植治疗小儿前臂Volkmann挛缩.方法以肌球蛋白ATPase法研究4具小儿尸体前臂(双侧)的肌纤维型.选用相似肌纤维型的骨骼肌移植治疗小儿前臂Volkmaln挛缩8例.结果垂腕改善,可背屈45°;爪形手消失,可伸屈;手指功能恢复.结论应用相似肌纤维型的骨骼肌移植治疗小儿前臂Volkmann挛缩,方法简单可行,疗效满意.

  • 改良骨骼肌肌纤维分型ATP酶染色方法

    作者:章涛;张潜;胡锡阶;薛黔;陈代雄

    目的 采用经作者改良的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方法,观察其对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染色效果.方法 取8μm厚度SD大鼠胸肌及肱二头肌冰冻切片,用含40g/L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5min;Tris洗液漂洗后置预孵育液中室温下孵育15min;Tris洗液中漂洗2次,置孵育液中于37 ℃恒温水浴摇床中振摇孵育60min;10g/L氯化钙洗3次后置20 g/L氯化钴液中3min;蒸馏水冲洗,于10 g/L硫化铵液中孵育3min;自来水冲洗3min,常规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SD大鼠胸肌和肱二头肌经改良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后均可清晰地显示出明亮色白的Ⅰ型纤维和幽暗深褐的Ⅱ型纤维.结论 改良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方法具有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化和肌纤维分型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在骨骼肌相关研究中借鉴应用.

  • 颈后深部肌肉纤维类型的分布

    作者:郭云良;刘晓萍;陈伯华;夏玉军;谭金山

    ①目的研究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的组织化学特征和生理作用.②方法应用肌球蛋白ATP酶(ATP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法,观测了大鼠(4只)、家兔(4只)和正常人(4例)颈后深部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用VIDAS图像分析仪测量其横切面积.③结果 ATP酶染色,颈后深部肌肉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横切面呈多边形或椭圆形.在大鼠、家兔和正常人,Ⅰ型纤维的数量和横切面积均显著大于Ⅱ型纤维.大鼠、家兔和人Ⅰ型和Ⅱ型纤维的横切面积依次增大.AChE染色,染色颗粒呈长椭圆形,其数量和面积以家兔较大,人次之,大鼠小.④结论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Ⅰ型纤维多于Ⅱ型纤维,对维持颈段脊柱的生理姿势和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9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