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四肢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研究

    作者:李志义;薛黔

    目的为查清人四肢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和直径. 方法用死后24h内男性尸体5具(年龄21~28岁),分别取双侧上、下肢29块肌共48块肌组织,作恒冷箱冰冻横切片.以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用网形测微尺测量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和直径. 结果人四肢不同骨骼肌的肌纤维粗细各不相同,其平均横切面积范围在1 780~4 760μm2之间,平均直径为47.6~77.9μm;上肢肌肌纤维的平均横切面积明显比下肢肌的小;同一肌内两型肌纤维的平均横切面积有一定差异,大多数上肢肌的Ⅱ型纤维比Ⅰ型大,而下肢肌中,大腿肌均显示Ⅰ型纤维比Ⅱ型大,小腿肌则多为Ⅱ型纤维比Ⅰ型粗大,但48个标本中仅有7个有显著性差异;肌内不同亚部或浅、深区的肌纤维横切面积也存在差异,但各肌表现不一. 结论人四肢不同骨骼肌具有各自不同的肌纤维,其横切面积的大小与肌的功能适应密切相关,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相对大小的变化在肌功能适应方面仍具有一定作用,肌内不同部分的肌纤维大小的差异表明肌内局部生理功能有所不同.

  • 制动对兔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形态的影响

    作者:倪国新;成海平;苏力;唐军凯

    目的:比较4周的制动对兔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湿重及两种肌纤维截面面积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差异与制动时间间的关系.方法:将试验动物一侧后肢制动4周后,分别测量两种肌肉的湿重;将肌肉作恒冷箱冰冻横切片,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pH 9.4),测量两种肌纤维的截面面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制动4周后两种肌肉的湿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比目鱼肌湿重下降31%,腓肠肌湿重下降29%.比目鱼肌中Ⅰ型纤维的截面面积下降了27%,腓肠肌中Ⅰ型和Ⅱ型纤维的截面面积分别下降了35%和40%.结论:4周的制动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均显著性萎缩,两者的萎缩程度基本相同.

  • 下颌牵张成骨前后咬肌肌纤维型分布的研究

    作者:肖文林;尚伟;张岱尊;李宁毅

    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前后咬肌肌纤维型的改变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8只成年健康杂种狗于全麻下下颌骨左侧切开骨皮质,安放牵引器于下颌骨切开两侧.术后1周行牵张,每次0.5 mm,每日2次,共3周.牵张完成后,将牵引器螺杆固定,保持牵张距离8周.

  • 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对兔咬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刘玉生;柳大烈;杜本军;郑健生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对骨骼肌形态和组织学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2,4,8,12和24周观察,每只实验兔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另一侧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作自身对照,另取5只正常白兔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用B超测松弛状态下咬肌厚度,完整切除双侧咬肌称咬肌湿重,并留取部分肌组织做切片进行HE染色、ATP酶染色和NADH-T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四唑还原酶)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的给药侧咬肌湿重减轻,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咬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给药侧咬肌萎缩程度逐渐加重,至第12周达到重,第24周时维持与第12周时相近似的水平.切片光镜检查显示给药侧咬肌肌纤维面积减小.ATP酶和NADH-TR染色见给药侧咬肌Ⅱ型肌纤维减小,Ⅱb型纤维更加明显,Ⅰ型纤维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与自身对照侧咬肌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肉毒杆菌毒素A有肯定的诱导肌萎缩的作用,其肌萎缩主要为Ⅱ型肌纤维,对Ⅰ型肌纤维无明显影响.

  • 实验大鼠斜方肌肌纤维型组成及分布研究

    作者:章涛;张潜;王正义;薛黔;陈代雄

    目的 探讨大鼠斜方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和分布,借以了解该肌功能.方法 取成年SD大鼠斜方肌升部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8μm厚),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其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结果 SD大鼠斜方肌经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后可明确分出2种肌纤维型,即白色的I型纤维(慢缩纤维)和深褐色的Ⅱ型纤维(快缩纤维),2种肌纤维在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计数其I型纤维占(48.8±6.9)%, Ⅱ型纤维比例为(51.2±6.9)%,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大鼠斜方肌2型肌纤维所占比例均等,与其维持颈背部姿势的作用一致.

  • 切除性腺对大鼠骨骼肌形态及肌纤维型的影响

    作者:张树渤;刘绍壮;马晓凯;陈要武

    [目的] 观察切除大鼠性腺对骨骼肌形态及肌纤维型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通过建立切除性腺实验动物模型,利用大体解剖、肌球蛋白ATP酶组化法及图像分析仪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切除性腺后,雄性大鼠的体重、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比目鱼肌的肌重及各肌肌纤维型比例无明显变化;但雌性大鼠的体重(307.83±36.07) g,胫骨前肌及趾长伸肌的肌重分别为(0.5292±0.0547)、(0.1287±0.0136) g,胫骨前肌中Ⅰ型肌纤维所占的比例(0.1658±0.03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除雌性大鼠卵巢对其体重、骨骼肌重及肌纤维型比例有一定的影响.

  • 人类鱼际肌的肌纤维型分布

    作者:马晓凯;刘绍壮;应福其

    取5例(男4,女1),21~37岁,死亡后12h内的人体两侧手鱼际肌组织50块,用肌球蛋白ATP酶法,系统研究了各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结果表明:人类鱼际肌中I型(慢缩)纤维的平均百分率在59%~67%之间,平均为62%显著高于上肢其它各肌群I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P<0.05).鱼际肌的深、浅层间,多数肌I型纤维百分率接近.左、右侧别比较,除拇收肌横头右侧者显著高于左侧外,其余肌均未见显著的I型纤维侧别差异,结合肌电图和拇指功能,对这些差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 实验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观察

    作者:李祁伟;周永德;吉士俊

    目的:通过脊柱侧弯动物模型,观察脊柱侧弯对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的影响, 探讨肌纤维型分布不对称现象的原因.方法:选用6~8周龄家兔36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各7只),3个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兔右侧肩胛骨与股骨之间用钢丝牵拉固定,制成脊柱侧弯模型.于固定后3,4,5个月分批处死,取其椎旁肌,用肌球蛋白ATP酶法染色,光镜观察肌纤维型分布并计数.结果:实验组脊柱侧弯角度从平均18°逐渐增至77.7°,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含量明显高于凹侧,且随侧弯角度增加而增加.凸侧椎旁肌Ⅱ型肌纤维含量低于凹侧,凹侧变化相反.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椎旁肌肌纤维型分布凸凹侧不对称现象为脊柱侧弯继发改变的结果.

  • 大鼠胸深肌GLUT4表达的肌纤维型特异性

    作者:张潜;章涛;陈代雄;柏树令

    目的:研究大鼠胸深肌不同肌纤维型的组成分布及其葡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差异,借以了解胸深肌功能.方法: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胸深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纤维分型后的切片进行GLUT4表达分析.结果:2种骨骼肌纤维在大鼠胸深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Ⅱ型肌纤维比例为(64.8±6.3)%,而Ⅰ型肌纤维仅占(35.2±4.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GLUT4主要存在于Ⅰ型肌纤维膜及包裹肌束的肌膜上,而Ⅱ型肌纤维膜表达不明显.结论:大鼠胸深肌以Ⅱ型肌纤维为主,偏重于力量和速度型肌;Ⅰ型肌纤维膜的GLUT4表达高于Ⅱ型肌纤维,表明前者葡萄糖摄取能力高于后者.

  • 骨骼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王奕;张淑红;罗佳滨;许晶

    目的: 研究骨骼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特性.方法: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组化技术所显示酶的活性强度.结果:不同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SDH和Ache的活性反应不同.结论:上述结果证实了骨骼肌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

  • 大鼠胸浅肌肌纤维型组成及其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特征

    作者:章涛;陈代雄;张潜;王正义;薛黔

    目的:研究大鼠胸浅肌不同肌纤维型的组成分布及其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差异,了解该肌功能.方法: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胸浅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肌纤维分型后的切片进行GLUT4表达分析.结果:大鼠胸浅肌经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后可明确分出明亮色白的Ⅰ型纤维和幽暗深褐的Ⅱ型纤维,2种纤维在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Ⅰ型纤维比例为(52.6士6.3)%,Ⅱ纤维为(48.4士5.7)%,两者比例均等.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显示,GLUT4主要存在于包裹肌束的肌膜和Ⅰ型纤维膜上,而Ⅱ型纤维膜表达不明显.结论:大鼠胸浅肌两型纤维比例均等,属耐力兼速度型肌;Ⅰ型纤维膜的GLUT4表达高于Ⅱ型纤维,表明前者葡萄糖摄取能力高于后者.

  • 家兔小腿三头肌亚部化研究

    作者:张潜;薛黔

    目的:探讨家兔小腿三头肌的亚部划分及该肌的功能.方法:Sihler肌内神经染色法;肌构筑法;肌纤维分型法.结果:从肌内神经的走行进一步证实兔腓肠肌外侧头3个亚部的假设.肌构筑研究显示腓肠肌外侧头慢行时以远端的中间亚部活动为主,快行时有近端的内、外侧亚部更多参与.肌球蛋白ATPase分型研究表明腓肠肌外侧头的3个亚部和腓肠肌内侧头均以ⅡB型纤维居多,比目鱼肌以工型纤维占绝对优势.结论:Sihler染色法划分骨骼肌亚部更直观、可靠;腓肠肌外侧头外侧亚部以产生力量,内侧亚部以发挥速度为主;腓肠肌内侧头主要是维持膝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的稳定性;比目鱼肌的功能在兔表现不明显.

  • 脊柱侧凸椎旁肌肌纤维不对称性分布的研究

    作者:吴亮;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

    目的对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肌纤维分布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分三组,特发性脊柱侧凸组:20例,平均年龄15.3岁,平均Cobb角为56.8°,顶椎位于T7~12°其中Cobb角>50°11例,Cobb角≤50°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组:11例,平均年龄13.9岁,平均Cobb角为66.7°,顶椎位于T7~12°对照组:取10例非脊柱侧凸病例作为对照.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取顶椎区两侧椎旁肌,对照组取非病变区两侧椎旁肌,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含量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凹侧(P<0.05),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异(P>0.05),特发性脊柱侧凸组中Cobb角>50°的病例凸侧Ⅰ型肌纤维含量显著高于Cobb角≤50°的病例(P<0.05).结论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肌纤维分布不对称系继发性改变.

  • 大鼠肱二、肱三头肌肌纤维型组成及分布研究

    作者:张潜;章涛;王正义;薛黔;陈代雄

    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分别对成年SD大鼠肱二、肱三头肌长头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染色分型研究.发现大鼠肱二、肱三头肌长头均可分出两型肌纤维,即Ⅰ型纤维(慢缩纤维)和Ⅱ型纤维(快缩纤维),并且两型肌纤维在两肌中均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仪计数肱二头肌长头以Ⅱ型纤维占绝对优势,肱三头肌长头则以Ⅰ型纤维为主.提示大鼠肱二头肌为力量兼速度型肌,而肱三头肌则为耐力型肌,主要参与维持肢体姿势.

  • 大鼠胸深肌肌纤维型的组成及分布

    作者:章涛;张潜;薛黔;柏树令

    目的 探讨SD大鼠胸深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和分布,借以了解该肌功能.方法 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胸深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结果 大鼠胸深肌经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后可明确分出2型肌纤维,即明亮色白的Ⅰ型纤维(慢缩纤维)和幽暗深褐的Ⅱ型纤维(快缩纤维).并且.两种纤维在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仪下计数Ⅱ型纤维达到65%±6%,而Ⅰ纤维仅占35%±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大鼠胸深肌以Ⅱ型纤维为主,属于力量和速度型肌.

  • 肉毒神经毒素A诱导兔咬肌萎缩及其组织形态学研究

    作者:刘玉生;柳大烈;杜本军;郑健生

    目的探讨肉毒神经毒素A诱导兔咬肌萎缩及对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取5只共10个咬肌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25只进行肉毒素诱导咬肌萎缩试验,一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毒素A(B组),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S组).试验组25只动物分5组,分别进行2周、4周、8周、12周和24周试验,于试验结束时用B型超声测两侧咬肌厚度,切除两侧咬肌称其湿重,并留取部份肌组织做切片进行HE染色、三磷酸腺苷(ATP酶)染色和还原型辅酶Ⅰ还原酶(NADH-TR)染色,光镜下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N组与S组咬肌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咬肌厚度和湿重测量显示B组咬肌厚度和湿重减少,与N组和S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咬肌萎缩程度逐渐加重,至第12周达到重,第24周时维持与第12周时相等的水平.切片光镜检查显示肌纤维面积减小.ATP酶和NADH-TR染色见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减小,Ⅱb型纤维更加明显,Ⅰ型纤维无明显变化.结论肉毒素A有肯定的诱导肌萎缩作用,其肌萎缩主要为Ⅱ型肌纤维,对Ⅰ型肌纤维无明显影响.

  • 大鼠腓肠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及分布

    作者:张潜;章涛;王正义;薛黔;陈代雄

    目的:探讨SD大鼠腓肠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和分布,借以了解该肌功能.方法: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腓肠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结果:SD大鼠腓肠肌经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后可明确分出2型肌纤维,即明亮色白的Ⅰ型纤维(慢缩纤维)和幽暗深褐的Ⅱ型纤维(快缩纤维),并且,2种纤维在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仪计数Ⅱ型纤维比例达(72.2±6.8)%,而Ⅰ纤维仅占(27.8±2.4)%,前者占绝对优势(P<0.01).结论:SD大鼠腓肠肌以Ⅱ型纤维为主,属于力量兼速度型肌.

  • 家兔小腿屈伸趾肌群肌纤维型增龄变化研究

    作者:罗怀香;薛黔

    目的 使用NADH-TR染色探讨家兔屈伸趾肌群在增龄过程中肌纤维型的改变.方法 健康家兔24只,根据家兔年龄段划分为:幼年组(4周)、青年组(12月)、中年组(24月)、老年组(36月)共4个组.取肌腹中部横切片作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结果 4周组能分辨出Ⅰ、ⅡA和ⅡB三型肌纤维;36月龄组的Ⅱ型肌纤维尤其是ⅡB型肌纤维构成比减少,Ⅰ型肌纤维呈增加趋势,出现小角化肌纤维和肌纤维类聚现象.结论 随着增龄家兔骨骼肌三型肌纤维的分布逐渐改变,骨骼肌萎缩以Ⅱ型肌纤维为主.

  • 大鼠腹外斜肌肌纤维型组成及分布研究

    作者:张潜;章涛;王正义;薛黔;陈代雄

    目的 探讨大鼠腹外斜肌的肌纤维型组成和分布,借以了解该肌功能,并为运动训练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平台.方法 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对成年SD大鼠腹外斜肌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分型研究.结果 SD大鼠腹外斜肌经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后可明确分出2型肌纤维,即明亮色白的Ⅰ型纤维(慢缩纤维)和幽暗深褐的Ⅱ型纤维(快缩纤维),并且,2种纤维在肌内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仪下计数Ⅱ型纤维达到(84.8±5.3)%,而Ⅰ纤维仅占(15.2±2.1)%,前者占绝对优势(P<0.01).结论 SD大鼠腹外斜肌以Ⅱ型纤维为主,除了起保护腹腔脏器作用外,还参与力量和速度运动.

  • 骨骼肌肌纤维生后发育及肌纤维类型的发育

    作者:罗怀香

    骨骼肌是人体大的运动器官,骨骼肌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骨骼肌是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且各种类型的肌纤维具有不同的收缩性质.生后发育过程中肌纤维型的构成对骨骼肌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回顾文献,本文就骨骼肌生后发育,肌纤维分型进行综述.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