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O-MAR技术在头颈CT检查中去除口腔内金属伪影的应用评估

    作者:温齐平;张滨;潘俊;樊文鑫;哈婷婷;常天静

    目的:探讨金属伪影去除技术(Orthopedic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O-MAR)在头颈CT检查中去除口腔内金属伪影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选条件选取2014年1月~12月间在我院行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同时口腔内含有钛金属补牙材料植入物的患者65例,扫描后对图像分别进行O-MAR技术重建(A组)与常规技术重建(B组)。以双侧咬肌作为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比较两组ROI的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SD值;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位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同侧咬肌(z=-6.06,P<0.05);对侧咬肌(z=-4.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评分结果A组平均分较B组高(χ2=34.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图像测得的SD值结果:同侧咬肌(t=-9.34,P<0.05),对侧咬肌(t=-4.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双侧咬肌测得的SD值结果(t=1.48,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双侧咬肌测得的SD值结果(t=5.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MAR能有效减少高原子序数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下颌支截骨术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廖进民;陈海芳;李忠华;王兴海;钟世镇

    目的:进一步探讨咬肌区浅层的组织结构,为临床行下颌截骨术避免损伤咬肌区的重要结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8例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或明胶墨汁,解剖观测咬肌区浅层的组织结构.结果:咬肌区浅层由浅入深的组织层次是:皮肤、皮下组织、SMAS、腮腺咬肌筋膜、咬肌、咬肌下间隙和骨膜.咬肌表面横行结构有面神经颧支、面横动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它们距离下颌角分别为(5.8±0.5)cm、(5.2±0.5)cm、(5.1±0.6)cm、(4.3±0.5)cm、(3.3±0.8)cm、(0.9±0.5)cm和(-0.8±0.4)cm;离角前切迹的距离分别为(6.7±0.6)cm、(5.6±0.6)cm、(5.6±0.7)cm、(4.7±0.5)cm、(3.5±0.7)cm、(1.2±1.0)cm和(-1.0±0.2)cm.该区的动脉供应来源于颞浅动脉、面横动脉、颈外动脉、面动脉和咬肌动脉.结论:行下颌支截骨术时,应熟悉下颌支浅层的组织层次及咬肌浅层横行结构的布局,以免造成误伤.

  • 高频超声诊断右侧咬肌肌疝一例

    作者:胡亚飞

    患者男,40岁,因右面颊部包块半年入院检查,于右面颊部见大小约2.0 cm×2.0 cm的包块,质软,活动度差,压痛不明显,做咬合动作时包块明显增大,向外凸起.

  • 咬肌与颅面形态的关系

    作者:罗金超;归来;朱敬民

    目的 探讨咬肌与颅面形态之间的关系,了解咬肌体积与邻近骨骼结构的大小及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要求改变脸型者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测量,人体测量,头部正位、侧位和下颌骨曲面断层X线检查,测量并计算咬肌体积(MsV),测量头长(HL)、头宽(HB)、面长(FL)、面宽(FB)、下颌角间宽(IB)、下颌骨体长(CL)、下颌角切线长(MAL)、下颌角角度(JA),计算颜面形态指数FI(FL/FB)、头颅指数C(IHB/HL).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MsV与HL、HB、FL、FB、IB、CL、MAL、JA、FI、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sV与JA呈明显负相关,与CI、MAL、IB、FB、HL呈明显正相关,与CL、FL、HB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咬肌肥大可能是方脸面型的成因之一,是影响面型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咬肌 颅面形态 方脸
  •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咬肌厚度的变化

    作者:李敏;归来;刘剑峰;黄绿萍;张智勇

    目的 观察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咬肌形态的变化,为下颌角肥大矫治手术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超声成像技术对10例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的受术者行双侧(20侧)咬肌厚度测定,测量时间为术前及术后半年,于受术者肌肉松弛状态下分别在3个不同平面(A平面:口角与耳垂连线所在平面;B、C平面分别为与A平面平行,跨度为1 cm的上下两平面)测量咬肌的大厚度,观察比较咬肌厚度变化.结果 A平面咬肌厚度术前平均值为(1.168±0.155)cm,术后平均值为(1.133土0.176)c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平面咬肌厚度术前平均值为(1.215±0.178)cm,术后平均值为(1.108±0.210)c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平面咬肌厚度术前平均值为(1.223土0.192)cm,术后平均值为(0.979±0.118)c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咬肌厚度减少值平均为(0.244±0.121)cm,术前术后减少百分比平均为(19.22±7.785)%.结论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近角区咬肌可发生明显萎缩,轻、中度下颌角肥大者可单纯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无需切除咬肌.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5例

    作者:赵继志;戴晴;杨佩英;刘文阁

    目的寻求保守治疗咬肌肥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国产注射用A 型肉毒毒素(BTX_A)对5例咬肌肥大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4例双侧咬肌肥大每侧注射剂量为50 U/1ml,1例单侧肥大注射剂量为60 U/1ml。结果 5例均治疗有效,其中4例对面型改变表示满意。5例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为3~9个月,肥大未见复发。结论 BTX_A治疗咬肌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疗法。

  • 软组织修复法改善面部轮廓

    作者:丁祥生;王长会;魏翠娥;郭妤;祁佐良

    目的 探讨用中面部软组织修复法改善面部轮廓的效果.方法 应用A型肉毒毒素咬肌内注射,使咬肌萎缩、变薄,同时经口内入路摘除部分颊脂垫,及必要时行面颊部皮下脂肪抽吸.结果 临床治疗36例均获得良好的瘦脸效果,面部轮廓改善显著,经6~12个月随访,效果稳定.结论 面部软组织修复法改善面部轮廓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轻、康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

  • 咬肌、翼内肌与下颌角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永成;原林;李建辉

    目的探讨咬肌、翼内肌在下颌角肥大形成中的作用,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利用CT测量面宽、下颌角角度和咬肌、翼内肌厚度、宽度,并探讨以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咬肌厚度与下颌角点间距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与下颌角角度也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翼内肌厚度与下颌角点间距无相关关系(P>0.05),与下颌角角度无相关关系(P>0.05).对角度大于110°与小于110°两组进行分组t检验,结果两组下颌角角度、下面宽、咬肌厚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翼内肌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咬肌厚度是影响面部宽度的重要的原因,咬肌相对翼内肌的过度发育可能是下颌角肥大形成的主要因素,下颌角肥大整形术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 山羊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的变化

    作者:李敏;GUI Lai;高清;XU Yong-cheng;于波;刘文阁

    目的 观察山羊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咬肌的形态变化,为临床下颌角肥大矫治手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10只成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单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术;B组行单侧下颌骨咬肌剥离术,各实验组另侧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各组山羊咬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小节长度.结果 A组术后1、2、3、6个月咬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1个月时咬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3、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咬肌肌小节长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肌小节长度恢复正常;B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时咬肌肌小节长度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时肌小节长度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后咬肌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截骨术对咬肌功能并无明显影响,对于轻、中度下颌角咬肌肥大者,无需去除部分咬肌,既可达到术后美容效果,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新生儿小舌小颌畸形伴悬雍垂肥大一例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季易;陈海妮;邹继军

    1 一般资料患儿男,出生后7 h.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5月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体检:张口呼吸,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血氧饱和度为40%~70%.下颌小而后缩,张口后发现舌如蚕豆大小,悬雍垂粗大而阻塞呼吸(图1a~d),四肢未见异常表现,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

  •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一例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季易;陈海妮;邹继军

    1一般资料患儿男,出生后1d.出生后即发现脐部有肠管突出,外有羊膜包裹(图1).舌巨大突出于口外,娩出时即发现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给氧无改善,于2010年12月24日急转入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行CPAP吸氧,头部侧卧.急诊行脐膨出修补术(图2),术中顺利,术后患儿不能平卧呼吸,不能喂养,故下鼻饲管,3个月后呼吸仍无好转,而且口腔内伸不进奶头和勺子,无法喂养,故转入整形科治疗.检查:患儿哭闹时口唇发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平卧时血氧饱和度为60% ~ 80%.下颌小而后缩,舌巨大而突出于口外,脐部有瘢痕,耳有皱褶(图3),四肢未见异常,双眼上下左右活动正常,能闭合,无上睑下垂,患儿哭闹时面部活动正常,咬肌有力,舌活动正常,哭闹时声音无沙哑,吞咽功能正常,但口水不能下咽,从嘴角流出.

  • 兔下颌角截骨后咬肌适应性变化

    作者:贾学峰;黄金龙

    目的 通过对兔下颌角弧形截骨后咬肌相关指标测定,研究咬肌在骨架缩短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3个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行左侧下颌角弧形截骨,右侧不手术作为自身对照.2、4、8、12和24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双侧咬肌总量称重.取双侧下颌角中点浅部咬肌,行HE、ATP酶染色.结果 左侧咬肌重量减轻与右侧差异显著,肌小节长度2周和4周术侧缩短,8周后恢复正常;部分肌纤维Ⅰ型向Ⅱ型转化;Ⅰ、Ⅱ型肌纤维面积左侧较右侧减小.结论 兔下颌角截骨术后肌小节长度、肌纤维转型、咬肌细胞面积发生相应变化,表明下颌骨架缩短后咬肌发生适应性的改建.

  • 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

    作者:陈林林;刘晓霞;谭伟兵;吴坚;张强

    目的 探讨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的方法 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2007年间应用蒂在后的颈阔肌肌皮瓣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共计6例.并就肌皮瓣的血供、设计、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本组6例随访2个月~1年,皮瓣全部成活,肌皮瓣术后的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较匹配,修复容貌效果满意.结论 颈阔肌肌皮瓣血运丰富,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腮腺咬肌区皮肤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

  • 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咬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聂嘉;姜涛;张建强;何惠明

    目的:研究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咬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操作对照组,依据处死时间每组再平均分为3、10、30、60d的四个亚组.采用人为降低大鼠牙冠高度的方法降低实验组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处死后取深层咬肌检测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值改变.结果: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后大鼠咬肌组织的Na+-K+-ATPase活性有所降低,在实验第30d时活性下降明显,但在实验第60d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已无显著性;Ca2+--ATPase活性则显示出与Na+-K+-ATPase活性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可引起咬肌组织的能量代谢障碍,但随着低位咬合状态持续时间的延长,能量供应可得到恢复,过度的能量消耗得到缓解.

  •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导致咀嚼肌损伤的自然恢复观察

    作者:马良;胡敏;孙振宇;陈华

    目的:观察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导致咀嚼肌损伤的自然恢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成9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固定5min,不上机.C组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固定于"2000"型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1Gz离心旋转5min.其余各组+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ec,间隔时+1 Gz离心60sec,连续5次/d,4d/wk,共4 wk.A、B、C、D组离心处理后次日断头处死,其余各组分别于离心处理后1、2、4、8、12周后次日断头处死,各组动物分别取咬肌和颞肌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A组、B组和C组颞肌和咬肌未见异常.D组颞肌和咬肌肌纤维的电子密度规律性分布较差.肌间线粒体肿胀,基质电子密度降低、出现髓样结构、致密结构或空化.E组颞肌和咬肌肌纤维肌节完整,肌原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嵴多而长,肌纤维膜无异常.F、G、H、I组肌纤维结构未见异常.结论:持续性高+Gz重复作用导致大鼠颞肌和咬肌的损伤能很快得到自然修复.

  • 模拟失重后再超重对猴咬肌细胞SERCA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宫文婷;牛忠英;汤楚华;郑燕华;司少艳;张建中;包博;陈宇晖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后再超重环境对猴咬肌细胞SERCA1a、 SERCA2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猕猴2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模拟失重(B组),模拟超重(C组),失重后再超重分别为+11Gx/270s(D1组)、+13Gx/230s(D2组)、+15Gx/200s(D3组)和+13Gx/230s恢复第10d(D4组)。实验期间,各组喂养条件相同,在实验结束后动物恢复第2d(A、 B、 C、 D1、 D2、 D3组)和恢复第10d(D4组)处死取材,组织置于液氮中保存。采用常规方法制作冰冻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猴咬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使用RT-PCR方法检测猴咬肌细胞SERCA1a、 SERCA2a mRNA的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对照组猴咬肌细胞结构正常;实验组咬肌细胞胞膜边界模糊不清,间质增宽;模拟失重后再超重组肌细胞肿胀,偶见细胞核呈扁平状,移位胞浆中央。采用RT-PCR检测发现,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猴咬肌细胞SERCA1a mRNA表达均增强, SERCA2a mRNA除D4组外,其他实验组表达增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2、 D3组与B组相比, SERCA1a mRNA表达升高,差异显著(P<0.01); D2、 D3组与C组比较, SERCA1a mRNA表达增强,有显著差异(P<0.01); D4组与D2组比较, SERCA1a、 SERCA2a mRNA表达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失重、模拟超重和模拟失重后再超重环境均可造成猴咬肌细胞组织形态学不同程度地改变,并可引起SERCA1a、 SERCA2a mRNA表达增强,其中模拟失重后再超重恢复第10d咬肌细胞组织形态学趋于正常结构, SERCA1a、 SERCA2a mRNA表达呈恢复下降趋势。

  • 模拟失重对大鼠咬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凯;牛忠英;王睿;张建中;司少艳

    目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咬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拟失重1w组,模拟失重2w组,模拟失重4w组和正常对照组.4组大鼠的饲养条件相同,分别于实验第1w、第2w和第4w处死大鼠,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大鼠咬肌组织病理学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第1w、2w和4w,对照组大鼠体重为328.67±15.65、330.00±12.38和326.33±15.88,实验组大鼠体重分别为274.50±41.66、295.00±19.92和288.84±22.41,后者大鼠体重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1w组大鼠咬肌部分肌纤维溶解、粗细不均,横纹不清晰;其他各实验组肌纤维横纹清晰,无明显肌纤维溶解破坏现象.透射电镜下观察,1w组大鼠咬肌肌原纤维溶解,Z线不连续,线粒体重度肿胀,基质密度降低,线粒体嵴减少,严重者可见空泡化;2w组大鼠线粒体轻度肿胀,肌原纤维周围线粒体数目增多;4w组大鼠咬肌线粒体未见明显肿胀.结论:模拟失重可导致大鼠咬肌发生可逆性的损伤.

  • 束缚应激对大鼠咬肌区域痛觉敏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林文青;张旻;赵寅华;李强;王舰;陈永进

    目的 研究束缚应激对大鼠咬肌区域痛觉敏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inal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Vc)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心理应激与口颌面痛的相关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1、3、5、7、9、11、14d组,每组10只;各应激组束缚应激相应时间后评价模型有效性;建模成功后检测大鼠咬肌区域机械性痛觉阈值的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c中c-fos蛋白、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 束缚应激能引起大鼠咬肌区域机械性痛觉阈值下降,其中应激7、9、11、14d组大鼠咬肌区域机械性痛觉阈值[(0.071±0.011)、(0.059±0.020)、(0.052±0.011)、(0.033±0.011)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0.120±0.025)N](P<0.05).应激1d组大鼠c-fos阳性神经元数[(1 050±129)个/mm2]比对照组[(550±129)个/mm2]显著升高(P<0.05),持续至应激1周后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应激7、9、11、14d组大鼠GFAP表达(4.3±1.0、4.5±0.6、4.6±0.5、4.8±1.3)均较对照组(2.0±0.8)显著升高(P<0.05).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咬肌区域机械性痛觉阈值下降,并活化Vc内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提示Vc内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能在束缚应激致大鼠咬肌区域痛觉敏感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叉神经节嘌呤能P2X4受体参与(牙合)干扰致大鼠咬肌痛觉过敏的研究

    作者:徐啸翔;曹烨;丁婷婷;傅开元;谢秋菲

    目的 研究(牙合)干扰后大鼠三叉神经节嘌呤能P2X4受体(purinergic P2X4 receptor,P2X4R)的表达变化,探讨(牙合)干扰致大鼠咬肌痛觉过敏的外周受体机制.方法 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固0.4 mm金属冠建立(牙合)干扰,空白对照组大鼠不施加(牙合)干扰.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空白对照组及(牙合)干扰3、7、10、14 d组大鼠(每组5只)三叉神经节P2X4RmRNA表达水平.利用咬肌神经元逆行标记结合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咬肌神经元表达P2X4R的比例(分组及样本量同前).于(牙合)干扰7d大鼠右侧咬肌注射0.1、10、125、250、500 μmol/L P2XR广谱抑制剂[2',3'-O-(2,4,6-trinitrophenyl) adenosine-5'-triphosphate,TNP-ATP,每种浓度5只],以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为阴性对照(5只),于(牙合)干扰前、注射前、注射后30及60 min测试咬肌机械反应阈值.结果 (牙合)干扰7d组大鼠双侧三叉神经节P2X4R mRNA表达((牙合)干扰侧:5.98±3.56;非干扰侧:5.06±2.88)均较空白对照组((牙合)干扰侧:1.00±0.26;非干扰侧:0.94±0.21)显著上调(P<0.01),同时咬肌神经元P2X4R的表达比例[(牙合)干扰侧:(81.7±1.5)%;非干扰侧:(82.9±2.3)%]均较空白对照组[(牙合)干扰侧:(64.3±6.3)%;非干扰侧:(67.7±5.8)%]显著升高(P<0.05).注射10、125、250、500 μmol/L TNP-ATP 30 min后(牙合)干扰大鼠注射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均较注射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牙合)干扰致大鼠咀嚼肌痛觉过敏与支配咀嚼肌三叉神经P2X4R表达水平升高相关.

  • 开颌和闭颌肌群的肌纤维类型及转化

    作者:刘文静;刘静

    开颌和闭颌肌群是与下颌运动相关的肌肉的总称.开颌肌群包括翼外肌和舌骨上肌群,主要参与开口运动;闭颌肌群包括颞肌、咬肌和翼内肌,主要参与闭口运动.开颌和闭颌肌群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复杂的下颌运动并发挥多种功能,如咀嚼、吞咽、语言等.

14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