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K7/CK20、MUC6、RARα在各类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斌;王鲁平;李琳

    目的 探讨CK7、CK20、MUC6、维甲酸受体(RARα)在各类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鉴别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7、CK20、MUC6、RAR α在44例增生性息肉(HP),45例传统锯齿状腺瘤(TSA),11例广基锯齿状腺瘤(SSA)中的表达情况,并以结直肠管状腺瘤、腺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CK7阳性率HP为45.4%, SSA为36.4%,TSA为22.2%.CK20在结直肠各组病变中阳性率均较高,表达无差异.统计学分析显示,HP与TSA比较CK7的阳性率差异显著.MUC6的阳性率在SSA中为36.4%,HP中为4.5%,TSA中为11.1%.RAR α的阳性率在HP中为38.6%,SSA中为81.8%,TSA中为62.2%.统计学分析RAR α的阳性强度在HP和CRC中差异显著,在各型锯齿状病变间则差异不显著.结论 CK7(+)对鉴别HP和TSA有一定意义;MUC6(+)有助于SSA的确诊;RARα在锯齿状病变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强度比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减弱,但对各类锯齿状病变的鉴别意义不大.

  • 山东省胃癌高发区人群胃黏膜肠化的预后与标记物表达

    作者:张阳;张联;潘凯枫;游伟程;李吉友

    目的:在山东胃癌高发区人群中观察增生型和普通型肠化的预后转归,结合分子标记物的检测比较其进展为异型增生或胃癌的危险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增生型和普通型肠化进展为异型增生或胃癌的危险性.进展组(n=27)的肠化病变选自1992-2001年对山东胃癌高发区的随访研究,对照病例(n=60)随机选自无进展的肠化病变.根据Padova国际分型,将所选肠化病变重新分为增生型和普通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2,MUC5AC,MUC6,Ki-67在不同肠化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增生型肠化进展为异型增生或癌的危险性为普通型肠化的7.23倍(95%CI2.59-20.20).MUC5AC,pS2与肠化进展为异型增生或胃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27(95%CI 0.10-0.73),0.33(95%CI0.12-0.90).Ki-67标记指数在进展组中明显高于未进展组(28.5%±14.3% vs 16.4%±9.8%,P<0.01).MUC5AC表达阴性的增生型肠化进展为异型增生或胃癌的危险性上升为10.40倍(95%CI 2.99-36.21).MUC6的表达在进展组中略高于未进展组(OR=1.56,95%CI 0.53-4.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生型肠化进展为异型增生或胃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型肠化.肠化病变的病理分型如同时结合Ki-67,MUC5AC,pS2等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将有助于评估其预后转归.

  • MUC6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关联

    作者:高芳;秦金东;马立聪;刘得利;李晶晶;贾彦彬

    目的 探讨MUC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0794282、rs10794279、rs11246386、rs10751638、rs11826309、rs10794359与非贲门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TaqMan)法对288例非贲门胃癌患者(病例组)和281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所检测的6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Haploview软件被用来构建单体型,分析MUC6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的关系时,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两组SNP rs10794282、rs10794279、rs10751638、rs11826309、rs10794359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携带SNP rs11246386 T等位基因者罹患胃癌的风险降低(OR=0.842,95%CI:0.736~0.962);CT和TT基因型对非贲门胃癌有保护作用(CT vs CC:OR=0.857,95%CI:0.604~1.215;TT vs CC:OR=0.297,95%CI:0.135~0.655).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rs10794359-rs11826309(模块1)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但分析结果显示:各单体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MUC6 SNP rs11246386 位点与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相关,是一种保护因素.

  • 胃和肠表型标记物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斌;周晓军;陈洁宇;孟奎;石群立;马恒辉;陆珍凤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组织中MUC2、MUC5AC、 MUC6和CD10的表达,探讨胃和肠表型标记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方法:对104例进展期胃癌进行MUC2、MUC5AC、 MUC6和CD10的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胃癌分为四种类型. 结果:黏蛋白MUC2、MUC5AC、 MUC6和CD10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6%、68.3%、61.5%和19.2%.黏蛋白MUC5AC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P<0.05);未分化型胃癌中黏蛋白MUC6的表达高于分化型(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0.01);CD10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脉管侵犯有明显相关性(P<0.01);黏蛋白MUC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104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胃型(G型)、胃肠混合型(GI型)、肠型(I型)和未分类型(U型)胃癌分别为37.5%(39例)、42.3%(44例)、16.3%(17例)和3.8%(4例).G型中未分化型胃癌比例明显高于I型(P<0.01);GI型胃癌中侵及浆膜层和浆膜外者高于G型胃癌(P<0.01);TNM分期中,ⅢB和Ⅳ期在GI型胃癌中高于G型(P<0.05);G型、GI型和I型胃癌在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上均无差异(P>0.05).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胃和肠表型有助于判断不同类型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 黏蛋白(MUC1、MUC2、MUC5AC和MUC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庄婷;薛梅;房爱菊;管冰心;梁艳;王志蕙;王妍;孟斌

    目的 检测黏蛋白(MUC1、MUC2、MUC5AC和MUC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20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应用组织芯片以及免疫组化等技术对黏蛋白家族成员MUC1、MUC2、MUCSAC和MUC6进行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MUC1在89.4%的被检测病例中表达.MUC1高表达的乳腺癌病例更倾向于具有低组织学级别、雌激素受体(ER)阳性、无淋巴结转移等特点.MUC1的亚细胞定位,即胞浆伴胞膜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MUC2的阳性率很低,仅为4.3%.MUC5AC与MUC6在患者标本中的表达率分别是42.0%和22.2%.除了MUC5AC与低级别导管癌、ER阳性有关,以及MUC6与HER-2呈正相关外,与乳腺癌其他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UC1在大多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都有表达,而MUC2、MUC5AC及MUC6的表达率则相对较低.MUC1的异位表达可能是潜在的预后不良因素.

  • MUC6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高芳;秦金东;马立聪;刘得利;李晶晶;贾彦彬

    目的 探讨MUC6基因的常见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者2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pylori的感染情况;TaqMan法对6个Tag-SNP进行基因分型;评估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体型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 所有检测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在H.pylori感染阳性和阴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H.pylori感染无关联,各单体型在H.pylori感染阳性和阴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6基因的常见SNP可能在H.pylori感染的发生中不起主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