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电刺激下的人体增强研究进展

    作者:潘子奇;朱秉泉;刘静

    近年来,许多研究探索人类记忆、学习、情绪调控等认知功能、感知功能、运动功能的神经电刺激增强.脑机接口可用作更精细化的神经电刺激,它的信息读写性能提升也得到研究.非侵入式刺激以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为代表,实施较为便捷,但是在长期有效性和刺激精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侵入式刺激方式以脑深部电刺激(DBS)、迷走神经刺激(VNS)为代表,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刺激具备高精度特性,但是在增强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上存在限制.对以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人体增强研究的局限和发展趋势进行评论.

  • 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对脑组织中促细胞存活蛋白激酶Akt的影响

    作者:王舒;陈娟;王泽芬;刘安纯;黄虎翔;夏光明;万芪;李刚

    目的 探讨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刺激对大鼠脑组织中促细胞存活蛋白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刺激组,采用不同电压参数刺激后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Akt在Ser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即代表Akt的激活水平).结果 中等强度电场刺激明显升高Akt磷酸化水平,并长时间维持(P<0.05).结论 非接触性经颅直流电场刺激可增强Akt激活化水平.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1例成人癫痫患者亚临床痫样放电有效性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作者:罗雯怡;丁晶;彭伟锋;吴魁东;汪昕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1例成人癫痫患者的亚临床痫样放电(SE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附文献回顾.方法:患者女,27岁,曾患West综合征,目前无临床发作,但合并精神发育迟缓及亚临床痫样放电.患者接受连续5d,每天一次2.0mA,20 min的tDCS,刺激部位为双侧额区.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脑电图(EEG)表现和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即刻EEG相较基线,双侧额区多棘慢波下降了61.6%,全导阵发性棘、尖慢复合波轻度升高了7.0%;治疗后4周EEG相较基线,双侧额区多棘慢波下降了47.3%,全导阵发性棘、尖慢复合波下降了33.3%.治疗后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中行走及交流功能有小幅提高.结论:tDCS可降低本例成人癫痫患者的局灶多棘波及全导阵发性棘、尖慢复合波等亚临床痫样放电,并且小幅改善患者的行走、交流功能.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大山;史慧颖;刘威;邱江;范丰慧

    已有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成果揭示,抑郁症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结构和功能受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无创脑刺激,选取前额叶皮层作为刺激区域,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来治疗抑郁症,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改善受损的认知功能,疗效明显且持久稳定。针对tDCS在抑郁症治疗研究中的问题,未来可从有效性、个体差异以及预防干预等六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期tDCS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更为广泛地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