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肤恶性混合瘤伴小汗腺汗孔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周晓峰;闫庆国;郭新建;苟笑丹;韩静绮;冶俊玲;张海燕;王丰梅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混合瘤( malignant mixed tumor,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8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皮肤MMT伴小汗腺汗孔癌(eccrine porocarcinoma,EP)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进行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4岁.双手多发皮疹4年,3处病变切除送病理检查.病变大小0.5~2.2 cm.左小指和右小指病变为皮肤MMT伴EP.右手环指病变为典型的EP 组织学形态.皮肤MMT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浸润性生长,血管壁侵犯.腺上皮形成单层或双层腺管,伴中-重度细胞不典型性、多形性和核分裂象增加,不伴肌上皮的腺管呈汗管癌结构.肌上皮形成黏液、软骨样基质,软骨细胞伴中度不典型性. EP由可见胞质内空腔和管样及鳞状分化的基底样细胞构成,且异型性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示MMT腺管结构的腔面上皮细胞角蛋白(CK)7、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CD117阳性,肌上皮S-100蛋白、CK5/6和p63表达,基质细胞S-100蛋白表达.需与化生性癌、恶性肌上皮瘤和不典型皮肤混合瘤等鉴别. MMT局部复发、转移率高.保障切缘阴性的外科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辅助性放、化疗效果有限.结论 皮肤MMT伴EP 罕见.诊断依靠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临床经过不可预知,充分外科切除后需长期随访.

  • 小汗腺汗孔癌

    作者:吴亚桐;常建民

    报告1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女,63岁.右小腿肿块2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团块位于表皮内,部分细胞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核分裂象增多,肿瘤细胞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界限清晰,肿瘤内可见管腔结构.肿瘤细胞PAS染色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示上皮膜抗原(EMA)表达阳性.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癌.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癌
  • 皮脂腺痣并发小汗腺汗孔癌1例

    作者:张名望;郝飞;杨希川;周村建;翟志芳

    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因头顶部丘疹逐渐增大50年,结节6个月,于2014年11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0年前发现头顶部右侧较多淡黄色丘疹,无痛痒,随年龄增长皮损增大增多,并融合成块.6个月前斑块表面出现一结节状新生物,生长迅速,表面破溃、流脓.患者既往有肺心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哕音,心脏听诊无异常,全身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头皮右侧可见2 cm×5 cm类椭圆形黄色粗糙斑块,其上无毛发生长,斑块中央可见一乒乓球大类圆形红色结节,表面粗糙呈疣状,基底有蒂(图1),表面可见黄色或血性分泌物,有黑褐色痂.

  • 小汗腺汗孔癌

    作者:芦洁;刘洁;方凯;刘跃华

    患者女,78岁.主诉:右足踝外侧黑色肿物30年,破溃不愈3个月.现病史:患者自诉30年前右踝外侧出现一孤立的绿豆大的黑色丘疹,稍突出于皮面,期间皮损轻度瘙痒,反复搔抓、出血、结痂,未予诊治.3个月前皮损无明显诱因剧烈瘙痒,搔抓后表面破溃、出血、糜烂、不愈合.多家医院诊断为“皮肤感染”予口服及外用抗生素治疗,皮损未见好转且逐渐增大,红肿持续加重,于2014年4月22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足踝外侧一约1.0 cm×1.5 cm淡红色圆顶状隆起性肿物,境界清楚,表面糜烂,少量淡黄色渗液,皮损质韧,基底部暗红色(图1A),皮温不高.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癌
  • 小汗腺汗孔癌1例

    作者:吴婷婷;王涛;刘跃华;晋红中;方凯

    患者女,78岁.左小腿红褐色斑块8年.皮损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内及真皮浅层可见汗孔瘤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块和管腔结构,肿瘤细胞胞核有异型性及不典型的核丝分裂.免疫组织化学示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根据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癌.手术切除后规律随诊.

  • 皮脂腺痣并发小汗腺汗孔癌1例

    作者:杜宇;许飏;刘涛;黎昌强;熊霞

    患者男,39岁.左侧头皮、面部丘疹、结节、斑块39年,部分菜花样隆起1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面部前额斑块病理片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层皮脂腺明显增生.菜花样增生物病理片示真皮可见一个或多个上皮肿瘤细胞团,呈巢索状;肿瘤细胞团内见多角形、核位于细胞中央的的鳞状细胞样瘤细胞和舍丰富的糖原且细胞膜清楚的浅染瘤细胞,核分裂相多,有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浸润真皮及皮下,可见局灶有导管分化.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结节混合性CK(细胞角蛋白)阳性,肿瘤内导管结构EMA(上皮膜抗原)强阳性,PAS染色可见胞浆内糖原染色阳性.根据I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皮脂腺痣并发小汗腺汗孔癌.

  • 小汗腺汗孔癌5例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马锦媛;刘宇;高天文;李春英

    目的 了解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7年4月-2015年8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6.8岁,中位年龄69岁,平均病程1.5年.皮损部位:鼻部1例,颞部1例,下肢3例.临床表现多为结节及斑块,多数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疼痛、糜烂及破溃.皮损组织病理可见排列紧密的团块状嗜伊红鳞状样细胞或基底样细胞,分布不典型,团块中央可见导管分化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治疗上应早期予以手术切除皮损.若无转移病灶则预后较好.

  • 瘢痕继发小汗腺汗孔癌1例

    作者:刘久利;陈杨鑫;杨顶权;尤立平;张晓艳;白彦萍;笪冀平;佟杰

    患者女,72岁.右耳前面部皮肤出现肿物伴渗血50天.60年前右耳前肿物处曾有外伤后破溃史,愈后留有瘢痕(7.0cm×5.0cm),50天前该处皮肤被耳环钩破,后结痂,但痂皮常被擦破,可见出血.皮肤科情况:瘢痕中间可见一圆柱状蚕豆大斑块,呈暗红色,基底部有红晕,表面凹凸不平,周边有渗血,结黄痂和血痂.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细胞从表皮向真皮浸润性生长,可见细胞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相,部分区域可见导管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示导管样结构EMA和CEA阳性.诊断:瘢痕继发小汗腺汗孔癌.

    关键词: 瘢痕 小汗腺汗孔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