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附子、乌头中毒致心律失常9例救治体会
2006-08-2007-05,我院收治因服用含附子或川乌头、草乌头中药制剂后引起心律失常患者9例,现将救治体会浅述如下.
-
刘玉洁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经验
刘玉洁为河北联合大学教授,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从医30余载,致力于内科临床工作及学术研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诊疗特色,特别是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有独到见解.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兹将刘教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经验总结如下.
-
参冬宁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43例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慢性心力衰竭常见的表现之一,室性期前收缩又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达70%以上,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急症[1].目前,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可加重心力衰竭,故可供临床选择的药物很少.2012-01-2014-01,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冬宁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43例,并与常规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20例疗效观察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门诊和住院以心悸、胸闷为主诉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心悸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心电图常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2],而中老年人多有心脏病史.临床上少数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表现,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不伴有心脏器质病变者可影响生活质量,伴心脏器质病变严重患者可导致猝死[2].2008-03-2014-12,笔者应用安心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20例,并与稳心颗粒治疗130例对照观察,如果如下.
-
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与QT间期关系
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如心房纤颤)的基础上.而病理性的期前收缩,尤其是频发和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如室性期前收缩连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在T上的室性期前收缩,演变为室速及室颤的可能性很大.胺碘酮是临床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之一,该药对QT间期的影响目前存有争论.其对心脏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研究观察口服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QT间期的变化及其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评价
射频导管消融(RFCA)已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治疗的常规,而临床上多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针对病因改善基础病变,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少期前收缩次数,临床试验表明无论室性期前收缩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药物治疗均不尽人意[1,2].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RFCA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适应证得到适当放宽,且RFCA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研究采用RFCA治疗顽固性室性期前收缩,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观察
大面积脑梗死(large cerebral infarction,LCI)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自主神经张力下降,引起多系统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常见,这也是LCI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78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心率震荡(HRT)变化进行分析,探讨HRT对大面积脑梗死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
Lasso电极标测消融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17例分析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可无需处理.但仍有许多患者临床症状非常明显,因此反复就诊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来说,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射频消融(RFCA)手术,其中RFCA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常规消融方法是采用双大头标测定位,或用4极电极辅助单大头电极定位,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近年来,我们采用Lasso电极标测对1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进行RFCA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随访表明,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震荡与心功能、室性期前收缩提前率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新的病理生理现象-心率震荡现象(HRT),在冠心病猝死者HRT明显减弱或消失;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是心脏性死亡的高发人群,DCM患者中是否亦存在HRT减弱或消失?
-
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对右心室流出道结构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RVOT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2011年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RVOT起源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0例,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及术中精确定位,分析室性期前收缩对RVOT结构的影响.结果 射频消融术前RVOT直径为(31.76±3.33)mm,术后6个月为(30.93±2.68)mm(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VOT直径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呈正相关(r=0.484,P<0.05).RVOT间隔部来源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为(157.69±18.33) ms,游离壁来源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为(179.23±16.05)ms(P<0.01),QRS时限与来源部位相关(r=0.566,P<0.01).室性期前收缩QRS时限与RVOT直径无相关性(r=0.097,P>0.05).结论 RVOT来源室性期前收缩经射频消融治疗后,RVOT直径有减小的趋势,其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呈正相关,与室性期前收缩形态无相关性.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1].随着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的增高,心律失常发生率亦增高,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亦有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增加病死率[2].因此,寻求疗效好且不良作用少,长期使用不增加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长期研究的重点.经络理论为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展现了新的前景.我们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梗死型室性期前收缩揭示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胸闷20余年,持续性胸疼15小时于2007年3月13日来院就诊,意识清楚,表情痛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3次/min,律齐无杂音.继往高血压史20余年,高达160/100 mm Hg,第1次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梗死型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在V1~V3呈QR型,而且有顿挫,STV1~V6抬高),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酶:肌酸激酶413 U/L,肌酸激酶同工酶46.6 U/L,肌钙蛋白I阳性.
-
卧位性室性期前收缩1例
患者,男,40岁,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年于2009年10月31日在我科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图1).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患者自诉多年来一直未觉不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查出,曾多次就诊:经抗链"O"、血沉、类风湿因子、心脏彩色超声、血常规、心肌酶谱、电解质等多项检查未发现心脏实质性改变,给于胺碘酮0.2 mg,每日2次,口服,2天后,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图2).不服药1个星期后,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从未觉不适.遂嘱患者采取坐位姿势做心电图,心电图结果未见异常.
-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误诊为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6岁.主因胸部不适,喜出长气1周来诊.查心电图,P波为窦性: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可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QRS波前虽可见P波,但为窦性,且P-R间期<0.12 s,代偿间歇期完全.并可见此种宽大畸形QRS连续出现3个.
-
室内差异传导揭示隐匿性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1例
患者,男性,77岁,因间歇性心悸,呼吸困难12年,近日心悸气短加重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7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心率80次/min,心律不规整,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X线胸片显示左心室向左下扩大,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内径扩大(长轴切面前后径61 mm,短轴切面前后径55 mm),左室壁增厚(二尖瓣水平切面10 mm),室间隔9 mm,运动幅度低且不协调,收缩期增厚率降低,左室侧壁、下壁运动幅度均降低.
-
Hoter检测到耦联间期极短室性期前收缩致猝死1例
患者,男,40岁.家在外地出差来石,因过度疲劳发作性胸闷、气短,于2000年11月15日11时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主诉2天来胸闷、气短,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每次持续3~5分钟,自行缓解.查体:血压120/80 mm Hg(1 mmHg=0.133kPa),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既往无冠心病史.
-
Carto-3指导下左心室分支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及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i tachycardia,VT)的心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左心室分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6例,其中 PVC 5例,VT 31例,在 Carto-3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5例PVC 患者射频消融成功率100%,31例 VT 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复发,终成功34例,成功率94.4%。结论 Carto-3指导下行分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实性心率震荡现象影响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对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影响.方法 置人冠脉支架的62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0)及震荡斜率(TS)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周TO和TS两项指标均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TO明显减低,TS指标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脉支架植入术对心率震荡指标有影响,冠心病患者的TO、TS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
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室性早搏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2月~2007年4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64例老年室性早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口服,胺碘酮0.2 g每日3次口服,7天后胺碘酮减为每日2次,维持量为每日0.1~0.2 g.对照组单纯予胺碘酮口服,用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4%,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合用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地塞米松、泼尼松引发的室性早搏
1病例资料男,20岁.因受凉、感冒、发热、流涕、周身乏力在当地卫生所就诊,予清热退火药物口服,2日后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点,入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6.8℃,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90/54 mmHg.全身皮肤均见出血点,眼睑充血,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两肺呼吸音粗,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活动时疼痛,但无明显活动受限.诊断:过敏性紫癜(药物性).予青霉素钠800万单位、利巴韦林500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地塞米松针10 mg入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