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头为主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举隅

    作者:关秀莉

    乌头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有逐寒凝、回阳气、蠲痹痛之功,善治胸腹、肢节疼痛等证.用乌头配伍方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现录医案4则如下.

  • 乌头毒副作用研究

    作者:李冬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药已经由原来的“偏方”,转变为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治疗手段,怎样才能把中医药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转变为现代生命科学能够公认的“语言”,是我国中医药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乌头为例,借此简单介绍了中医的理论体系,并且通过对乌头毒副作用的研究,分析和阐述了产生毒副作用的机制以及如何防止中药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侵害.乌头的主要成分是乌头碱,这种物质有毒,使用时须经过加工炮制以减低其毒性,入方药时又与其他药物相配伍制约其毒性,加之久煎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毒性,发挥其治疗作用,为科学解释中医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关键词: 乌头 毒副作用 研究
  • 子宫脱垂试试乌椒汤

    作者:韩平

    蜀椒、乌头、白芨各半两,上为末,以方寸匕,绵裹纳阴中,入三寸,腹中热易之.一日一度,明旦乃复着.七日愈.听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所有的妈妈都是骄傲地幸福着.可是随之而来的“月子病”却令很多妈妈们头疼不已,子宫脱垂就是其中之一.生过孩子后,阴道口扩张,加上在分娩过程中,盆腔肌肉松弛,子宫很容易就移出原来的正常位置.

  • 子宫脱垂不用怕

    作者:王凤岐

    蜀椒、乌头、白及各半两,上为末,以方寸匕,绵裹纳阴中,入三寸,腹中热易之.一日一度,明旦乃复着.七日愈.幸福并痛苦着听到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所有的妈妈都是骄傲地幸福着.可是随之而来的"月子病"却令很多妈妈们头疼不已,子宫脱垂就是其中之一.生过孩子后,阴道口扩张,加上在分娩过程中,盆腔肌肉松弛,子宫很容易就移出原来的正常位置.

  • 乌头、半夏配方外敷对合并神经损伤的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王卫娜;李弋;郝丹;郝洪

    目的 探讨乌头、半夏配方对外敷动物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0只,手术方法建立胫骨骨折实验模型后,对照组任其自然愈合,实验组动物每天两次外敷乌头、半夏煎液,连续28天.骨折前及骨折后1周、2周、3周拍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3周末处死,行弯曲试验及病理切片检查、股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载荷水平以及大弯矩水平均明显增加P <0.05,愈合情况明显良好P<0.05,股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乌头、半夏配方对外敷动物骨折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速度和质量.

  • 乌头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

    关键词: 乌头 治疗
  • 045 长叶乌头根中的脯氨酰内肽酶抑制剂

    作者:

    关键词: 乌头 脯氨酰
  • 360乌头块茎炮制品中的去甲二萜类生物碱化合物

    作者:

  • 066乌头花芽中新的生物碱8-O-cinnamoylneoline的毒性和止痛活性

    作者:

  • 栽培乌头子根的大小对其生长及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

    关键词: 栽培 乌头 成分含量
  • 乌头半夏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作者:许皖;张建美;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半夏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半夏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条件。初步认为生川乌与生半夏1:2配伍为实验的禁忌条件,对心、肝、肾组织的损害大,各高、中、低剂量组(相当于临床成人剂量的45倍、10~15倍、3~6倍)之间无差异,就其煎煮方式而言,合煎液比合并液的毒性强;由于乌头与半夏有不同的炮制品种,即使在相同的比例下进行实验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例方面尚不能归纳其适宜条件。而给药时间、煎煮方式方面的研究较少,很难从少量的实验中总结归纳出宜忌条件。笔者认为乌头半夏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即对乌头半夏这一反药组合配伍应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探析以期终阐明乌头与半夏的配伍实质,为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运用起到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 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作者:郭岩松;许皖;钟赣生;张建美;柳海艳;欧丽娜;刘佳;赵桐;王思睿;修琳琳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的条件为:制川乌或制附子配伍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而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禁忌条件为:生川乌瓜蒌合用时,瓜蒌相当于临床大剂量的0.03~6倍,(生川乌一般外用不内服无法进行比较)草乌与瓜蒌1:1,生附子与瓜蒌1:1,生川乌与瓜蒌1:1;生川乌或生附子配伍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乌头瓜蒌反药组合是否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不能一概而论,宜忌条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条件下较难确定某一个条件是适宜的条件还是禁忌的条件,本文归纳出的宜忌条件仅供参考。随着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十八反”的宜忌条件也会更加丰富和充实。

  • 乌头贝母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作者:许皖;张建美;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初步认为乌头及其所属的炮制品与川、浙贝母各剂量组(接近临床成人用量的2~16倍)配伍;生草乌与浙贝母、制川乌与川贝母1:1比例配伍的合煎剂均为实验的禁忌条件,制川乌与川贝母3:1配伍、生川乌与浙贝母在1:1~1:13的区间内配伍的合煎剂为实验的可能适宜条件。笔者认为乌头与贝母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对乌头贝母这一反药组合配伍应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探析,以期终阐明乌头与贝母的配伍实质,为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运用起到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 附子乌头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效比较

    作者:柴玉爽;王玉刚;花雷;张聿梅;肖新月;詹宏磊;雷帆;万红娇;林瑞超;邢东明;杜力军

    目的:从毒效角度出发,比较附子、乌头、草乌不同炮制品及提取物的毒性,为研究和应用这些生药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以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急性死亡率,心电影响阈剂量来观察毒性,以镇痛及其抗室颤来观察其药效.结果:从急性毒性看,白附片和黑顺片毒性较小,其大给药剂量均为20.529·kg-1.盐附子毒性较大,LD50为11.301 g·kg-1.结合相关活性综合考察,临床安全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草乌毒性较大(LD50 292.38 mg·kg-1),经炮制后毒性明显减小,约降低70.32倍.结论:附子、乌头炮制后起到了减毒存效的作用,而草乌炮制后则表现为毒效同时降低.

  • 药用植物乌头净制机制研究

    作者:吕永磊;李珊;李向日;李飞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乌头净制的机制.方法:以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双醋型生物碱的含量;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母根、子根、须根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11.20,11.70,18.40 mg·g-1;酯型生物碱含量分别为4.41,3.33,8.24 mg·g-1;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之和分别为0.90,1.07,2.18 mg·g-1;多糖含量分别为60.60,98.20,61.80 mg·g-1.结论:母根、子根、须根主要化学成分类别没有明显区别,但含量有差异;须根的3种双醋型生物碱含量之和是母根的2倍多,<中国药典>规定除去须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关键词: 乌头 净制 生物碱 多糖
  • 乌头霜霉病病原物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胡亮;王婷;李娜;欧洪;王光志

    目的:建立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为乌头种苗检疫及栽培环境土壤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真菌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病原菌DNA,采用真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的rDNA-ITS区间序列进行扩增,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回收纯化并进行序列测定,并将测得的ITS序列同GeneBank中搜索到的相关ITS序列进行比较,运用DNAMAN比对出特异序列片段,利用特异序列片段通过Primer Premier 5.0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建立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快速PCR检测方法.结果:从Primer Premier 5.0设计的8对引物中筛选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引物对L1 A/L1B,该引物能够从乌头霜霉病病原菌DNA扩增出670 bp的具有检测价值的明亮条带,利用该引物也能够检测出乌头种苗、成株以及栽培土壤是否存在乌头霜霉病原菌.结论:筛选出的引物对L1 A/L1B能够快速、简便、有效地检测出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建立的方法能用于对乌头种苗霜霉病的提前检测或检疫.

  • 乌头全植株各组织部位粗多糖含量的动态差异性考察

    作者:欧水平;王森;郑琴;胡鹏翼;陈振华;杨明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乌头不同组织部位中粗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采收期乌头母根、子根、须根、茎、叶的粗多糖含量.结果:乌头全植株各组织部位粗多糖含量顺序为子根>母根>须根>叶>茎,地下部分含量>地上部分,6月4日子根粗多糖含量高,6月18日茎、叶、须根粗多糖含量较其他采收期高,6月18日与7月3日母根粗多糖含量接近.结论:该研究初步探索了乌头各组织部位粗多糖的动态变化,为乌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乌头萜类生物合成代谢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张大燕;文欢;王伟;彭成;高继海

    目的:对乌头的6个器官组织,主根、侧根、茎、叶、花、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研究参与其萜类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挖掘其功能基因.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测序、组装得unigenes,与公共数据库NR,Swiss-Prot,GO,COG,KOG,KEGG比对、注释以获得差异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参与萜类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56 967 635条Clean Reads(28 254 174 300 bp),经序列合并拼接后获得103 337个unigenes,通过核苷酸和蛋白序列等方面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中37.31%(38 554个unigenes)与其他生物的已知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通过功能分类研究和代谢途径分析(KEGG)获得参与萜类合成158个unigenes(编码5个关键酶).结论:这些发现的基因将为乌头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 乌头叶面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乌头霜霉病相关性

    作者:李娜;胡亮;王婷;欧洪;王光志

    目的:以四川江油栽培乌头为研究对象,探索乌头叶面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乌头霜霉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病害等级的乌头霜霉病叶片,摇床震荡与超声结合的方法提取乌头叶面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乌头叶面细菌,真菌数量.结果:乌头霜霉病发病情况与环境温度相关,患病乌头叶面细菌,真菌数量相较于健康乌头都有所增加,且叶面其他真菌数量随着病害程度的逐渐加重而呈现出较有规律的逐渐增加趋势.结论:乌头霜霉病在其生长期的3月末至5月末发病迅速,且日平均气温15 ~20℃比较适宜乌头霜霉病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乌头叶面真菌数量的变化与乌头霜霉病病害程度呈正相关.

  • 乌头叶面细菌、真菌DGGE分析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作者:李娜;胡亮;王婷;欧洪;王光志

    目的:筛选并优化适用于分析乌头叶面细菌、真菌多样性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实验条件.方法:采用Touch Down-PCR技术扩增乌头叶面细菌16 S rDNA V3区域和真菌18 S rDNA~5.8 S rDNA序列,利用该扩增产物对乌头叶面细菌、真菌DGGE电泳条件进行优化.采用DGGE垂直电泳法筛选凝胶变性梯度,时间间隔法优化电泳时间.结果:乌头叶面细菌DGGE佳分析条件为变性剂梯度30% ~65% (Gel 10%),电泳温度60℃,电压120 V,电泳时间7h.乌头叶面真菌DGGE佳分析条件为变性剂梯度25%~45% (Gel 8%),电泳温度60℃,电压120 V,电泳时间10 h.结论:利用以上优化条件能有效分离乌头叶面细菌16 S rDNA V3区及真菌18 S rDNA ~5.8 S rDNA序列,为乌头叶面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PCR-DGGE分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196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