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学检测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分布,世界人口的3%即大约1.7亿人为丙肝感染者,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丙肝感染率为3.2%[1].
-
我国高质量丙肝诊断试剂及第三代国家标准参比品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是新近发现的与输血有关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根据"八·五"期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正常人群中丙肝病毒(HCV)携带者情况的调查,抗HCV流行率在1.35%~5.89%之间,平均为3.2%.在高危人群中携带率更高,有报道称在有些地方的献血员中其丙肝感染率大于50%,丙型肝炎病毒现已成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阻断丙肝病毒的传播,保护人民健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管理探讨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被艾滋病毒感染的情况.针刺伤是导致临床护士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1].有文献报道,由针头、刀片、缝针、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相应病原感染率为0.25%~30%,我国是乙肝大国,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2].丙肝感染率已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流行态势的高危人群也向社会扩展.因此,加强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安全从业具有很大的意义.
-
感染科护士如何做好生物防护
感染科是各种传染病集中医治与护理的地方,护士因与患者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也较大[1].据资料统计我国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丙肝感染率约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