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市养老院护士关爱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市养老院护士的关爱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问卷,对北京市2所公立养老院的154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院护士关爱能力总分为(180.36±16.58)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外常模(P<0.01),87.66%的护士关爱能力总体处于低等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务、学历、有无子女是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养老院护士总体关爱能力水平较低,尤其是职务为普通护士、学历为本科、无子女的护士.应在教育和培训中强化护士关爱能力的培养,并呼吁家庭和社会营造关爱氛围.
-
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及关爱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及关爱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民办医学院校2013级护理本科新生253名,采用心理弹性量表、适应量表及关爱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总分分别为(2.56±0.68)分、(3.16±0.76)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关爱能力总分(5.04±1.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相关系数介于0.483 ~0.684(P<0.01或P<0.05).结论 民办院校护理本科新生心理弹性、适应及关爱能力密切相关,心理弹性越好,适应越好,心理弹性和适应越好,关爱能力越好;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弹性及适应水平,从而提升护生关爱能力.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592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得分平均为184.52分;是否结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生育、工作年限以及不同职称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的关爱能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能解释48.2%的关爱能力变异量,其中是否结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生育是主要的预测力,其解释量为41.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关爱能力整体偏低,仍待提高,需要家庭、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建议针对不同职称、学历、聘用形式的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通过为护士提供体验关怀、实践关怀的机会提高护士关爱能力.
-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系统性的关爱认知教育、关爱体验与关爱实践对一年级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武汉市某高校护理本科生中选取24名关爱能力得分低的一年级护理本科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试验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1次、每次120min的关爱能力干预活动.在干预前后,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学生关爱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关爱能力总分及理解、勇气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耐心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的关爱认知教育、体验关爱与实践关爱干预活动可加深护理本科生对关爱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关爱能力.
-
以儒家思想为向导的本科护生人文关爱能力培养策略
目的:对我院本科护生人文关爱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以儒家思想为向导的关爱能力培养策略,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级和2011级46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关爱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本科护生的各项关怀能力均分低于常模分值(P<0.05).结论:我校本科护生整体关爱能力偏低,教育者应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向导制定相关的人文关爱能力培养策略,加强护生的人文关爱教育是很有必要性的.
-
护理专业学生关爱能力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其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对江苏省5所医学院校或卫生学校的护生和3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影响因素有与母亲关系和护生的学历有关.结论:建议从关爱实践、关爱教育来培养关爱能力,关爱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参与.
-
体验式教学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体验式教学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护理系2006级本科学生<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课后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97.6%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有利于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树立整体护理观;97.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沟通、表达能力;98.4%的学生认为能引导换位思考,促进人文知识内化及关爱能力的生成.[结论]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
-
护生关爱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对策
[目的]分析护生关爱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培养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所医学院校和3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539名护生进行关爱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的调查.[结果]护生关爱能力与学历、同学关系、班级氛围相关;临床实习护生关爱能力耐心维度评分高于非临床实习护生;本科护生关爱能力总分、理解、耐心维度评分均高于大专、中专护生.[结论]影响护生关爱能力的因素主要为学历、同学关系、班级氛围;建议从课程设置中增加关爱的教育,增加临床实践活动,提倡榜样作用,塑造充满关爱氛围的学校和医院环境,以提升护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关爱能力.
-
ICU 护士关爱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关爱能力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中文版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169名 ICU 护士关爱能力现状。[结果]ICU 护士关爱能力总分为177.89分±20.91分(4.81分±0.57分),其中勇气维度得分高,认知维度得分低,处于低水平者占92.90%,高水平者占2.37%。认知和耐心维度得分低于国外常模(P <0.05),所在科室、学历、是否结婚及年龄对ICU 护士关爱能力产生一定影响。[结论]本院 ICU 护士整体关爱能力水平较低,需要在教育和培训中强化护士关爱能力。
-
护理学生关爱能力调查研究与培养途径探讨
[目的]了解护理学生(护生)的关爱能力现况,分析影响护生关爱能力的相关因素,为制订不同教育对象关爱能力的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对736名在校或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特别是成教本科护生的关爱能力评分高于大中专护生(P<0.05);临床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在耐心维度上评分显著高于未进入临床实习护生(P<0.05);与母亲关系融洽的护生的关爱能力在耐心、理解维度和总分评分显著高于与母亲关系一般或不融洽的护生(P<0.05).[结论]建议从实践关爱和教育关爱方面培养护生的关爱能力,并注重关爱环境的共同协同作用.
-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关爱能力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现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12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总分为(203.12±12.14)分,各维度得分为:理解(78.26±8.27)分,勇气(66.41±5.68)分,耐心(58.45±4.30)分.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总分为(14699±ll.76)分,各维度得分为:任务定位(25.52±4.77)分,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25.33±5.21)分,学生参与性(24.96±4.14)分,人际关系(24.54±5.20)分,创新性(23.59±3.54)分,个性化(22.87±3.26)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与其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509.结论 实习护生对医院的临床学习环境较满意,其关爱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与临床学习环境评价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
-
吉林省高专护生关爱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高专护生关爱能力现状,为探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CAI以及自编调查问卷对吉林省两所大专院校的214名高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高专护生CAI总均分为(169.78±15.49)分,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的均值分别为(70.90±9.75)、(48.27±9.12)、(56.15±6.56)分,均低于常模.非独生子女关爱能力总分、认知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5);不同性别的护生关爱能力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林省高专护生关爱能力偏低,护理教育者要加强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将来的护理服务质量.
-
“90后”实习护生关爱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90后”实习护生关爱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对合肥市6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的346名“90后”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90后”实习护生关爱能力总分为203.40±14.25。在关爱能力总分上,女护生高于男护生;本科生高于大专生和中专生,大专生高于中专生;班干部护生高于非班干部护生;与父母亲关系融洽者得分高于与父母亲关系一般者和与父母亲关系不融洽者;因自身兴趣选择护理专业者得分高于因父母或他人意见者及专业调剂者;三甲医院实习护生得分高于二甲医院实习护生。结论:“90后”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虽然优于“80后”实习护生,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建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培养护生的关爱能力。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关爱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对护士、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关爱能力进行测试,总结评价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关爱能力偏低,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结婚、生育对关爱能力产生主要影响.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病房护士关爱能力,需要医院、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参与,建议针对不同职称、学历、聘用形式的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通过为护士提供体验关怀、实践关怀的机会来提高护士关爱能力.
-
骨科护士关爱技能培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骨科护士实施关爱技能培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名骨科护士进行关爱技能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关爱能力评价( CAI)量表评价护士关爱能力,培训后护士将护理关爱技能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培训前后采用住院患者满意率调查表对30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价比较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培训后,骨科临床护士CAI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 P〈0.01),并且患者满意率亦明显高于培训前( P〈0.01)。结论:实施护理关爱技能培训有助于帮助护士提高临床护理关爱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
医学生关爱能力与感戴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高校医学生关爱能力与感戴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和感戴问卷对203名高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校医学生的感戴和关爱能力(r=0.590,P<0.01)及其理解维度(r=0.593,P<0.01)、耐心维度(r=0.510,P<0.01)、勇气维度(r=0.264,P<0.01)呈显著正相关;2)高关爱能力组学生的感戴水平显著高于低关爱能力组(t=9.679,P<0.001);3)关爱能力的理解维度和耐心维度对感戴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高校医学生的关爱能力对其感戴有重要影响。
-
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8人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法.在入科实习前、实习结束时应用职业认同量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并在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习结束时各量表评分与本组实习前及对照组实习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习结束时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叙事教育法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教学相长,促进理论和操作成绩的提高.
-
共情体验培训对新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共情体验培训对新上岗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285名新护士进行共情体验专题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及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包括患者角色体验模拟及共情体验课程.培训前后采用关爱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共情体验培训课程后,新护士的关爱能力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共情体验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关爱能力,可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
-
临床学习环境对实习护生关爱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学习环境对实习护生关爱能力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生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6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的346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总分为(203.40±14.25)分,各维度得分为理解(78.88±8.37)分、勇气(66.43±5.75)分、耐心(58.09±4.37)分.实习护生关爱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临床学习环境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人际关系、创新性、个性化及任务定位对关爱能力总分有积极影响(P<0.05,P<0.01).结论 实习护生关爱能力较以往有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升.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
-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现状,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对四川省4所医学院校579名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为189.72±19.57,在各维度中耐心维度得分高,勇气维度得分低;不同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关爱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四年级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均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仍需提高,建议从实践关爱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关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