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风病合并哮喘伴扩张性心肌病死亡一例

    作者:黄星;许磊;陈金妹;鲍叔达;朱黎丹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古老的慢性传染病,我们于 2004年 4月在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发现一例麻风病合并哮喘伴扩张性心肌病死亡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60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黄发强

    目的:探究佳的扩张性心肌病治疗方案,优化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12月内于我院进行扩张性心肌病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双盲法将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给予实验组患者以"美托洛尔治疗方案".从治疗有效性、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出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性心肌病治疗方面,"美托洛尔治疗方案"能够发挥出比"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更好的治疗效果,因而应该在临床领域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方面大力推广.

  • 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作者:莫红霖;马敬龙;王志禄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步数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步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运动耐受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沫;殷实;于艳丽;张明亮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14例D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HR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BNP水平、hs-CRP水平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的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差值>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PNN50)、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DCM患者的HRV及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扩张性心肌病24例X线诊断

    作者:申国光

    扩张性心肌病较为多见,现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具有大规模设备的医疗单位,采用高新影像技术及心内膜心肌活检,免疫学等检查,均能对本病做出诊断.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分析

    作者:李亚芹;刘文敏

    目的 观察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间期离散度(QTd)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射血分数以及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3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并通过心脏超声测量LVDED、射血分数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LVDED、及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扩张性心肌病病人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QTd与QTcd在LVDED轻度增大组与中度增大组及重度增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QTd及QTcd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LVDED呈正相关(P<0.05),LVDED越大,QTd及QTcd越大;同时与射血分数、室性早搏的恶性度高低呈正相关.

  • 倍他乐克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维琴;刘洪梅;王清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合并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扩张性心肌病合并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倍他乐克治疗组另外加服倍他乐克;两组治疗前后检查心肌耗氧指数(Kpa×b/min),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6月后,倍他乐克治疗组Kpa×b/min、LVE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合并中、重度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 螺内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王明军;云美玲;刘正旺;郑磊

    目的 观察螺内酯联和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螺内酯片和芪参益气滴丸,3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和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横径(LVDd).结果 两组心功能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持续静脉呋塞米和多巴胺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30例

    作者:袁继秀;王涛

    目的 探讨呋塞米和多巴胺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30例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呋塞米100mg、多巴胺10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依心率、血压、尿量、周围循环情况、呼吸困难程度、肾功能、电解质情况调节滴速.多巴胺1~5ug/kg/min、呋塞米5~20mg/h持续静脉滴注,每天-次,连用14天.常规吸氧、扩血管药物、强心药、ACE抑制剂等.所有患者治疗开始时记录体重,检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脏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用药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每天用药开始时10min测一次血压,平稳后2h测一次,直到用药结束.能下床的患者每天测一次体重.治疗后的第2天、7天、14天复查电解质及肾功能.治疗结束后,评价症状缓解情况,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心脏舒张末期直径,LEVF,测6min步行距离.结果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改善,体重减轻,尿量增加,血压平稳,电解质,肝肾功能无变化.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加长.结论 持续静脉应用呋塞米和多巴胺能明显改善扩展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

    作者:邓继光

    目的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围麻醉期管理的重点.方法 5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其中2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3例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加全麻.总结分析此类病人的麻醉方法和围麻醉期处理经验.结果 5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治疗关.痊愈出院.结论 对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应当以维护病人的心功能和心率和术后继续心功能支持作为围麻醉期管理为重点.

  • "换心人"健康生活13年

    作者:新华

    有啥别有病,如果是点小病也罢了,但要是你的"心"出了问题,你还能做什么?等待死亡,过好余下的时日,还是与命运拼争? 47岁的杨玉民13年前突患扩张性心肌病,在亲友都反对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做心脏手术的情况下,他毅然选择了走上手术台.13年了,他不但没有在死神面前倒下,反而健康地活着.13年来,他还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为儿子操办了婚事;自食其力,开快餐小吃店,运煤,做生意;甚至遭遇了一场车祸也平安无恙.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作者:吴非飞;罗羽慧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口服;B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C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30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和室性早搏改善情况.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另两组;B组与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且无明显致心律失常副作用.

  • 扩张性心肌病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李良;郑燕;李嵩岩

    扩张性心肌病系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栓塞为基本特征,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往往发生猝死,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3年来,笔者共诊治扩张性心肌病患者8例,取得一定效果,择1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朱某,男性,45岁,2009年9月10日初诊,门诊号34157368.患者因半年来感气喘、胸闷、乏力,活动后加剧,伴有阵发性心悸,并出现下肢浮肿,并进行性加重,以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 美托洛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1例

    作者:刘彩霞

    1 病例患者吴某,女性,72岁.2007年10月12日就诊.主因胸闷、憋气伴乏力间作4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等症,每次发作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此次入院时患者胸闷、憋气,同时伴有全身乏力、行动困难、动则喘息、汗出.查体:心率102次/min、律齐,血压120/65mmHg,舌暗红、苔薄,脉弦弱.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胸片示心脏明显增大.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NYHA).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治验
  • 郭维琴教授对扩张性心肌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作者:姜玉梅;陈会娟;邓乃哲;姬荣倩;陈世龙;王亚红

    郭维琴教授为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从师侍诊,郭师诊治心血管疾病,遣方用药颇具匠心,疗效显著,获益颇多,现将郭师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与同道共享.1 对扩张性心肌病病因病机认识扩张性心肌病以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可以是特发性,家族性和(或)遗传性,病毒性和(或)免疫性,酒精性和(或)中毒性,或伴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猝死.郭教授认为扩张性心肌病主要由于五脏阳气虚衰,水饮、瘀血互结而成.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改变与血清炎性因子之间的关系

    作者:管华玲;姜升阳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 )患者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改变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7例DCM患者(DCM组)和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47例DCM 患者中含NYHA Ⅱ级12例、NYHA Ⅲ级15例、NYHA Ⅳ级20例。测定上述人群RDW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RDW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患者血液RDW、hs‐CRP、TNF‐α及IL‐1β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分级组间比较显示,NYHA Ⅲ级及NYHAⅣ级患者血液RDW、hs‐CRP、TNF‐α、IL‐1β水平高于NYHA 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 患者中血液RDW与hs‐CRP、TNF‐α、IL‐1β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390、0.325,P<0.05)。结论血液RDW是评估DCM 患者心功能指标之一,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相关性。

  • 扩张性心肌病患儿血清脑钠肽、尿酸及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研究

    作者:陈竹雨;陈远崇;甄刚;张鸿清;李秀丽;孙孟雄

    目的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儿血清脑钠肽(BNP)、尿酸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DCM 患儿24例、健康体检儿童2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改良Ross心力衰竭分级计分方法将观察组分成不同Ross分级组,检测各组血清BNP、尿酸和PCT 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超声心动图主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BNP、尿酸和PCT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oss分级组BNP、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但PC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DCM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13,P=0.000),尿酸水平与DCM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89,P=0.002),PCT 水平与DCM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88,P=0.076);BN 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主要指标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扩张性心肌病患儿血清BNP、尿酸和PCT 水平改变明显,其中BNP、尿酸可能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与进展或预后情况的良好标志物.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生长抑素受体2表达变化及诊断意义

    作者:祝哲敏;刘红;吴金芳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血清生长抑素受体2(SSTR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52例DCM患者和同期6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SSTR2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两组血清中脑钠肽(BNP)水平,并结合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其他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STR2对DCM的诊断价值。结果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DCM患者,血清SSTR2与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仅SSTR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Ⅲ‐Ⅳ级患者SSTR2、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呈负相关关系(r=-0.53、-0.43,P<0.05),但是Ⅱ级患者仅SSTR2与LVEF呈负相关(r=-0.45,P<0.05)。ROC曲线显示,对于Ⅱ级患者,SSTR2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02,明显优于BNP的诊断曲线下面积(0.573)。结论 DCM患者血清SSTR2水平增高,与患者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和心力衰竭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心功能Ⅱ级的DCM患者,SSTR2相对于BNP ,灵敏度更高,能及时反映DCM 患者早期心功能不全,是一项具有潜力的生物学指标。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围术期的护理

    作者:范晓英;杨省利;马茹;李果林;王露;张莉亚

    目的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6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1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其护理过程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 1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全程治疗与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心电监护,监测起搏功能,预防伤口感染,重视卧位、饮食护理及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是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围术期护理的关键.

  • 单心动周期全容积成像对扩张性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评价

    作者:罗庆祎;丁云川;王庆慧;陈剑;尹帆;苏璇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四维超声心动图(sRT-4DE)评价扩张性心肌病(DCM)左室整体节段舒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探讨左室收缩功能对左室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DCM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均行sRT-4DE检查,通过左室分析软件获得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CM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增大(P<0.01),左室射血分数减小(P< 0.001),DCM组左室16节段的收缩不同步化指数、大时间差及收缩末球形指数增大(P<0.05);且DCM组左室16节段收缩不同步化指数、大时间差及收缩末球形指数均与LV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0.654、-0.625(均P<0.01).结论 sRT-4DE能够准确评价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减退可影响左室室壁运动的同步性.

514 条记录 21/26 页 « 12...1819202122232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