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2~2014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刊登的对照试验文献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2 ~2014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刊发的所有对照试验文献的统计分析,对中医基础性研究的现状及选题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人工检索及CNKI数据库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文献的作者数、第一作者单位、所属基金项目、是否为针灸/推拿类以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发表的对照性试验研究文献数及引文量逐年增长,但是针灸、推拿及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小.结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在中医基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有较稳定较高级别的作者群.中医药依然是中医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中医针灸、推拿以及多学科跨领域联合研究的潜力巨大.
关键词: 对照试验 文献分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通过对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患者发生ADR的性别与年龄、使用剂量、输液滴速及ADR发生时间、溶酶及既往过敏史、配伍用药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并对ADR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清开灵注射液二次开发达到安全、有效、质优提供理论基础.
-
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近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中国医院知识总库中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应用频数统计方法,统计符合标准文献的药物及药对频次.结果:检索出376篇文献符合标准,包括463味中药18个药对.使用频次高的前10位药物为透骨草、牛膝、红花、伸筋草、杜仲、川乌、草乌、海桐皮、威灵仙、乳香.药对总使用频次为768次,使用频次多的前10位药物为牛膝-当归、川乌-草乌、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伸筋草-透骨草、当归-川芎、五加皮-杜仲、桑枝-桂枝、威灵仙-羌活、三棱-莪术.结论: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及药对的主要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及强筋骨补肝肾为主.
-
304篇糖尿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94 ~2011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共收集合格文献304篇,其中中医治疗糖尿病140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6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血瘀证(44.29%)、气阴两虚证(39.29%)、阴虚燥热证(25.00%)、肾阴虚证(11.43%)、脾气虚弱证(11.43%)、阴阳两虚证(9.29%)、肾气亏虚证(7.86%)、阴虚火旺证(7.14%)、痰湿证(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是血瘀证(53.05%)、气阴两虚证(31.10%)、阴虚燥热证(17.07%)、阴阳两虚证(10.37%)、气虚证(8.54%)、脾肾两虚证(7.93%)、痰湿证(5.49%),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情况,即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为糖尿病的主要证型,治疗应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为主.由于现代糖尿病血瘀证明显增多,在发病中所占的比例高,其预防应注意调整身心状态、饮食清淡、保精养津.
-
输液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 探讨输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中国药学文摘(CPA )报道的148 例输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输液所致ADR 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半小时内发生.ADR 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论 应加强输液的应用监测,以减少严重ADR 的发生.
-
针灸治疗内科病证近十年文献分析
目的 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内科病证运用针灸治疗受到关注的程度.方法 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发表在国内医学网上的有关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将其分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和叙述性文献,确定其系数,以关注指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科病证单个病种关注指数排在前三的是中风、面瘫、眩晕,分别为2554、1425、959,关注指数排后三名的是狂病、阳强、瘿病,关注指数为0.系统分类以肝胆系统关注指数高为3312,气血津液系统关注指数低为31.结论 近十年来内科疾病的各个病种的关注指数有很大差异,其中单个病种针灸临床研究以中风、面瘫、眩晕多,而狂病、阳强、瘿病少.系统分类针灸临床研究以肝胆系统多,气血津液系统少.
-
名中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文献理论研究
目的:了解名老中医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现状,吸取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了2002~2012年公开发表的名中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体会等文献,终纳入分析的文献29篇,涉及26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对文中涉及的邪实因素、中医辨证治疗中各证型及用方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专家认为狼疮性肾炎病变过程中涉及邪实因素以热毒、瘀血、湿热出现频率高,三者分别占34.92%、30.16%及14.29%。②辨证分型中以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占有主导地位。③方剂使用频率排在前八位的分别为知柏地黄汤、犀角地黄汤、六味地黄丸、二至丸、清瘟败毒饮、真武汤、金匮肾气丸、参芪地黄汤。
-
关联规则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随着数据库和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并且终可理解的知识的过程[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中医药海量数据的知识发现,对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我国黄姜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黄姜(Dioscorea Zingibrensis.C.H.Wright)又称盾叶薯蓣、火头根,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种,分布在湖北、陕西、湖南、河南、四川、甘肃等省;是我国用来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原料薯蓣皂素的主要植物,也是我国薯蓣皂素含量高的植物.
-
"血瘀证诊断标准"文献引用情况分析
作为行业的诊断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笔者考察了该标准的应用情况,认为该标准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指出,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有必要对该诊断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
防治流感方药筛选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优势在SARS防治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流感,中医称之为时行感冒,属"疫疠"、"瘟疫"、"风温"等范畴.长期以来,中医对流感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些经验从理论、治法、方药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总结与梳理,是抗流感病毒方药研发的基础工作之一.据此,我们采用情报学研究方法,检索与分析了近20年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文献,以期对筛选防治流感方药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
-
鹿瓜多肽过敏反应15例文献分析
鹿瓜多肽(商品名:松梅乐、绵舒)是近年来骨科使用的新药,具有镇痛抗炎、促进白细胞生长和骨生成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疾病.随着临床用途的不断扩大,有关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为了研究其过敏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过敏反应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壮骨关节丸致肝损伤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壮骨关节丸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1993-2015年国内文献,收集壮骨关节丸致肝损伤15例,应用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壮骨关节丸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多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腻、皮肤瘙痒,尿色深如浓茶、皮肤及巩膜黄染.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 壮骨关节丸导致肝损伤的因果联系确切;该药处方无配伍禁忌及毒性药物,其肝损伤是可逆的,预后良好,建议临床应用该药应严格辨证,控制疗程;另外,建议该药的制剂工艺做适当修改,避免将乳香、没药等研成粉末,未经提取精制而直接做丸剂.
-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文献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目前仍然是严重危害中青年的疾病之一.随着循证医学的提出和发展,有必要对近年来国内各种医学杂志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其治疗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
复方丹参研究的文献分析
复方丹参是中医心血管临床运用较多的药物,其临床疗效肯定,运用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文献众多. 我们以复方丹参为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检索,检索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MM)>1994~2000年6月国内文献,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的文献包括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气雾剂等为主题词的文献,删除重复性文献及新闻报道性文献后的文献总量仍在1 170篇以上.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复方丹参研究文献分析1.1 文献分布概况发表于195种刊物上,文献量大于10篇的期刊统计见表1.
-
32例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89-2010年多种中文期刊中公开报道的有关舒血宁注射液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舒血宁注射液引起的ADR多发生于50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且有3例为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舒血宁注射液的ADR,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基于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的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通则规律的初步研究
骨科中成药组分复杂,多含药性峻烈及毒性饮片,药物安全窗口较窄,临床禁忌较多,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为探索骨科中成药安全用药的通则规律,提炼用药教育关键点,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以近80种本院常用骨科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检索策略,收集汇总来自164篇不良反应文献的237例案例,采用多维度的文献分析和个案荟萃防范,尝试确定骨科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的风险共性因素,建立不良反应/事件防范通则.包括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方面,无论内服或外用,皮肤过敏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循环、消化等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与药品所含毒性成分密切相关;部分药品存在隐匿而累积的肝肾损伤.②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方面,存在3个重要时间节点,用药30 min与患者特异体质相关、用药数月至半年与药源性肝肾损伤相关,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节点为7d,且呈现与药理作用相关的可预测型不良反应特征.③毒性因素对于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频度、广度、难易度)具有极端重要性.④特殊用药因素如联合西药、中药汤剂,超剂量超疗程用药、自我药疗等也需重点关注.综上,总结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防范的通则规律,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支持,为临床药师用药教育提供指导.
-
中国木本药用植物文献计量研究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我国1949-2007年在刊物上发表的16种主要木本药用植物研究文献从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研究对象分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木本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
-
藏药材常用品种及质量标准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目的:为藏药材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药典》、《部颁标准·藏药分册》、《藏药标准》及有关藏药专著文献为依据,对文献中收载的制剂及藏、青、甘、川、滇藏区藏医医疗机构、藏药制药企业实际生产使用的院内制剂、藏成药制剂等进行调查,对制剂处方中药材的品种、基原及其标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述标准和专著中收载的439个制剂、所调查的40家藏医医疗机构和藏药制药企业反馈的711个医院制剂和藏成药制剂处方中使用的药材共约502个品种,使用制剂数在10个以上的药材品种约154个,绝大多数为藏药特有品种;约416个药材品种有基原的文献记载依据,包括植物药287个、动物药78个、矿物药51个,共涉及到基原植物94科261属643种(含种下等级),基原动物35科52属61种(含种下等级);中医与藏医交叉使用的药材品种约122个,约80%的藏药材品种均产自于青藏高原藏区;约293个药材品种在上述标准中有收载,除《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作为藏药材收载的8个品种外,绝大多数品种的标准仅有[性状]、[鉴别]或[检查]项.结论:藏药标准工作应以常用藏药材品种为重点,特别应加强品种及其基原的调查整理、物质基础研究与民族医药术语的规范化整理工作.
-
从文献分析角度看我国民族药的发展现状
以“藏药”、“蒙药”、“苗药”、“维药”、“壮药”等为检索词,通过检索分析近10年在CNKI数据库期刊中发表的文献,从文献角度对我国民族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民族药的研究机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民族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藏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含量测定等方面,蒙药、苗药和壮药的研究侧重于临床与成分分析,维药研究多集中于药材中微量元素分析、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等方面.藏药研究更为系统全面,其中研究出较为成熟的单味药——独一味,藏药在科研、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值得其他民族药借鉴与学习.民族药不同于中医药研究,应结合实际与自身特点,探索合适的研究与开发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