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眼科检查证实为网脱的103例患者109只眼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首先用二维超声(2D)纵横断面观察眼内结构,同步CDFI探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随网脱附于其上的血管分支.在血流明显处取样,计测收缩期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大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与眼科检查结果对照,2D诊断符合率83%,CDFI诊断符合率90%,2D漏诊的19例中9例由CDFI确诊.结论:CDFI的网脱检出率高于2D,如二者结合可提高网脱的检出率,网脱部分血流越丰富,手术效果愈好.
-
大分子马达脱附对微丝密度分布的Monte Carlo计算机模拟
目的 探讨大分子马达的脱附现象对一维微丝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维开放边界条件的完全非对称性简单排斥过程(TASEP)描述大分子马达在微丝上的运动情况,通过Monte Carlo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大分子马达脱附概率对其密度分布影响.结果 在固定大分子马达尺度l=3的条件下:当脱附概率q>1/(平方根l+1)=0.366和q<1/l[(l+1)/(平方根l+1)-1]=0.155时,微丝中的密度分布只有4种稳定的密度相;而当脱附概率0.155
-
高半胱氨酸在HCl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目的 研究高半胱氨酸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为高半胱氨酸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在HClO4体系中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量法研究高半胱氨酸的电化学行为,探讨其反应机理。结果 高半胱氨酸在HClO4体系中于0.9~1.5V之间出现了两个响应良好的氧化峰,且两峰均随扫速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高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于酸性溶液中具有吸附解吸行为,并且其电化学氧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
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目的研究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为测定L-半胱氨酸的物理化学参数及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以循环伏安法对L-半胱氨酸进行电化学表征,探讨其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以及介质浓度、pH值等各种因素对峰电流的影响.结果在pH值小于7时,除在0.96V处有一氧化峰外,在-0.75V左右发现一新的还原峰,氧化峰和还原峰峰电流的大小与本体溶液中半胱氨酸的浓度成正比,且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成正比.结论0.96V处的氧化峰和-0.75V处的还原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的吸附及其电化学行为是受扩散控制的.
-
磺化聚醚砜对光敏剂-亚甲蓝的吸附去除研究 I.磺化聚醚砜的制备及其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
采用气体三氧化硫法制备了磺化聚醚砜,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比较了聚醚砜和磺化聚醚砜两种吸附柱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效果,并考察了不同流速和离子强度等条件对磺化聚醚砜吸附柱吸附和脱附亚甲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磺化聚醚砜对亚甲蓝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聚醚砜;磺化聚醚砜吸附柱在水溶液中对亚甲蓝的吸附去除能力明显大于在生理盐水中的情况,而脱附则是用生理盐水效果更好.
-
聚酰胺对虎杖蒽醌吸附、脱附性能研究
利用聚酰胺对蒽醌通过氢键进行吸附的原理,以聚酰胺作为吸附分离树脂,首次考查了聚酰胺对蒽醌的吸附量、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脱附性质,从吸脱附能力和快慢的比较证明聚酰胺作为蒽醌吸附剂比活性炭和硅胶优越.聚酰胺对蒽醌具有87.8%的吸附率,吸附速率常数为0.21min-1,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控制,乙醇洗脱剂具有85%以上的洗脱率.从热力学研究蒽醌在聚酰胺上的吸附行为是一个以单层吸附为主的多层吸附,并利用非线性回归计算得到吸附平衡常数:单层吸附包含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吸附平衡常数K1=1.45×105L/mol;多层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平衡常数K2=1.17×103L/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