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武警医学院校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课特点的研究
目的 采用运动心率和血乳酸两项指标对医学救援队在基础体能训练课进行监控,并对体能训练特点进行分析,为科学合理的制定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计划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方法 按照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实际训练课次的安排,连续进行48课次的运动负荷监测.结果 大负荷课和大负荷课的安排占了48次课的52.08%,训练课的平均心率为(148±12)次/min,170次/min以上的心率占18.6%.基础体能训练的中后期,医学救援队员的训练兴趣有所下降,出现了运动性疲劳,运动损伤率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课的负荷强度较大,大负荷课和大负荷课的安排较多.应合理穿插安排中小运动负荷的课次,应降低负荷强度.
-
对武警某学院医学救援队员基础体能训练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训练方法对救援队员基础体能的影响,为救援队员基础体能训练方案的优化和实施提供佳训练方法.方法 按部队现行建制抽取学员5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耐力素质采用持续跑和间歇跑组合训练法;力量素质采用循环训练法;速度素质采用单个练习重复训练法等.对照组按照学院现行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前后均测试救援队员的身体素质.结果 持续监测16周干预训练,实验组训练前后各项测试成绩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训练前后测试100 m跑、2 min俯卧撑、立定跳远、2 min仰卧起坐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 000 m跑和引体向上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00 m跑、5 000 m跑、2 min俯卧撑、2 min仰卧起坐和引体上成绩优于对照组(均P<0.01),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干预训练方法增强救援队员基础体能优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体能训练考核成绩评价
目的 旨在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身体素质,进一步推动体能训练的发展,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体能训练方法、考核项目及成绩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测量了297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基本体能及专项素质考核成绩.结果 考核成绩训练后较训练前普遍提高(P<0.05),其中全身运动五项和负重深蹲起立为好,优秀率分别为84.2%和82 5%.其中专项素质训练考核成绩训练后较训练前明显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肌力协调抗荷能力及累加直线加速度训练考核成绩合格率分别从79.5%、78.1%和95.3%提高到100%;对不合格者经每周3次,共4周的训练均达到了合格标准.结论 目前在航空兵部队推行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体能训练大纲>,从训练项目设置、实施方法、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都比较符合实际,切实起到了增强体质,提高飞行耐力,保证飞行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