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湿法在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
"伤科一症,专从血论"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现将治湿法运用到疗伤过程中的体验介绍如下:1 湿邪在骨伤科的形成机制及致病特点骨伤科湿邪形成的机制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者主要是肢体局部受外力所伤,脉络破损,瘀血积聚,津液失运而成;间接者主要是受外力或劳损,引起肺脾肾三脏的障碍而导致水津输布失常而生.湿即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而湿邪为患,往往还挟有风、痰、瘀、寒等.其在经络者则筋骨疼痛;在肌肉者则肿满;在肢节则屈伸僵硬;在上则头重如蒙,在中则痞闷不舒,在下则足胫水肿.
-
从《傅青主女科》看治湿法的灵活应用
湿为带下发病的主要原因,傅青主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带下病的治疗独具一格,其将带下分为五色带,即白带、青带、黄带、黑带、赤带,分别治以健脾疏肝燥湿,疏肝解郁祛湿,清热补脾利湿,泄火解毒除湿,清肝养血祛湿.此外,傅青主灵活运用药物的配伍以治湿.其治湿用药纯正,无一峻品,而多相须,相使为用,以增强疗效,其治湿之法亦为后世广泛应用.并提出"带下俱是湿"的论断.
-
治湿法临床应用分析
湿之为病,甚为广泛,症状也较复杂.病因有外湿和内湿之分;部位有在上、在中、在下之别;证候性质有寒化和热化之异;且常与其他病邪相兼为病,如与风相兼为风湿,与暑相兼为暑湿,所以,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又人体五脏唯脾主运化水湿,"喜燥恶湿",如外湿束表,脾运被阻,或脾运不健,水湿潴留,湿从内生,故湿之为病,与脾脏关系为密切.但湿邪具有流动之性,常可累及他脏而产生多种病证,又当随证施治.可归纳为以下6种治法.
-
《傅青主女科·带下》中的治湿方法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以医论独有见地、立法严谨灵活、制方精良、疗效卓著而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堪为妇科之经典.笔者通过学习<傅青主女科·带下>中的内容,就其中的治湿方法作一探讨,请各位老师指正.
-
谈《金匮要略》治湿十法
《金匮要略》论述湿邪致病证治颇为详尽,特对《金匮要略》内科杂病篇总结的微汗、利尿、涌吐、攻下、治肺、清热、治气、通阳、温阳、通窍等治湿十法进行论述,以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