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徐丽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至1周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D-二聚体(D-D)、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测定46例AMI患者发病24 h和1周时血清ACA 、D-二聚体、PF4并与健康对照组40例比较. 结果:AMI患者发病24 h血清ACA、D-二聚体、PF4分别为1.14±0.18、1.21±0.29、1.01±0.28、358.3±62.1、5.8±1.38及1周时ACA、D-D、PF4分别为1.24±0.25、0.98±0.11、0.96±0.29、386.1±45.2、6.92±1.4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它们之间均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AMI从发病早期至1周内ACA 、D-D、PF4持续增高,表明自身抗体ACA、凝血因子D-D、PF4参与血栓的形成,早期应用血栓药物,可防止AMI的病情进展.

  •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作者:盛金燕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自1996~1998年共收治结核性胸膜炎多房性胸腔积液21例,在应用2SHRZ/6HR方案的规则治疗下,同时加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5万u/d)+异烟肼(0.3 g/d)治疗.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5~54岁,平均37岁.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拍片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做CT和肺功能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做1次胸部B超检查,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检查凝血功能.

  • 不同剂量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作者:王茂军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8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并完成治疗者分为两组.A组45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40万U/次,3次/周;B组36例,常规抽液并注射尿激酶10万U/次,3次/周.两组化疗方案为2HR ZE/6HR治疗.结果:1个月:A组胸腔积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8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1个月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8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包裹性胸腔积液尿激酶注入量不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张丽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自然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日趋增加.为探索高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局部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昱;吴文颖

    [目的]探讨局部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肺动脉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的肺栓塞患者78例,其中64例同时合并上肢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肺动脉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前复查肺动脉造影及下肢静脉造影,术后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及肺动脉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结果]置入腔静脉滤器64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过程平均耗时2.1(1~6)min,释放过程中滤器弹跳幅度小于2mm,滤器无倾斜。78例患者均行肺动脉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溶栓时间6.53d,75例呼吸困难患者治疗后86.7%(65/75)呼吸困难消失,12.0%(9/75)患者呼吸困难减轻,1.3%(1/75)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血栓明显消融63例,血栓部分消融13例,血栓少量消融1例,1.3%(1/78)患者合并脑出血停用溶栓。随访期间肺动脉及肢体静脉血栓无明显增多。[结论]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肺动脉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具有介入操作技术成功率较高、症状改善明显、血栓消融程度高、损伤小、安全性好的优点。

  • 内科胸腔镜下氩气刀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作者:栾念旭;王毅;刘菁;刘学东

    目的 观察内科胸腔镜下氩气刀(APC)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本科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收入的10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接受内科胸腔镜下氩气刀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置管联合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射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氩气刀可在直视下对纤维增生病变进行清除,联合尿激酶膜腔内注入可进一步清除残留纤维包裹带、减轻胸膜肥厚、控制胸腔积液产生,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肝素抗凝治疗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亚庆;和光宇;王为民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确诊的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凝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显效率(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及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能够显著改善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成功治疗次大块肺栓塞合并脑梗死一例

    作者:张光发;林丽妍;吴发萍;陈敏

    患者,女,69岁,因言语含糊1 d,呼吸困难10 min于2009年12月2日急诊福建省立医院.缘于当日无诱因出现言语含糊,随后呼吸困难,入院血氧饱和度86%、血压90/65mmHg(1 mmHg=0.133 kPa),查体:颈静脉无怒张,口唇轻度紫绀,神志清楚,发音正常,无法会意,口角无歪斜,瞳孔正常,余无异常.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

  • 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万峰;王大杰;张国培;崔婷;夏玉东;顾行军;朱明星;王峰;董璟

    目的 探讨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初发STEMI患者分为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易化PCI)组36例和直接PCI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门-球时间、PCI手术时间、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两组患者自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5±1.35)h vs (5.04±1.26)h,P>0.05];易化PCI治疗组PCI术前IRA开通率、PCI术后IRA开通率和住院期间LVEF明显高于直接PCI组[41.7% vs 18.8%,P<0.05;97.2% vs 81.3%,P<0.05;(57.00±6.73)% vs (51.34±5.28)%,P <0.05];易化PCI组PCI手术时间、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直接PCI治疗组[(1.08±0.25)h vs (1.53±0.38)h,P<0.05;13.9% vs34.4%,P<0.05];两组患者MACE、主要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化PCI组门-球时间高于直接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9±19.02) min vs (78.00±11.18) min,P<0.05].结论 次全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STEMI能提高PCI术前和术后IRA再通率,改善心室功能,降低恶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PCI手术时间,且不增加MACE和出血风险,有应用价值.

  • 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15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润生;吕沛霖;张娅萍;刘安萍;雷晓琴;杜善双;郑波;王文军;雷涛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方法 115例经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CRA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1例,女性5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7±15.2)岁.均为单眼发病,病程1~30 d.静脉溶栓治疗为3000 U/kg尿激酶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6~7 d;地塞米松2.5 mg球后注射,1次/2 d,连续治疗14d.后续治疗为1.2 mg/kg脑蛋白水解物、360 mg曲克芦丁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后续治疗对视力的影响以及静脉溶栓治疗对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的影响.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提高3行以上为显效;较治疗前提高2行为有效;无变化或变化在1行内或下降为无效.以FFA作为视网膜循环恢复的判定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情况.其中,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 Rct)≤15s和视网膜中央动脉各分支在2 s内全部充盈为显效;A Rct较治疗前缩短但在15~20 s,其各分支动脉充盈时间3~8 s为有效;A-Rct虽较治疗前缩短但仍≥21s,其各分支动脉充盈时间≥9 s为无效.分析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后续治疗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后FFA复查的79例患者中,11例治疗前为完全阻塞,溶栓治疗后其中8只眼显示视盘表面的血管逆行充盈消失,A-Rct 28~54 s,视网膜动脉主干末梢充盈时间18~55 s;3只眼造影3~4 min内仍显示视盘表面的血管逆行充盈.68例不完全阻塞者A Rct恢复正常35例,占51.5%;有效18例,占26.5%;无效15例,占22.0%;溶栓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4,P<0.05).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前后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P<0.05).后续治疗后终视力与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后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P<0.05);其中,48只眼视力提高2行甚至2行以上,占41.7%.后续治疗后终视力与治疗前视力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P<0.05).其中,视力改变为显效者58只眼,占 50.4%;有效者35只眼,占30.4%;无效者22只眼,占19.2%.不同年龄段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6,P>0.05).病程7d内者76例,显效者43例,有效者22例,有效率85.5%;病程8~15 d者25例,显效者11例,有效者8例,有效率76.0%;病程超过15d者14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5例,有效率64.3%.后续治疗7d者30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有效率70.0%;后续治疗8~14 d者34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有效率79.4%;后续治疗15~21 d者51例,显效27例,有效者18例,有效率88.2%.结论 以尿激酶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CRAO.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